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裴卿的第四天灾策划日志 > 第112章 院士的馈赠与“摇篮”的构想

“屏障计划”的推进,在触及最核心的环节时,遭遇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在不引发灾难性后果的前提下,精准、稳定地调控那覆盖了整个艾瑟兰城市的、庞大而惰性的静滞能量场?这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与这种独特能量本质进行深层“对话”的调控技术。然而,无论是从圣殿发掘的古代文献,还是【喵喵奇妙屋】团队对“虚空帷幕发生器”的解析,都缺乏关于如何安全“引导”而非“强制驱动”静滞能量的关键细节。

【算师】指挥着庞大的计算集群,进行了成千上万次模拟推演,尝试了无数种能量注入模型和频率调制方案。但结果无一例外地指向失败。静滞能量就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对外界的轻微扰动都可能产生剧烈的、不可预测的排斥反应,轻则导致局部能量失控湮灭,重则可能引发连锁崩溃,瓦解整个城市的静滞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近乎无解的技术壁垒,【启明】在权衡再三后,只能再次选择求助那跨越星海的智慧。他指示【算师】,将问题的核心——即“如何安全引导庞大惰性能量场协同变化”——以高度抽象化、剥离了艾瑟兰具体能量特征的方式,重新编码,通过那来之不易的意识共鸣通道,发送给了吴振华院士。他们并未抱持过高的期望,毕竟这涉及的是另一个宇宙、另一种物理规则下的独特能量体系。

然而,吴振华院士的回应,再次以它那超越想象的深度与广度,震撼了所有知情者。这一次,传来的并非具体的技术蓝图或公式,而是一份更加珍贵、堪称无价之宝的馈赠——一份意识编码形式的、长达数万字的论文纲要,标题为《论宏观能量场的“意识”嵌入与协同共振假说》。

在这份充满前瞻性与哲学思辨的纲要中,吴院士基于艾瑟兰此前分享的关于能量场“惰性”、“稳定性”及“整体性”的部分抽象特性,结合他自己对宇宙统一场论的毕生思考,大胆地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猜想:某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规模达到星球级别的特殊能量场,其长期存在与演化过程中,可能并非完全的死物,而是孕育出了一种原始的、弥散的、类似于“盖亚意识”或“集体潜意识”的“场意识”。它没有明确的个体思维,却拥有维护自身存在与稳定的本能。

基于此,吴院士指出,与其沿用传统思路,试图用外部技术手段去强行“控制”或“命令”这样一个拥有潜在“意识”的庞大能量场,不如转换思维,尝试用温和的、契合其本质的“意识波动”去与之“沟通”和“协商”,寻求一种“协同共振”的状态。通过将特定的意图(例如“隐匿”、“强化屏障”)转化为一种该能量场底层逻辑可能“识别”并视为“有益”或“无害”的和谐信息波动,从而引导其自发地向着期望的方向演变。

他甚至在这份纲要的末尾,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拓扑数学和量子信息理论构建的、理论上可行的“意识-能量”编码转换模型。这个模型试图描述,如何将高度凝练的“意识指令”,转化为一种能够与宏观能量场产生良性互动的特殊“谐振波”。

“……此乃老朽晚年未尽之思考,诸多环节仅为理论推演,逻辑链条尚存缺失,更未曾有过实践验证之机会,可谓狂想居多。然,观贵方所处能量环境如此特殊且自成一体,或存有一线实践之可能。若贵方决意沿此路径尝试,务必慎之又慎,如履薄冰。此过程需有一位精神力强大、心灵纯粹稳定之个体作为‘意识桥梁’,且必须循序渐进,由微至着,徐徐图之。稍有差池,意识反噬或引动能量场剧烈排斥,恐引发席卷全域之能量海啸,万物归虚,慎之,慎之!”

这份纲要的价值,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它没有给出答案,却指明了一条通往答案的、充满风险却潜力无限的全新路径!它完全跳出了传统能量科技的框架,触及了意识与物质、生命与能量相互作用的更深层奥秘!

“意识嵌入……协同共振……场意识……”【启明】反复咀嚼着这些关键词,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光芒。一瞬间,许多之前模糊的线索仿佛被串联了起来:【荆棘】的【生命共鸣】天赋为何能触动圣殿核心;为何碑文强调“心灵纯净与城市共鸣”;甚至,“归寂”灾难本身,是否不仅仅是能量网络的物理性崩溃,也可能伴随着某种针对星球级“集体意识”的致命打击或污染?

吴院士的理论,很可能歪打正着地,触及了艾瑟兰力量体系乃至其灾难根源的本质!

“荆棘!”【启明】立刻找到了正在休息恢复精神的【荆棘】,将吴院士的纲要核心思想告知了他,“院士的理论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需要你再次尝试,但这次的目标更高——不仅仅是感知和表达善意,而是尝试将‘隐匿自身’、‘守护家园’这些清晰的意念,按照院士模型中描述的那种方式,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和谐的‘精神之歌’,去主动地、温和地引导我们城市的能量场!”

【荆棘】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振奋。他再次来到了城市地下一个主要的能量节点枢纽,这里能量流动虽被静滞,但其磅礴的底蕴依然可感。他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全力催动自己的【生命共鸣】天赋。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开放自己的感知,而是按照吴院士理论中那模糊却充满启发的指引,集中全部的心神,在意识深处清晰地构建出“隐匿于星海”、“如摇篮般被守护”的强烈意象,并试图将这份意象,连同自己对艾瑟兰最深切的热爱与守护誓言,转化为一种平稳、绵长、充满安抚与坚定意味的精神波动,如同最轻柔的雨丝,缓缓沁入那浩瀚而沉寂的静滞能量场中。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是对精神力的极致消耗。【荆棘】的身体微微颤抖,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汗水几乎浸透了他的衣袍,太阳穴青筋跳动,仿佛在承受着无形的巨大压力。

然而,付出终有回报!在他持续不懈、近乎透支的努力下,那原本如同亘古冰原般死寂的城市静滞能量场,竟然真的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明确无误的回应!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涟漪,虽然这涟漪微弱到几乎无法用常规手段探测,但【算师】布置在节点周围的、灵敏度调到最高的能量监测仪,确实捕捉到了能量场背景辐射频率中,那一丝极其细微的、与【荆棘】精神波动节奏隐隐契合的规律性变化!

方向是正确的!吴院士那看似“狂想”的理论,在艾瑟兰这片特殊的土壤上,竟然真的存在化为现实的可能!

虽然这微弱的回应距离真正构筑起“星空屏障”还有着天堑般的距离,但这无疑是从零到一的、里程碑式的突破!它证明了“意识引导能量场”这条路径的可行性!

激动与振奋之余,【启明】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开来。如果单个强大且纯净的“意识”能够引动能量场的细微变化,那么,当数以千计、万计的玩家,都将艾瑟兰视为不容侵犯的“家园”,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共同的守护意愿时,这股庞大的“集体意识”洪流,是否也能对整个世界的能量场产生更显着、更稳固的积极影响?当所有人的意念趋于和谐,是否本身就能形成一股无形的、稳固世界的强大力量?

他将这个更为宏大的构想与【墨尘】、【算师】等核心成员进行探讨,众人一致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古代艾瑟兰文明得以繁荣的底层奥秘之一。那个辉煌的文明,或许正是建立在全体公民某种高度协同与和谐的“集体意识”共鸣之上。而“归寂”灾难,或许不仅仅是物理能量网络的崩溃,也极有可能是这股支撑文明的“集体意识”在瞬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或污染,陷入了永恒的沉寂。

于是,一个与“屏障计划”相辅相成、名为“摇篮”的长期辅助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并赋予了极高的战略地位。这个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包括大力支持玩家自发形成的文化建设与艺术创作、系统性地普及艾瑟兰的历史与现状、组织促进社区凝聚力的各类活动、甚至发掘和培养像【歌者】那样拥有精神安抚和引导天赋的玩家——不断地强化全体玩家对艾瑟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将“守护”的信念植入每个人的心底。其终极目标,是让所有玩家的意识波动在潜移默化中趋于和谐统一,自发地、持续地产生强大的“守护”与“隐匿”的集体意念,从而成为稳定和强化静滞能量场最广泛、最深厚的意识基石。

“屏障计划”主外,负责技术层面的主动隐匿与防御;“摇篮计划”主内,负责意识层面的加固与升华。内外兼修,双管齐下,才能为艾瑟兰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星海中,争取到一线生机。

【启明】再次让【算师】向吴振华院士发送了最深沉、最诚挚的谢意,并隐晦地告知他,他的理论构想为他们带来了“突破性的启示与希望之光”。他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技术细节或艾瑟兰的隐秘,但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感激与受到启迪的振奋之情,无比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遥远的蓝星,那间堆满了书籍与演算手稿的简朴书房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着意识接收装置反馈回来的、那充满激动与敬意的波动信号,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平和的笑容。他没有追问,只是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再次埋首于无穷无尽的公式与猜想之中,仿佛刚才只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学术交流。

知识的传递,智慧的碰撞,跨越了光年与维度的遥远阻隔,在这一刻,闪烁出了超越文明、照亮前路的、无比动人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