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拓梦者 > 第124章 暗流汹涌藏杀机 旧案疑云初现形

拓梦者 第124章 暗流汹涌藏杀机 旧案疑云初现形

作者:云中秋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0:56:28

市工商局的调查车刚驶进柳溪镇地界,轮胎碾过雨后未干的泥路,溅起一串细碎的泥点。

林雨潇坐在自己车的副驾驶座上,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批阅文件的油墨味,手机却突然急促地响起,打破了车厢内的沉寂。

电话那头,石门镇党委书记李军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像是被狂风卷乱的枯叶:“林县长,出大事了!农产品加工厂房挖地基,挖出了东西……是骨头,白花花的骨头,还有一堆老物件!”

林雨潇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块巨石砸中,瞬间坠入冰窖。柳溪镇的农资风波还未平息,那些被哄抬的化肥价格、限量供应的农药,如同附骨之疽,还在困扰着合作社的春耕生产。如今石门镇又突发变故,这接二连三的意外,让他不由得怀疑,背后是否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在暗中搅动谷城县的风云。

“李军,你先冷静,”林雨潇强压下心头的焦躁,声音尽量平稳,“立刻封锁施工现场,疏散围观群众,保护好现场证据,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他转头对驾驶座上的王磊吩咐:“先去石门镇,柳溪的事,我已经让市工商局的同志全权负责,务必彻查哄抬物价的源头。”

王磊点点头,猛打方向盘,车子在泥泞的乡道上划出一道弧线,朝着石门镇的方向疾驰而去。车窗外,掠过一片片刚刚返青的麦田,嫩绿的禾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本该是充满生机的景象,此刻在林雨潇眼中,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

四十分钟后,车子抵达石门镇农产品加工厂房的施工现场。远远望去,这里已经被临时拉起的警戒线围了起来,警戒线外,围观的村民和施工队工人围得水泄不通,议论声如同煮沸的开水,此起彼伏,还夹杂着几声孩童的哭闹。

“这骨头看着有些年头了,该不会是挖着古墓了吧?”

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农,手里牵着孙子,踮着脚尖往里面张望,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又有几分畏惧。

“瞎说什么呢!”

旁边一个年轻的施工队员反驳道,“我刚才看得清楚,那骨头旁边还挖出来不少瓷罐子、铜片子,说不定是宝贝!咱们这地方,以前会不会是个大官的坟地啊?”

“别瞎猜了,没看见派出所的人都来了吗?一会儿县长也该到了,到时候就知道了。”有人压低声音说道,目光却紧紧盯着警戒线内的场景。

林雨潇推开车门,一股混杂着泥土腥气和草木清香的风扑面而来。他快步穿过人群,走到警戒线前,镇派出所的民警连忙上前敬礼:“林县长!”

“现场情况怎么样?”林雨潇问道,目光已经越过警戒线,投向地基深处。

只见巨大的地基坑旁,几名施工人员正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手里还握着沾满泥土的铁锹,脸上满是惊恐。

坑底的泥土被翻得乱七八糟,地上铺着一块蓝色的塑料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古朴的物件——有带着暗纹的青花瓷瓶,有锈迹斑斑的铜制香炉,还有一些小巧玲珑的玉器,虽然蒙着一层泥土,却依然能看出其精致的工艺。

而在这些文物的旁侧,一具惨白的骸骨蜷缩着,四肢扭曲,颅骨上隐约可见一道狰狞的裂痕,像是被钝器重击过,在灯光的照射下,透着一股阴森的寒气。

“林县长,您来了。”

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的中年人迎了上来,手里拿着放大镜,神色凝重。他是县里文化馆的考古专家老李,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初步判断这些文物是明清时期的珍品,你看这件青花瓷,釉色温润,花纹细腻,应该是官窑出品,价值极高。还有这些玉器,质地通透,雕工精湛,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老李一边说,一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一件玉簪,语气中难掩惊叹。

“那这具骸骨呢?”林雨潇的目光落在那具白骨上,声音低沉。

老李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从骨骼的风化程度来看,死亡时间至少有十来年了。你看这颅骨上的裂痕,边缘不规则,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更像是外力所致。具体的死亡原因和时间,还需要法医进一步鉴定。”

十年?林雨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的那桩离奇失踪案。他连忙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石门镇老镇长,问道:“张镇长,十年前,咱们县里是不是有位负责农业项目的技术员失踪了?”

老镇长张福来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听到林雨潇的话,他的脸色骤然一变,身体微微颤抖,像是被触动了什么尘封已久的往事。“您是说……陈技术员?陈为民?”他颤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林雨潇点点头:“对,就是他。我之前听人提起过,十年前他负责推广高产水稻技术,后来突然失踪了。”

“没错!就是他!”

张镇长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惋惜,“那一年的春天,陈技术员才二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特别有干劲。他当时负责在咱们石门镇推广高产水稻,天天泡在田埂上,教村民们育苗、施肥,大家都特别喜欢他。可没想到,那年夏天,他突然就不见了。当时县里组织了好多人去找,把附近的山林、水库都搜遍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没想到……”张镇长的声音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林雨潇蹲下身,目光落在骸骨旁的一枚生锈的钢笔上。那是一支老式的英雄钢笔,笔身已经被泥土侵蚀得斑驳不堪,但笔帽上刻着的一个“陈”字,虽然模糊,却依然依稀可辨。他的心中猛地一紧,这具骸骨十有**就是失踪的陈为民技术员,而颅骨上的那道裂痕,绝非意外,这分明是一桩被掩盖了十年的命案!

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他的死,和当年的高产水稻项目有关吗?一个个疑问如同潮水般涌上林雨潇的心头,让他感到一阵寒意。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发来的调查反馈。

林雨潇点开消息,工作人员的语气严肃:“林县长,我们审讯了柳溪镇那几家农资店的老板,其中一个已经招了!他说,是受一个戴墨镜的神秘人指使,让他们联合起来抬高化肥、农药的价格,还要限量供应。对方给了他一笔五万块的定金,还说事成之后,再给十万块的好处费。老板回忆,那个神秘人大概三十多岁,身材中等,说话带着奇怪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也不像是本省的。他还提到过‘境外渠道’‘阻止变革’之类的话,临走前,还留了一个加密的联系方式,我们技术部门正在全力破译。”

境外势力?林雨潇的眉头拧得更紧,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楚老书记的阻挠、神秘人的操控、境外势力的影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改革阻力了,背后似乎牵扯着一个更复杂、更危险的阴谋。他们的目的仅仅是阻止谷城县的农村改革吗?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企图?

他正思索着,王磊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手机,神色有些复杂:“县长,省委调研组那边传来消息,明天一早就到谷城县,组长姓周,名启明。”

“周启明?”

林雨潇的瞳孔骤然收缩,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他在省委党校学习时的同窗,两人同住一个宿舍,朝夕相处了一年。周启明才华横溢,思想活跃,当年两人因为改革理念相近,常常彻夜长谈,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后,两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虽然联系不多,但林雨潇一直把他当作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如今,这位老熟人竟是楚老书记利益集团的关联者。林雨潇的心中五味杂陈,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失望。他无法想象,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竟会成为改革路上的对手。明天他的到来,究竟是福是祸?

夜幕再次笼罩谷城县,一轮残月挂在墨蓝色的天空中,洒下清冷的月光。

林雨潇站在石门镇的施工现场,望着被灯光照亮的文物和骸骨,心中思绪万千。晚风拂过,带来一阵寒意,他紧了紧身上的外套,对身旁的派出所所长吩咐道:“立刻将这些文物和骸骨妥善封存,派专人24小时看守,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另外,马上联系县公安局,让他们成立专案组,重启二十年前陈为民技术员的失踪案调查。重点查他当年负责的高产水稻项目,还有他失踪前接触过的人,尤其是县里的老干部,一定要查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是,林县长!我这就去办!”派出所所长连忙点头,转身安排人手去了。

处理完施工现场的事情,林雨潇才驱车返回县城。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县城的大街小巷一片寂静,只有少数几家店铺还亮着灯,像是黑暗中的星星。回到县政府大楼,林雨潇没有回家休息,而是直接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推开门,只见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苏奕辰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紧锁。桌上还放着一叠厚厚的材料,旁边的保温杯里,茶水已经凉了。

“苏书记,您怎么还没休息?”林雨潇有些意外地问道。

苏奕辰抬起头,看到林雨潇,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你不也一样吗?刚从石门镇回来吧?情况怎么样?”

林雨潇走到沙发旁坐下,端起桌上的凉茶水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骸骨初步判断是陈为民技术员的,他的死绝非意外,是他杀。文物价值很高,已经封存了。公安局已经成立专案组,开始调查了。”

苏奕辰的脸色凝重起来:“没想到十年前的失踪案,竟然是以这种方式重现。这背后,恐怕不简单啊。”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材料,递给林雨潇:“你看看这个。楚老书记他们已经串联好了县里的十几个老干部,明天准备在省委调研组面前哭诉,说你搞的改革不顾群众利益,破坏了农村的稳定,还说合作社是‘新形式的剥削’,想以此来否定你的改革试点。”

林雨潇接过材料,快速翻看着。上面记录着楚老书记等人串联的时间、地点,还有参与人员的名单,甚至还有他们准备好的“证词”。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林雨潇的眼神愈发锐利。这些老干部,大多是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而楚老书记,就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来给自己的改革制造麻烦。

“另外,我们还查到了一个重要线索。”

苏奕晨的声音压低了一些,“楚老根,也就是楚老书记的弟弟,他的账户在半个月前,收到了一笔来自境外的资金,金额高达五十万。这笔钱的到账时间,正好是柳溪镇农资店开始涨价的前几天。”

林雨潇拿起楚老根的银行转账记录,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楚老根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怎么会有境外的资金往来?

这笔钱,是不是和柳溪镇的农资风波有关?

他忽然想起农资店老板提到的那个神秘人,或许楚老根只是一个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还隐藏在更深的地方。而周启明的到来,无疑会让这场较量更加凶险——他既要应对明面上的告状攻势,还要提防老熟人暗中收集“罪证”。

就在这时,林雨潇的手机又响了,是县公安局局长打来的。“林县长,有新情况!我们调取了二十年前的档案,发现陈为民技术员当年负责的高产水稻项目,曾因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遭到了强烈反对。而带头反对的,正是当时分管农业的楚老书记!”

林雨潇的心猛地一震:“楚老书记?他为什么要反对?”

“根据档案记录,陈为民技术员推广的高产水稻,需要统一育苗、统一施肥,还要占用一部分集体土地建设育苗基地。楚老书记当时说,这是‘脱离实际’‘浪费资源’,还联合了几个老干部,多次向上级反映,要求停止这个项目。,”

公安局局长的声音继续传来,“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查到陈为民技术员失踪前几天,准备向省里举报项目资金被挪用的问题。我们怀疑,他的死,可能和这件事有关。”

挪用项目资金?林雨潇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楚老书记为了掩盖挪用资金的罪行,才对陈为民技术员下了毒手?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桩命案的背后,牵扯出的就是一桩严重的**案!

林雨潇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材料,也照亮了他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改革的阻力、境外势力的渗透、十年的命案疑云、老熟人的背叛,这一条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牢牢困住。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稍不留意,就可能被狂风巨浪吞噬。

他知道,明天省委调研组的到来,将是这场风暴的开端。而石门镇的骸骨和文物,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但他没想到的是,楚老书记为了阻止调查,已经暗中安排了人手,准备在今晚对施工现场的证据下手。此刻,在石门镇施工现场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几个黑影正躲在树后,借着夜色的掩护,偷偷观察着警戒线内的情况,他们的手中,还拿着撬棍和麻袋。

更危险的是,周启明抵达谷城县后,第一个联系的人并非他这个县长,而是早已等候在城郊废弃砖窑厂的楚老书记。此刻,砖窑厂里,楚老书记正和周启明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桌上放着一瓶白酒和几个小菜。

“启明啊,这次就全靠你了。”楚老书记端起酒杯,脸上露出一丝谄媚的笑容,“林雨潇那个小子,太不识抬举了,非要搞什么改革,把谷城县搅得鸡犬不宁。你这次来,一定要好好查查他,把他的那些‘罪证’都收集起来,让省里撤了他的职!”

周启明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楚叔,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当年要不是您在省里帮我说话,我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林雨潇的改革,确实太激进了,破坏了农村的稳定,省里对他早就有意见了。这次我来考察,就是要把真实的情况反映上去。不过,您也要答应我,那件事……”

“放心放心!”

楚老书记连忙打断他的话,“只要他倒了,谷城县的农业项目,以后就全交给你弟弟来做,保证他赚得盆满钵满!”

周启明满意地点点头,两人相视一笑,杯中辛辣的白酒,似乎也成了他们达成交易的见证。

一场关乎改革成败、人命真相的较量,即将在谷城县正式拉开帷幕。林雨潇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不会退缩。他一定要查明陈为民技术员死亡的真相,揪出背后的黑手,让改革的春风,真正吹遍谷城县的每一个角落。

而他不知道的是,陈为民技术员当年留下的,除了骸骨和文物,还有一份隐藏在自家老房子墙壁夹层里的秘密文件。那份文件详细记录了当年高产水稻项目资金被挪用的情况,还牵扯出了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足以撼动整个谷城县的权力格局。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陈为民技术员还有一个女儿,当年他失踪时,女儿才十三岁,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就在谷城县医院当护士。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父亲失踪的真相,而她手中,还握着一把能够打开那份秘密文件的钥匙。

明天,省委调研组就要来了,楚老书记等人的攻势也即将展开。林雨潇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那份隐藏的秘密文件和陈为民技术员的女儿,将成为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