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拓梦者 > 第122章 试点开局遇波折 暗流涌动藏玄机

拓梦者 第122章 试点开局遇波折 暗流涌动藏玄机

作者:云中秋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0:56:28

南岭的参观热潮尚未褪去,谷城县农村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紧锣密鼓地铺开。

按照林雨潇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县委筛选出三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平原地貌、交通便利的清溪乡,靠近山区、林地资源丰富的石门镇,以及毗邻县城、农户市场化意识较强的柳溪镇,作为首批改革试点。

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的第五天,林雨潇带领农村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分赴三个试点乡镇召开动员大会。

第一站便是清溪乡,乡政府的大院内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原本只能容纳百人的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窗外还围站着不少踮脚张望的群众。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来,就是想跟大伙实打实聊聊合作经济的事儿。”

林雨潇站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没有拿讲话稿,语气亲切得像拉家常,“南岭的乡亲以前跟咱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可自从搞了土地集中经营,规模化种粮、办起加工厂,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买了农机,孩子们上学的学费都不用愁了。”

他随手指向台下跟着前来分享经验的南岭村支书窦洛殿:“老窦,你跟大伙说说,你们村现在一亩地能挣多少?”

窦支书站起身,黝黑的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回林县长,以前单家独户种水稻,一亩地除去种子、化肥钱,也就剩三百来块。现在合作社统一耕种、统一收购,还能卖到加工厂做精米,一亩地纯利润能到一千二,要是赶上好年景,还能更高!”

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不少村民脸上露出了心动的神情。清溪乡党委书记赵建国趁热打铁:“乡亲们,林县长把南岭的好经验带到咱们清溪,这是天大的机遇。县委已经说了,试点期间,合作社的启动资金由县财政贴息贷款,还会派农技专家全程指导,大家要是有顾虑,咱们可以先小范围试点,觉得好再扩大规模。”

动员大会开得十分顺利,当天就有二十多户村民当场签下了土地流转意向书。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赵建国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县政府。

“林县长,出岔子了!”

赵建国一进门就面露急色,“昨天签字的二十多户村民,今天一大早全反悔了,说不流转土地了。还有不少村民聚集在乡政府门口,说担心土地交出去就收不回来,还说您搞的这一套是‘新瓶装旧酒’,早晚得变回大集体。”

林雨潇正在审阅试点工作方案,闻言眉头一皱:“怎么突然变卦了?是不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肯定是!”

赵建国叹了口气,“我私下打听了一下,是咱们乡退休的老乡长张富贵在背后捣鬼。

他昨天下午挨家挨户串门,说分田到户是中央定的政策,林县长搞土地集中是违背政策,还说合作社就是‘大锅饭’,到时候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最后还是得饿肚子。”

“张富贵?”

林雨潇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此人在清溪乡任职多年,思想保守,去年退休后一直对乡里的新政策指手画脚。“他还说了什么?”

“他还跟村民说,楚老书记都不赞成这事,说这是走回头路,早晚要出问题。”

赵建国补充道,“不少老人听了他的话,就开始动摇了。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村民,经历过人民公社时期,对‘集体经营’有阴影,生怕重蹈覆辙。”

林雨潇沉吟片刻:“群众有顾虑是正常的,毕竟涉及到切身利益。这样,你先回去安抚村民情绪,告诉他们土地流转是自愿的,绝不强迫,而且流转合同上会明确写清楚,土地的承包权还是他们的,想收回来随时可以。我下午就过去,亲自跟村民们解释。”

送走赵建国,王磊端来一杯水:“县长,这肯定是楚老书记在背后授意的。张富贵以前就是楚老书记的老部下,他哪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公开反对您的工作?”

林雨潇端起水杯,指尖微微用力:“不管是谁在背后推动,我们的核心是把事情做好,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楚老书记他们有顾虑,本质上还是担心改革出问题。我们只要把试点工作做扎实,用成果说话,自然能打消他们的疑虑。”

下午,林雨潇再次来到清溪乡,没有去乡政府,而是直接走进了村民聚集的村口大槐树下。村民们看到县长亲自前来,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林县长,土地流转出去,我们以后靠啥生活啊?”一位老大娘忧心忡忡地问。

“大娘,您放心。”林雨潇耐心解释,“土地流转后,合作社每年会给您支付租金,一亩地一年的租金就比您自己种地的纯收入还高。而且您还可以到合作社上班,除草、施肥、收割都有工资,一个月下来能挣不少钱,比您自己种地轻松多了。”

“那要是合作社办不下去了,我们的土地还能要回来吗?”另一位中年村民问道。

“当然能!”

林雨潇从包里拿出一份流转合同样本,“您看,这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土地流转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最短一年,最长不超过十年。合同到期后,土地自动归还。如果中途合作社经营不善,您也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合同,我们会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乡亲们,我知道大家担心重蹈覆辙,但现在的合作社和以前的人民公社完全不一样。以前的人民公社是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而现在的合作社是自愿参与、按股分红,您投入的土地越多、付出的劳动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南岭的乡亲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模式是能让大家致富的。”

为了让村民们更加信服,林雨潇当场拨通了南岭村合作社负责人的电话,让他通过扬声器跟清溪乡的村民们分享经验。电话里,南岭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分红机制、村民的收入情况,还邀请清溪乡的村民随时去南岭实地考察。

村民们的疑虑渐渐消散,不少人当场表示愿意再考虑考虑。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是张富贵。

“林县长,你说得天花乱坠,可本质上还是把土地收归集体,这就是违背中央政策!”

张富贵语气强硬,“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你现在搞土地集中,就是在走回头路,是要犯政治错误的!”

“张乡长,您这话就不对了。”林雨潇不卑不亢地回应,“中央的政策是与时俱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时代发展,分散经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现在中央也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对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不是走回头路。”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政策文件:“您看,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里明确写的,‘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我们搞的合作社,正是响应中央号召,符合政策方向的。您作为老党员、老干部,应该带头支持改革,而不是散布谣言,阻碍发展。”

张富贵被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

看着张富贵的背影,林雨潇继续对村民们说:“乡亲们,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是有利于大家致富、有利于清溪乡发展的事,我林雨潇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大家可以先选出几户代表,明天去南岭实地考察,看看那里的村民是怎么生活的,再做决定。”

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聚集的人群也渐渐散去。赵建国松了口气:“林县长,多亏您来了,不然这事儿真不好收场。”

“这只是开始。”

林雨潇语气凝重,“群众的思想工作需要耐心,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你安排一下,明天组织村民代表去南岭考察,我再让南岭那边好好准备,让他们用真实的生活状态打动大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天晚上,林雨潇接到了石门镇党委书记李军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充满了焦虑:“林县长,我们镇的试点工作也遇到了麻烦。原本谈好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然说要终止合作,还说不敢跟我们搞合作社合作,怕政策有变。”

“企业为什么突然变卦?”林雨潇追问。

“我打听了一下,是县工商局的副局长王文强找过企业负责人。”李军说道,“王文强跟他们说,我们搞的合作社模式有政策风险,说不定哪天就被叫停了,让他们别白费力气。这家企业本来就有些犹豫,被他这么一说,直接就打了退堂鼓。”

林雨潇的眼神冷了下来。王文强是楚老书记的女婿,这背后的关系不言而喻。

“我知道了,你先别着急,企业这边我来协调。另外,你们镇的群众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类似清溪乡的问题?”

“群众这边还好,我们提前做了不少思想工作,而且我们镇山区多,分散经营的弊端更明显,不少村民都盼着能有新的发展模式。”

李军说道,“就是企业这边出了问题,没有加工厂,我们的农产品附加值上不去,合作社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你放心,加工厂的事我一定解决。”

林雨潇挂了电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寒意。楚老书记的阻挠比他预想的还要直接,不仅在群众中散布谣言,还动用关系阻挠企业合作,这显然是想从根本上扼杀改革试点。

王磊在一旁愤愤不平:“县长,楚老书记这也太过分了!他明明是退休干部,却还这么干预县里的工作,简直是倚老卖老!”

“他也是担心改革出问题,只是方式不对。”林雨潇压下心中的火气,“我们不能跟他对着干,那样只会让矛盾激化,最终受损的是谷城县的老百姓。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把试点工作推进下去。”

第二天一早,林雨潇就来到了县工商局。王文强见到他,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林县长,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事您吩咐一声就行。”

“王局长,我今天来,是想问问你关于石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事。”林雨潇开门见山,“听说你找过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的合作社模式有政策风险?”

王文强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辩解道:“林县长,您误会了。我只是跟企业负责人提了一句,现在的改革政策变化快,让他们谨慎投资,并没有别的意思。”

“没有别的意思?”林雨潇眼神锐利地看着他,“王局长,作为工商局的副局长,你应该支持企业发展,支持县里的改革工作,而不是散布不实言论,阻碍项目推进。合作社模式是经过省委认可的,南岭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哪里来的政策风险?”

他语气严肃:“我希望你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立刻给企业负责人道歉,澄清事实。如果因为你的原因导致项目黄了,影响了全县的改革大局,你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王文强被林雨潇的气势震慑住了,诺诺连声:“是是是,林县长,我这就去跟企业负责人解释清楚。”

看着王文强离去的背影,林雨潇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楚老书记那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后续还会遇到更多的阻力。

处理完石门镇的企业问题,林雨潇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清溪乡,查看村民代表考察南岭的情况。没想到,这次考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林县长,太感谢您了!”一位村民代表紧紧握住林雨潇的手,激动地说,“南岭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合作社的工资按月发,分红也不少,比我们自己种地强太多了!我回去就动员乡亲们,赶紧加入合作社!”

其他代表也纷纷附和:“是啊,以前听张乡长说得吓人,现在亲眼看到了,心里就踏实了。”“南岭的乡亲都说,跟着合作社干,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我们也要跟他们一样!”

有了村民代表的亲身见证,清溪乡的村民们彻底打消了疑虑,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签下了土地流转合同。短短三天时间,清溪乡就完成了五百多亩土地的流转,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石门镇的企业也重新恢复了合作意向,派代表来谷城县签订了合作协议。

柳溪镇的试点工作则相对顺利,由于毗邻县城,村民们的思想更开放,加上镇党委政府前期工作扎实,合作社很快就步入了正轨。看着三个试点乡镇的工作逐渐推进,林雨潇稍稍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改革路上的第一步。

这天晚上,林雨潇加班到深夜,正在整理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苏奕辰走了进来。

“雨潇,还在忙?”苏奕辰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

“苏书记,您怎么来了?”林雨潇连忙起身让座。

苏奕辰坐下后,把文件递给林雨潇:“这是市委转来的一封举报信,有人把你告到市委了,说你在谷城县搞‘复辟’,违背农村改革政策,还说你滥用职权,强迫村民流转土地。”

林雨潇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举报信的内容措辞尖锐,列举了所谓的“事实”,署名是“谷城县关心改革的老干部”。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楚老书记等人的手笔。

“苏书记,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林雨潇语气平静,“我们的改革是自愿参与、依法依规推进的,从来没有强迫过任何村民。南岭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模式的可行性,现在三个试点乡镇的工作也在顺利推进,群众的反响很好。”

“我相信你。”

苏奕辰点点头,“市委领导也了解南岭的情况,并没有完全相信举报信的内容,但还是要求我们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说明改革的推进情况和政策依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雨潇,楚老书记在县里威望很高,不少老干部都支持他。这次他既然敢把状告到市委,肯定还有后手。你接下来的工作,一定要更加谨慎,不能出任何纰漏,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回应这些质疑。”

林雨潇点点头:“我明白,苏书记。谢谢您的支持。”

“我们是搭档,支持你是应该的。”苏奕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改革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阻力很正常。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就一定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得到群众的支持。”

苏奕辰走后,办公室里恢复了平静。林雨潇看着窗外的夜色,眉头紧锁。楚老书记的举报,无疑给改革试点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市委暂时没有追究,但这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试点工作不能尽快取得成效,接下来的阻力只会更大。

就在这时,王磊匆匆走进来,脸色苍白:“县长,不好了!清溪乡的合作社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林雨潇心头一紧。

“今天下午,合作社的拖拉机在耕地的时候,不小心压坏了隔壁村的几亩秧苗。”王磊快速说道,“本来是件小事,合作社也愿意赔偿,可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说合作社是‘官办企业’,欺负老百姓,还煽动了不少村民去合作社闹事,把办公室都砸了!”

林雨潇猛地站起身,眼神变得无比凝重。这起看似偶然的意外,发生在举报信刚递到市委的节骨眼上,实在太过蹊跷。他隐隐觉得,这背后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拿起外套,沉声道:“备车,去清溪乡!”

夜色中,县政府的车队疾驰而去,车灯划破黑暗,照亮了前方崎岖的道路。

林雨潇坐在车里,望着窗外飞逝的夜景,心中清楚,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楚老书记的阻挠、不明势力的暗中作梗、试点工作的重重困难,像一道道关卡,挡在改革的道路上。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场改革与守旧的较量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利益纠葛,正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浮出水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