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拓梦者 > 第113章 稻浪翻涌筑根基 米业集团成大业。

拓梦者 第113章 稻浪翻涌筑根基 米业集团成大业。

作者:云中秋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0:56:28

南岭的秋,总带着一股子浸在骨子里的爽朗。

风从连绵的青山间漫下来,掠过沉甸甸的稻穗,翻起层层金浪,那饱满的稻粒相互碰撞,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大地在低声吟唱丰收的歌谣。

村口的晒谷场上,金黄的稻谷铺成了厚厚的毯子,村民们戴着草帽,脸上淌着汗珠,却笑得合不拢嘴,手里的木锨一扬,谷粒在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落下时溅起细碎的光。

“你瞅瞅这稻子,颗粒多饱满!往年种普通稻,一亩地也就收个七八百斤,现在种这袁院士培育的优质稻,一亩地能收一千二三百斤,而且价钱还比普通稻高两倍多!卖了个良种价”

王老实一边翻着稻谷,一边跟身边的会计李景山感慨,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欢喜,“这合作经营就是好啊,当初林书记说要搞规模化,我还心里犯嘀咕,现在好了,不仅粮价稳,销路还不愁,听说咱们的大米都卖到国外去了!”

李景山连连点头,手里的活儿也不停:“可不是嘛!以前种粮全看天,收了粮还得愁卖,有时候遇上收购商压价,一年的辛苦就白搭了。现在加入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收割,连销售都不用管,年底分红直接揣兜里。我家今年分了三万多,比往年种三年地还多!”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村民们都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

“我家也分了两万八,给儿子攒的彩礼钱都够了!”

“我打算用这钱盖个新瓦房,再买台农用三轮车,以后干活更方便!”

“林县长真是咱们南岭的大功臣啊,要是没有他,咱们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村民们的议论声顺着风飘远,恰好传到了不远处的田埂上。

林雨潇正站在那里,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嘴角噙着一抹欣慰的笑容。他穿着一身简单的运动服,裤脚挽到膝盖,沾满了泥土,却丝毫掩不住眼里的光彩。

身旁的陆方舟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正在记录着什么,柳婉叶则拿着相机,不停抓拍着村民们丰收的喜悦瞬间。

“雨潇,你听,村民们这心里是真信服了。”

柳婉叶放下相机,笑着对林雨潇说,“当初咱们推合作经济规模化经营的时候,多少人质疑观望,现在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个个都主动找咱们要加入合作社呢!”

林雨潇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群山:“这只是第一步。南岭的资源这么好,不能只满足于种粮卖粮,咱们得把产业链做长,把附加值提上去,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让南岭真正富起来。”

“你说的是乡企建设的事吧?”

陆方舟合上笔记本,看向林雨潇,“你之前说要从产业链连接入手,具体怎么干,咱们是不是该好好合计合计了?”

“没错,”林雨潇转过身,眼神坚定,“现在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已经见了成效,水稻产量稳定,品质又好,这就是咱们最大的优势。我打算以水稻为突破口,建立稻米综合加工厂,从原料加工到产品开发,一步步把南岭米业做起来。”

“以水稻为原料?”

柳婉叶有些好奇,“咱们常见的就是把稻谷加工成大米,还能开发出别的产品吗?”

“当然能!”

林雨潇笑着说,“袁院士培育的这个特色品种,是优质水稻,米质好、香味浓,可塑性很强。咱们可以先从基础加工做起,稻谷烘干、储存,然后加工成普通大米,再升级做免洗米、自熟米。除此之外,还能加工成米粉,做各种米糕、米饼、大米点心,甚至可以开发大米饮料、大米蛋白粉,形成系列化产品。这样一来,水稻的附加值就能翻好几倍!”

陆方舟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好!单纯卖稻谷,一斤也就几块钱,要是加工成成品,价格能翻十倍不止。而且这样还能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我已经跟企业办的几个小伙子们沟通过了,他们都很有干劲,愿意跟着咱们一起干。”

林雨潇说,“接下来,咱们要做的就是征地、建烘干塔、储粮罐,然后建工厂。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先建一个基础加工厂,等运转起来了,再慢慢扩建,最终形成一个拥有十来个工厂的南岭米业集团。”

“征地的事会不会有难度?”柳婉叶有些担心,“村民们会不会不愿意把地拿出来?”

“这个不用担心,”林雨潇胸有成竹,“咱们可以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给村民们合理的补偿,而且工厂建成后,优先录用流转土地的村民进厂工作,保证他们的收入只增不减。我相信,只要把好处跟村民们说清楚,他们一定会支持的。”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林雨潇就带着陆方舟、柳婉叶和企业办的几个小伙子,来到了村东头的一片空地。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离合作社的稻田也近,非常适合建工厂。

“这片地大概有五十亩,足够咱们建第一个加工厂和烘干塔、储粮罐了。”林雨潇指着空地说,“肖远志,你负责联系测绘队,尽快把地形测绘出来,出一份详细的规划图。”

“好的,林县长!”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立刻应声。

“白光涛,你负责跟村委会对接,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办理土地流转手续,一定要把补偿标准跟村民们讲清楚,不能有任何含糊。”

“明白!”另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点点头。

“陆方舟,你经验丰富,就兼任稻米综合加工厂的厂长,负责工厂的整体建设和后续的生产管理。”林雨潇看向陆方舟。

“没问题,我一定全力以赴!”陆方舟郑重地说。

“婉叶,你负责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收集一下市面上各类米制品的信息,看看咱们的产品该怎么定位,怎么才能打开市场。”

“放心吧,交给我!”柳婉叶信心满满。

分配完任务,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测绘队很快就来了,拿着仪器在空地上忙碌着;白光涛、雷雨生跟着村委会的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好处;陆方舟则开始联系施工队,采购建筑材料;柳婉叶则泡在网上和图书馆里,查阅各种米制品的资料,还专门去了周边的城市,考察当地的米制品市场。

企业办的这些小伙子们真是干劲十足,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工地,跟着施工队一起忙活,搬砖、运料,什么活都干。

太阳晒黑了他们的皮肤,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却没有人叫苦叫累。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要把南岭的乡企做起来,让家乡变得更美好。

征地工作比预想中顺利得多。村民们听说建工厂能让水稻增值,还能在家门口上班,都非常支持。有的村民甚至主动找到村委会,说愿意无偿出让一部分土地,只为了工厂能早点建起来。

“林县长,我们相信你,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白发苍苍的赵万山老大爷拉着林雨潇的手说,“只要能让咱们南岭富起来,让孩子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去打工,我们什么都愿意!”

林雨潇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大伯,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把工厂建好,让咱们南岭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很快,土地流转手续就办好了。施工队正式进场,挖掘机、推土机轰鸣着,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也开启了南岭乡企建设的新篇章。

烘干塔是最先动工的。因为水稻收割后需要及时烘干,否则容易发霉变质,影响品质。陆方舟亲自盯着施工进度,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严把质量关。他知道,烘干塔是稻米加工的第一道关口,必须保证质量,不能出任何差错。

“师傅,这里的钢筋再加固一下,一定要确保安全。”陆方舟指着烘干塔的地基说。

“放心吧,陆厂长,我们都是按照标准来的,保证没问题!”施工队的负责人笑着说。

烘干塔一天天拔地而起,像一座银色的巨人,矗立在村东头。村民们路过的时候,都会停下来看一看,眼里满是期待。

“这就是烘干塔吧?以后咱们的稻谷收了,直接拉到这里烘干,再也不用愁下雨天晒不了谷了!”

“是啊,有了这玩意儿,咱们的稻谷品质就更有保障了!”

烘干塔建成后,储粮罐也开始动工了。储粮罐采用了最新的技术,能有效防止粮食受潮、发霉、生虫,保证粮食的储存质量。陆方舟还专门请了专家,对储粮罐的通风、温控系统进行了调试,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柳婉叶的市场调研也有了结果。她发现,现在市面上的米制品种类繁多,但大多品质参差不齐,缺乏有特色、有品牌的产品。而南岭的优质水稻,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白。

“雨潇,我觉得咱们的产品可以走高端路线,主打绿色、健康、原生态。”

柳婉叶把调研报告递给林雨潇,“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咱们的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这就是咱们的核心竞争力。”

林雨潇仔细看着调研报告,频频点头:“你说得对。咱们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还要做好品牌包装,打造属于南岭自己的品牌。比如,免洗米可以定位为高端家庭日常用米,自熟米可以针对旅游者、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米粉、米糕可以做成特色零食,推向市场。”

“我还联系了几家食品加工厂,想跟他们学习一下米制品的制作技术。”柳婉叶说,“他们听说咱们有优质的水稻原料,都很愿意跟咱们合作,还答应派技术人员来指导咱们。”

“太好了!”

林雨潇高兴地说,“技术是关键,咱们一定要把核心技术学到手,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在柳婉叶的努力下,很快就有技术人员来到了南岭,对企业办的小伙子们进行培训。小伙子们学得非常认真,白天跟着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里钻研,晚上还自己查阅资料,反复琢磨。

“师傅,这个米糕的配方比例是不是可以再调整一下?我觉得甜度可以再降低一点,更符合现在人的口味。”白光涛拿着实验记录,向技术人员请教。

技术人员笑着点点头:“不错,有想法。你可以试着调整一下,然后做出来尝尝,看看效果。”

白光涛立刻动手,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了配方,烤出来的米糕果然口感更好,甜度也更适中。技术人员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小伙子,很有天赋,继续努力!”

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稻米综合加工厂的建设进展顺利。厂房一点点建成,机器设备也陆续到位,工人们经过培训,已经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器。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南岭稻米综合加工厂正式投产了。

开业那天,村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村民们都穿着新衣服,来到工厂门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县领导也专程赶来祝贺,对南岭的乡企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南岭稻米综合加工厂的投产,是南岭乡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县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县领导在开业仪式上说,“希望南岭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林雨潇站在台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感慨万千。从最初的合作经济规模化经营,到现在的乡企建设,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投产仪式结束后,工厂正式开始运转。稻谷从合作社的稻田里收割下来,直接运到烘干塔进行烘干,然后送入储粮罐储存。需要加工时,再从储粮罐中输送到加工车间,经过清理、砻谷、碾米等多道工序,加工成晶莹剔透的大米。

“你看这大米,颗粒饱满,色泽光亮,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陆方舟拿着一碗刚加工好的大米,对林雨潇说。

林雨潇凑近闻了闻,果然香气扑鼻:“这品质,比市面上的普通大米好多了。咱们的免洗米和自熟米也赶紧投产,争取早日推向市场。”

“已经在试生产了,”陆方舟说,“免洗米采用了先进的抛光技术,不用清洗就能直接下锅,非常方便。自熟米的包装也已经设计好了,马上就能批量生产。”

柳婉叶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几包样品:“这是咱们的米糕和米饼样品,有原味、红枣味、芝麻味三种口味,大家可以尝尝。”

林雨潇拿起一块米糕,咬了一口,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满口都是大米的清香。

“味道很不错!”

她笑着说,“咱们的产品品质这么好,一定能打开市场。”

很快,南岭大米系列产品就陆续推向了市场。因为品质优良、包装精美,加上绿色健康的定位,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超市里,南岭免洗米的货架前围满了顾客。“这大米看着就好,闻着也香,而且不用洗,太方便了!”一位家庭主妇拿起一包免洗米,对身边的同伴说。

“我之前买过他们家的米糕,特别好吃,都是用优质大米做的,没有添加剂,给孩子吃很放心。”另一位顾客说。

除了本地市场,柳婉叶还积极拓展外地市场,联系了多家经销商,把南岭大米系列产品卖到了周边的城市,甚至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了全国各地。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一位外贸商人看中了南岭大米的品质,把一部分大米和米制品出口到了国外,让南岭的产品真正走向了世界。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他们按照最初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建设新的工厂,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建立,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完工。从最初的基础加工厂,到后来的米粉厂、米糕厂、自熟米厂,南岭米业集团逐渐形成了规模。

一年后,南岭米业集团已经拥有了十个工厂,涵盖了从水稻加工到各类米制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免洗米、自熟米、米粉、米糕、米饼,还开发出了大米面包、大米饼干、大米饮料等二十多种产品,形成了庞大的产品体系。

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南岭米业集团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合作社水稻种植利润的近十倍,占整个南岭经济收入的一半。合作社的村民们年底分红时,拿到的钱比往年翻了好几倍。

王老实拿着沉甸甸的分红款,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种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么多钱!现在好了,不仅有地租收入,还有分红,儿子在工厂上班每个月还有工资,咱们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了家乡,有的进入工厂上班,有的加入了产品研发团队,有的则做起了电商,销售南岭的米制品。以前冷清的村庄,现在变得热闹起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南岭米业集团的厂房上,勾勒出美丽的轮廓。

烘干塔依旧矗立在那里,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南岭的丰收;

储粮罐整齐排列,装满了希望的种子;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林雨潇、陆方舟、柳婉叶和企业办的小伙子们站在工厂的楼顶,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咱们做到了!”

柳婉叶感慨地说,“南岭米业真的成了南岭乡的半壁江山!”

陆方舟点点头:“这离不开雨潇的正确决策,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南岭的经济发展了,咱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林雨潇望着远方的稻浪,眼神中充满了憧憬:“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南岭米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还要开发更多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让南岭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裕!”

风从耳边吹过,带来了稻穗的清香,也带来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南岭的明天,就像这金色的稻浪一样,充满了希望与生机。而林雨潇和她的伙伴们,正带着南岭人的期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