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宁尊仙途 > 第169章 丹成剑就

宁尊仙途 第169章 丹成剑就

作者:凡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09:37:33

宁不凡盘膝坐在洞府的石台上,指尖翻动着泛黄的《星海本草经》,目光快速扫过书页上的灵草图谱与注解。他并未逐字细读,只重点标记出与结丹中期修炼相关的灵材,尤其是伴妖草的生长特性与千叶露的提炼之法,待大致摸清脉络,便将典籍合上,收入储物袋中。

紧接着,他抬手一挥,十余件法宝古宝瞬间在身前铺开,灵光闪烁间,将昏暗的洞府照得亮堂了几分。从虚天殿得来的虚天鼎、聚灵星盘、血色披风、万象幻镜、禁魔玉盘、玄阴环、皇鳞甲、寒冰珠、白犀佩、狼首玉如意等,到此前缴获的各式法器法宝,他一一拿起查验,查验器物有无损坏或暗记,确认无损坏或暗记后,才暂放一旁。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尊古朴的虚天鼎上——鼎身刻着繁复的云纹,轻轻敲击,便发出浑厚的嗡鸣,透着一股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宁不凡对虚天鼎使用灵力探知片刻,一道雪白的遁光突然从狼首玉如意中窜出,化作一只巴掌大的纯白小狼。小家伙毛茸茸的身子缩在虚天鼎后,琥珀色的眼睛好奇地盯着他,尾巴却警惕地夹在腿间,显然还是对他爱搭不理,只喜欢躲在暗处观察。

“你呀,还是这么调皮。”宁不凡失笑,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的纵容,“等我修为大进,再陪你探讨‘人生’,现在先回去。”说着,他将狼首玉如意对准小狼,玉如意顶端的狼首闪过一丝微光。小狼轻哼一声,身形化作遁光,乖乖钻回了玉如意中。

将所有法宝收回储物袋,宁不凡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他从袋中取出一截黑褐色的肋骨——正是萧诧的遗骨,骨身还残留着淡淡的黑气,透着阴森的气息。他又拿出聚魂钵,将肋骨置于钵中,指尖掐诀,口中念念有词。聚魂钵泛起淡蓝色的灵光,如潮水般包裹住肋骨,那些附着在骨缝间的黑气仿佛遇到克星,争先恐后地被吸入钵中,不过半炷香的时间,肋骨便恢复了原本的灰白色,再无半分阴邪之气。

宁不凡收起聚魂钵,缓缓放出神识,探入肋骨之中。神识刚触到骨身,眼前景象骤然一变 —— 他竟置身于一处阴暗潮湿的空间,四周堆满了残缺的骨肉傀儡,有的只剩半截身躯,有的还在无意识地抽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与腐臭。他心中一凛,下意识地催动玄阴诀残篇,就在此时,一道漆黑的光幕突然在身前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玄奥的符文,竟是一套完整的《玄阴诀》功法!

光幕上,“阴魔斩”“天都炼傀”“天都尸火”“玄魂刺”“玄阴魔气” 等秘术赫然在列,字迹猩红,透着一股阴寒之气。宁不凡目光扫过,心中已有定计:这《玄阴诀》虽阴邪,却有不少实用秘术,只是魔性过重,日后需借《大衍诀》的神识推演,找出与自身灵力适配的运转路径,剔除部分噬主的阴毒法门,也算与萧诧的魔道传承做个切割。

他盯着光幕看了近一个时辰,最终选定了五种风险较低的秘术:“阴魔斩” 主攻伐,需凝练体内精元为刃,威力随修为递增;“玄魂刺” 专伤神识,需以《大衍诀》加固识海以降低反噬风险;“天都炼傀” 可操控傀儡,需以特殊材料炼制躯壳;“天都尸火” 具阴火之力,可灼烧灵力;“玄阴魔气” 能凝聚阴风,兼具攻防之能。

选定之后,宁不凡又想起从胥皇玉简中习得的 “血灵钻”“玄魂刺” 与 “血炼神光”。此前所学只是残缺版本,如今有了完整《玄阴诀》作为参照,他立刻以《大衍诀》推演修补:以自身灵力调和 “血灵钻” 的阴寒,使其保有原本核心特性,既增其锐,又去其噬主之弊,仍存猝发之效;以神识导正 “玄魂刺” 运转,减损识海耗损,兼顾准度与安妥;补全 “血炼神光” 炼化之法,使其仅纳妖兽灵力 —— 此术本可凝光为盾,防御力甚强,曾有修士借此抗住天雷子,去其噬人血之性,可避堕入魔道。

待所有功法梳理完毕,宁不凡长舒一口气,抬手散去光幕。洞府内残留的阴寒之气渐渐消散,他先运转《大衍诀》稳固识海——此功法专攻神识,能自动形成神魂屏障,正是驾驭阴邪之力的关键。随后指尖凝出一缕灵力裹着丝缕阴气,试演了一遍适配后的“阴魔斩”——这秘术本需凝练体内精元为刃,原是瞬发高伤的杀招,此刻经推演改造,一道淡黑色气刃悄无声息射出,既无阴毒气息外泄,灵力波动也几不可察,击中洞壁只留下一道细微痕迹。

他满意点头,心中暗道:《大衍诀》以神识推演优化魔功运转路径,更能凭神魂防御抵消玄阴诀的噬主隐患;《青元剑诀》作为玄剑门正统绝学,其剑力刚正纯粹,恰好中和魔功的阴寒根基,避免自身灵根受损;三者相辅,既无需强行创法冒险,又能借玄阴秘术的隐匿特性、青元剑诀的攻伐实力、大衍诀的神识探查能力应对各方局面,更避开了玄阴诀凝结煞丹后根基不稳的死局,才算真正稳妥。

宁不凡起身走出修炼区,将洞府另一侧的空地规整出来,抬手从储物袋中取出十余株灵草——有叶片泛着金光、根须缠绕如九曲回廊的九曲灵参,有开着淡紫色小花、花瓣凝着露珠的凝露草,还有几株刚从黑石城购得、叶片带着淡淡妖气的伴妖草幼苗。他蹲下身,以神识扫过每株灵草的根系,确认无损伤后,才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栽入提前挖好的土坑中,又从储物袋取出玉瓶,滴入两滴灵液滋润根部,动作细致得如同呵护易碎的珍宝。

刚将九曲灵参栽好,一道淡白色的光晕突然从参叶间跃出,一只巴掌大、浑身雪白的玉兔凭空落地,正是玉兔幻体。小家伙落地后,先是支棱着长耳朵警惕地扫了一圈,见周遭无威胁,便蹦蹦跳跳地绕着灵草转了两圈,最后停在九曲灵参旁,用小脑袋轻轻蹭着参茎,毛茸茸的尾巴还不时晃一下,模样憨态可掬。

宁不凡失笑摇头,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两枚刻满符文的玉简,抬手往空中一抛。玉简应声炸开,数道灵光骤然绽放——三尊丈高的黑色傀儡手持巨斧,双目泛着猩红光芒,周身透着肃杀之气,正是大魔傀儡;旁边则浮现出五头形似猛虎、身披厚重玄甲的异兽,四肢粗壮有力,趴在地上时脑袋微微低垂,一副温顺待命的模样,正是玄甲兽傀儡。宁不凡指尖凝出神识,分别注入傀儡体内,声音低沉而清晰:“守住洞府入口,若有异常动静,即刻示警。”大魔傀儡与玄甲兽同时微微颔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洞口,身影很快融入暗处。

“小玉,过来。”宁不凡对着洞外唤了一声。片刻后,一道翠绿色的身影快速窜来,正是白玉蜘蛛小玉。她的八只脚轻盈地落在石台上,一双澄澈的复眼望着宁不凡,纺丝器还不时吐出一缕透明的蛛丝,显得十分温顺。“这密室就交给你看守,莫让其他生灵靠近,尤其是啼魂。”宁不凡轻声叮嘱。小玉似乎听懂了,轻轻点了点头,爬到密室角落,开始吐丝织网,透明的蛛丝很快将密室入口笼罩,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

宁不凡走出密室,来到灵池边。这灵池是他亲手挖掘的,池水中不仅注入了清澈的海水,还滴入了三滴万年灵乳,池水泛着淡淡的乳白色光晕,灵气浓郁得几乎要凝成实质,凑近便能闻到一股清甜的气息。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通体漆黑的蜘蛛——正是被炼制成尸魁的黑玉蜘蛛小白。此时的小白双目空洞无神,周身没有半分灵性,六条腿僵硬地蜷缩着,只是一尊无动于衷的蛛偶。宁不凡看着它,又看了看远处正在织网的小玉,轻叹一声:“你俩生前本是同类,如今便让你留在小玉身边,也算有个伴。”说着,他将小白放在灵池边的平整石块上,小玉瞥见小白,虽没有主动靠近,却也没有避开,只是织网的动作慢了半分。

做完这一切,宁不凡回到修炼区,明知狼首玉如意中的器灵银月正透过缝隙窥视,却没有半分隐藏。他从储物袋中取出聚灵星盘——这是此前在虚天殿宝光阁所得的宝物,巴掌大小的盘面刻着二十八星宿纹路,历经秘境打磨,灵气牵引之力远胜凡品。他将星盘放在石台上注入灵力,星盘瞬间亮起,淡蓝色光芒扩散成无形引力场,洞府内外的灵气如同溪流汇入大海,朝着星盘方向聚拢。

宁不凡步入灵植室时,室内已备好两处培育地:左侧是疏松的黑土床,专为金雷竹幼苗留设;右侧则是掺了灵砂的腐殖土堆,正适合养魂木种子扎根。他走到架前,先取来掌天瓶,以灵力催动瓶身缓缓开启,一股远比灵池灵气更精纯的灵液气息瞬间弥漫,带着草木清香的温润感,让整个灵植室的空气都似鲜活起来。

他先倾转掌天瓶,将灵液均匀洒在左侧黑土床——金雷竹幼苗刚移栽不久,翠绿的竹节还带着淡淡的雷光,灵液渗入土壤后,竹根快速吸收,幼苗茎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微微拔高,竹节上的雷光也亮了几分。随后他转向右侧,将剩余灵液尽数浇在腐殖土堆上,深褐色的养魂木种子埋在土表下,被灵液浸润后,土面隐约透出淡金色的微光,那是种子纹路在灵液滋养下开始苏醒的迹象。

待灵液浇灌完毕,宁不凡取出聚灵星盘,将其置于灵植室中央的石台上。注入灵力的瞬间,星盘蓝光骤亮,二十八星宿纹路流转,无形的灵气引力场扩散开来,将灵植室外的天地灵气牵引而入,如同潮水般分别涌向金雷竹与养魂木的培育地,在两处土床上方凝成淡白色的灵气云团,缓缓渗入土壤。

不过片刻,养魂木那节根须率先有了动静:土堆微微隆起,一道嫩黄的芽尖顶破土层探了出来,芽尖挂着晶莹的灵液水珠,在蓝光下泛着莹光;紧接着,芽尖舒展成两片指甲盖大小的嫩叶,叶片脉络清晰,还带着养魂木特有的温润气息——这气息萦绕间,竟让宁不凡紧绷的识海隐隐松快,显然是养魂木的滋养之力初显。

与此同时,金雷竹也在灵液与天地灵气的双重滋养下愈发挺拔,竹身雷光交织得愈发密集,偶尔有细小的雷弧落在土壤中,不仅没损伤两株灵植的根系,反而让黑土被雷力淬炼得更显肥沃,连带着养魂木的嫩叶都多了丝淡金光泽。

宁不凡缓步走在两株灵植间,“观察竹身雷光流转,又俯身观察养魂木的嫩芽,眼中满是满意。金雷竹是青竹蜂云剑的本命本源,日后可截取新竹补充飞剑损耗、强化剑体;养魂木则能滋养自身神识——毕竟剑心通灵需极强神识支撑,待其长成,用其炼制的养魂器物可稳固识海,让自己操控飞剑时更精准、更少损耗。

双植同育,既有飞剑本源的稳固,又有神识滋养的助力,两者相辅相成,日后定能让青竹蜂云剑的威力再上一层。

宁不凡从储物袋取出一只乌木盒,盒盖掀开的刹那,五颗五色圆珠静静卧在锦缎上,青、红、黄、褐、蓝五道光晕交织,映得他眼底泛起细碎流光。这是当年从燕家堡矿洞极炫骨骸旁所得,如今早已确认是补天丹——此丹能伐脉洗髓,对修士肉身百利而无一害,他压了数月,总算等来了炼制完布阵器具的空闲。

闭关室的石门缓缓落下,隔绝了外界的所有声响。宁不凡盘膝坐于寒玉蒲团上,周身布下三层简易的聚灵阵,阵纹亮起时,丝丝缕缕的天地灵气顺着石缝渗入,在他周周萦绕成淡白色的气旋。他他以灵力从盒中摄出一颗赤色圆珠,神识触探圆珠时,竟觉有温温的暖意顺着神识蔓延,与寻常丹药的冰凉截然不同。

“倒比预想中特别些。”宁不凡低声自语,眼神依旧冷静,没有半分急切。他素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即便已知补天丹无害,仍先以神识反复扫过圆珠,确认无任何隐匿的禁制或杂质后,才将其送入口中。

圆珠入喉的瞬间,宁不凡面上掠过一丝讶色——本以为会是丹药惯有的苦涩砂砾感,谁知圆珠一触舌尖便化作柔软的膏状,只余一缕极淡的苦意,顺着喉管滑入腹中时,竟似有暖流随之而下。他下意识凝神感知小腹,丹田内随即升起一股温润的暖意,不似灵力那般刚劲,反倒像春日融雪般柔和,缓缓扩散至四肢百骸。

宁不凡微蹙眉头,神识立刻沉入丹田。只见那颗赤色圆珠并未消散,反而在丹田气海中央悬浮着,表面萦绕着一层薄薄的霞光,将周围的金丹衬托得愈发莹润。他略一沉吟,心中已有计较——此丹需以丹火炼化方能起效。

双手迅速掐出炼化法诀,指尖泛起淡青色的灵光,金丹表面瞬间腾起一缕纤细的青焰,如灵蛇般缠上悬浮的圆珠。青焰触到圆珠的刹那,温润的暖意骤然化为炙热之感,像是有团小火炉在丹田内燃起,宁不凡周身的衣袍无风自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却只是闭目凝神,将全部心神都放在控制丹火上,不让火焰过烈伤及经脉,也不让其过弱延误炼化。

时间在闭关室内悄然流逝,寒玉蒲团旁的聚灵阵纹光芒渐暗,又被宁不凡随手补了一道法诀重新点亮。两个月后,丹田内的赤色圆珠终于在青焰中化为无形,化作一缕缕五色灵气融入金丹,宁不凡内视片刻,却未察觉肉身或灵力有明显变化。他睁开眼,眼底没有丝毫失落,反而多了几分笃定——补天丹效力绵长,绝非短期可见。

稍作调息,宁不凡再次捏起两颗圆珠送入腹中。这一次,他已熟悉了炼化之法,青焰燃起时更为从容,丹田内的炙热感虽更甚,却被他稳稳压制。转眼间,一年光阴倏忽而过,闭关室的石门终于再次开启,宁不凡缓步走出,周身的灵力波动虽未暴涨,却比以往更为凝练。

他站在洞口,感受着天地灵气涌入体内的速度,指尖微微一动——以往吸纳灵气时,总有几分滞涩,如今却似水流般顺畅,转化为灵力的效率也悄然提升了数分。这变化虽细微,却逃不过他敏锐的感知,宁不凡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眼中闪过一丝难掩的欣喜。

补天丹的效力,才刚刚开始显现。他抬手摸了摸颈间的养魂木珠,转身朝着洞府深处走去,接下来,便是等待药力彻底化开,为后续修行打下更坚实的根基。

宁不凡每日都会到噬金虫密室查看,这日刚推开密室门,便察觉异样——往日只闻啃食金雷竹叶的“沙沙”声,今日却多了几分细微的“嗡嗡”鸣响,连空气都似裹着淡淡的金芒,混着金雷竹特有的清冽气息扑面而来。

他快步走近石台,目光瞬间被石台上的景象攫住:原本通体乌黑的双色噬金虫,此刻正有数十只悬浮在摊开的金雷竹叶上方,虫身表面的黑色甲壳竟泛起了层层流光。先是淡金色纹路从头部蔓延至尾部——那色泽与金雷竹竹身的雷光如出一辙,紧接着又有一缕银白光泽从虫足间渗出,与黑金两色交织缠绕,显然是吸收了竹叶中蕴含的木、雷双重灵气。

“这是……要变异了?”宁不凡屏住呼吸,指尖凝出一缕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向一只正处于变化中的噬金虫。神识刚触到虫身,便感受到一股远超以往的吞噬之力——这只噬金虫竟主动吸扯他的神识,甲壳上的三色光芒也随之亮了几分,连下方的金雷竹叶,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蜷缩,叶片内的精纯木灵与雷力被疯狂抽取。

他早有打算,待这批金雷竹再抽新枝,便将炼晶融入新剑的炼制,此刻见噬金虫对竹叶反应剧烈,更觉当初没乱用炼晶是对的。

再过半炷香的时间,最先开始变化的噬金虫突然停住动作,悬在半空微微震颤。黑色甲壳上的金、银两色纹路骤然亮起,形成一道三色交织的光幕,光幕散去后,虫身已彻底蜕变:通体呈暗金色,背部有一条银白纵纹,六足尖端还残留着淡淡的黑芒,飞行时留下三色残影,啃食竹叶的声音都变得更为清脆,连叶片上凝结的细小雷弧都被一并吞入腹中。

周围的噬金虫也纷纷进入变异状态,石台上流光闪烁,三色光芒映得整个密室都亮了起来。守在角落的小玉也好奇地爬近几步,复眼盯着进化中的噬金虫,纺丝器无意识地吐出一缕蛛丝——它虽不知这虫群为何变化,却能感知到对方身上多了股与金雷竹同源的气息,倒也没显露敌意。

宁不凡看着眼前的三色噬金虫,心中暗喜:噬金虫本就善吞五金灵气,如今得了金雷竹叶滋养,竟催生出这般变异,日后既能助自己啃食炼器所需的坚硬矿材,说不定还能与青竹蜂云剑的雷力形成呼应。他随手将玉盒盖好,他随手将玉盒盖好,以神识扫过石台边缘的金雷竹根系,决意明日再取些掌天瓶灵液浇灌,让这“虫与竹”的滋养循环更稳几分。

宁不凡心中大喜,凝目细看——这三色噬金虫周身萦绕的气息,比先前纯黑状态时强了数倍不止,尤其虫身泛着的金雷光泽,竟与青竹蜂云剑的灵力波动隐隐呼应。他暗忖:日后遇上金属性阵法或敌方法宝,让噬金虫先上前啃噬破防,再催动飞剑补刀;若是遭遇围困,虫群还能分散对手注意力,倒真成了一大助力。

来到此岛的第一个年头,某夜的洞府格外静谧,只有灵植室传来聚灵星盘运转的细微嗡鸣。宁不凡正盘膝打坐,梳理结丹初期的灵力,忽然身下的石床猛地一颤,紧接着是更剧烈的震动从岛外传来,连洞府内悬挂的灵灯都晃得明暗不定。

他心中一凛,起身推开洞府石门,夜色中只见远处海面翻涌着丈高巨浪,狂风裹挟着咸腥气扑面而来。目光越过波涛,一道刺目的雷光骤然划破夜空,直直劈落在不远处一座迷你小岛上——那小岛竟在狂风巨浪中起伏跌宕,却没被浪头吞没,反而随着后续几道天雷的落下,周身渐渐泛起淡淡的灵光。

“是巨龟化形渡劫!”宁不凡瞬间反应过来,渡劫的雷威与妖兽灵力交织,连空气都透着危险的压迫感。他没有半分犹豫,转身便退回洞府,反手将厚重的石门紧闭,又启动了外层的颠倒五行阵与迷踪阵。阵法启动的瞬间,洞府周围的气息被完全遮蔽,外界的震动与雷光都被隔绝在外,只余下灵植室内金雷竹与养魂木生长的细微声响。

他靠在石门后稍作调息,想起此前的判断,心中安定下来:巨龟渡劫只为化形,目标从非修士,只要洞府阵法不破、自身不泄灵力,便绝无被波及的可能。随后他缓步走向灵植室,看着在聚灵星盘光芒下稳步生长的灵木,彻底放下心来,继续专注于培育与修炼,任凭外界雷劫轰鸣,洞府内始终是一片安稳天地。

宁不凡立于灵植密室中,目光先掠过长势挺拔的养魂木——主干已达五寸粗,木质泛着温润金芒,侧枝匀称修长,却是暂且按捺下截取的念头。他以神识探过掌心的青竹蜂云剑碎片,脑中对青元子所授‘种剑之法’的脉络愈发清晰:此法核心在于“移花接木、以源化杂”,需将飞剑封印于同源灵木中,借灵木生长之力转化剑身杂质,而万年金雷竹作为飞剑的本命本源之材,正是唯一的温养载体,容不得半分旁骛。

此前他已将掌天瓶灵液催熟的万年金雷竹整株移栽至密室灵田,而非截成木段——青元子玉简中特意提及,种剑需以“活株灵木”为基,根系汲取的天地灵气方能持续滋养剑身,若截成木段,灵气断绝,至多只能温养却无法彻底转化杂质。此刻金雷竹竹身泛着细密雷光,竹节间灵气流转如活物,正是种剑的最佳状态。

他没有急于触碰养魂木,而是先取出特制的封灵玉符,指尖凝出青元灵力在符上刻下繁杂秘纹——这是种剑前的必要准备,需以秘符暂时封印飞剑威能,避免剑身灵力与金雷竹本源相冲。随后他持剑走近灵田,指尖划过竹身,按玉简记载的手法催动灵力,竹身侧面竟缓缓裂开一道与剑身契合的缝隙,内里布满细密的雷纹,正是天然的“养剑槽”。

当青竹蜂云剑缓缓嵌入缝隙时,金雷竹突然震颤起来,竹身雷光暴涨,与剑身的辟邪神雷交织缠绕,一缕缕淡灰色的雾气从剑身渗出,刚接触竹壁便被雷光炼化——那正是昔日掺入剑中的炼晶、庚精等杂质,此刻正被金雷竹的本源灵气强行剥离转化。宁不凡见状心中一定,连忙将封灵玉符贴在缝隙处,符光一闪,缝隙便缓缓闭合,将飞剑彻底封入竹身,只留一丝若有若无的灵力感应在外。

他又取出更多掌天瓶灵液浇灌灵田,灵液渗入土中,金雷竹的根系瞬间舒展,灵气流转愈发迅猛。密室角落的聚灵星盘早已启动,蓝光汇聚成灵气旋涡,尽数涌入金雷竹,竹身的雷光也随之愈发明亮——种剑最忌灵气中断,需日夜以充足灵气滋养,直至灵木与飞剑彻底融为一体,杂质尽去,剑身方能回归纯粹的雷木双属性。

宁不凡绕着金雷竹缓步检查,目光掠过一旁的养魂木时,也有了计较:待种剑完成,飞剑与金雷竹灵气交融,再截取养魂木侧枝制作剑柄不迟——那时飞剑灵性大进,养魂木的温魂特性恰好能辅助神识与飞剑契合,而非此刻急于拼接。

他望着雷光流转的金雷竹,嘴角微扬:“青元子的种剑之法果然精妙,不借外物,只凭本源灵木洗练,方能让飞剑脱胎换骨。待此番功成,剑心通灵之境可期,青竹蜂云剑才算真正踏上进阶之路。”

宁不凡以神识探过案上那截养魂木,感知到木身约莫尺许长短,通体泛着沉润的乌光,表层纹理细密如蛛网,是两年多来绿液日夜浸润才养出的莹润质感——每一滴绿液滴落时,木身都会微微震颤,似在贪婪汲取,可如今再将绿液滴上,水珠竟顺着木身滑落,连半分灵气都渗不进去。

他眉梢微挑,以灵力轻触木身,传来清脆的‘笃笃’声。这情形倒与当年得见的天雷竹如出一辙,显然是到了万年生长的极限,再无进阶余地。宁不凡眼底掠过一丝了然,这般奇物自然没有闲置的道理,他抬手召出一柄绿煌剑,以灵力控刀,刀刃稳稳落在养魂木一端。他眼神专注,目光如炬,刻刀在木身上游走时不见半分滞涩——先将木身截成十六段等长的木坯,每段恰好拇指粗细,再以灵力控刀,细细雕琢成圆珠模样。木屑簌簌落下,皆是泛着乌光的细绒,落地即化作一缕缕淡绿色的灵气消散,竟是连废料都带着滋养神魂的余韵。

刻到第七颗圆珠时,宁不凡神识微顿,感知到自身因专注而气息微滞,仍以定力维持控刀稳定。他性子素来谨慎,即便养魂木无需刻意炼制,也不愿有半分差池,每一颗圆珠的弧度都力求完美,连表面的纹理都顺着木身天然脉络雕琢,不见一丝人工斧凿的生硬。

半月后,十六颗乌黑圆珠终于成形,颗颗圆润光洁,握在掌心冰凉沁骨,隐隐有温润的气息顺着指尖往神魂里钻。宁不凡取出一根金丝,此丝是当年斩杀一金翅妖兽所得的妖筋炼化而成,水火不侵,韧性极佳。他将圆珠一颗颗穿起,金丝穿过圆珠时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是珠玉相击。

最后打了个小巧的活结,他抬手将金丝串成的圆珠串挂在手腕上。冰凉的圆珠贴着脉搏,瞬间有一股清润的气息扩散开来,顺着血脉游走至识海,原本因连日闭关而有些滞涩的神魂,竟像是被温水浸泡般舒缓开来,连眉宇间的疲惫都淡去几分。

宁不凡感知着手腕处圆珠串传来的冰凉触感,眼底闪过一丝满意。这般贴身佩戴便能养神培魂,倒是比炼制任何魂器都来得省心,往后无论是修炼还是对敌,有这养魂木珠在,神魂稳固便多了一层保障。他收起刻刀,将案上残留的木屑尽数拂去,起身推开闭关室的石门,门外的天光透过缝隙洒进来,落在手腕的圆珠上,映出点点细碎的乌光。

灵植室的聚灵星盘已持续运转了二十七载,蓝光在石台上流转不休,将洞府内的灵气凝得如晨露般欲滴,连空气都带着淡淡的星力清香。宁不凡盘膝坐在密室石床中央,周身青色灵力如潮汐般起伏,额角的汗珠刚渗出便被灵力蒸腾成白雾——这是他闭关冲击结丹中期的第九日,丹田内的金丹正发出沉闷的嗡鸣,表面裂纹随灵力流转愈发清晰,似要挣脱初阶桎梏。石床内壁刻满的《青元剑诀》第七层符文泛着微光,与他周身灵力共振,每一道符文亮起,都让经脉中雷木双属性灵力的流转更顺畅几分,这是结丹中期修士方能驾驭的功法深度。

宁不凡盘膝坐于石床之上,二十一把青竹蜂云剑环绕其身,悬浮于丈许范围之内。剑体雷光如游丝般缠绕,时而顺着剑脊蜿蜒游走,时而在剑尖凝成细碎雷点;金雷竹剑身的淡青光泽与雷光交织,将他周身映得明暗交错,细碎光点随剑势轻轻流转,宛若嵌在密室黑暗里的星子。

这二十七载里,他依循青元子种剑之法,借掌天瓶灵液与聚灵星盘的双重加持,将金雷竹成材周期稳定在三年一轮:首五年培育出第一批七柄飞剑,后续二十二年又完成三轮培育,每一轮都比前一轮多打磨出两处剑体灵纹——如今的飞剑不仅剔除了早年炼制的杂质,金雷竹的雷木双属性还与剑体深度融合,剑身上的竹纹已能随灵力流转发光,恰好承接《青元剑诀》第七层的双剑影神通。连操控时的神识损耗,都因剑身本源纯粹而减少,比初制时的响应快了三成。

他指尖微动,一缕神识探向最近的一柄飞剑,剑体雷光骤然亮了几分,竹纹如活过来般顺着灵力轨迹游走,整柄剑轻轻震颤,与其余二十柄剑形成隐约共鸣——这是多年蕴养出的默契,也是他为后续凑齐七十二柄、催动“青雷竹海阵”埋下的根基。此刻剑群共鸣间,已有淡青色的竹海虚影在剑周流转,虽尚不真切,却已能感受到阵法初成时的灵韵。

“噗——”金丹骤然迸发出刺目青光,宁不凡喉间泛起腥甜,却借着《大衍诀》第三层的神识定力,强行将翻涌的气血压回丹田。他指尖掐诀,引动《青元剑诀》第七层心法,周身灵力如决堤之水涌入金丹,顺着表面裂纹渗透进去——这是结丹进阶的关键一步,需以灵力拓宽金丹内核的灵力通道,而非单纯堆积底蕴。此前服用的凝露草与紫纹兰药液在体内化开,配合聚灵星盘牵引的星力精华,让经脉中灵力流速陡增三倍,虽仍有《青元剑诀》“以失换精”的法力损耗,却比初修第七层时精纯了近十倍,连指尖溢出的灵力都带着淡淡的雷芒。

神识海中,《大衍诀》的运转沉稳如钟。第三层神识已能分裂成三缕,他主神识引导灵力冲击瓶颈,副神识一缕探入灵植室——金雷竹因灵气被抽扯,叶片雷光黯淡了几分,养魂木却依旧挺拔,啼魂正蜷缩在木根处打盹,小玉则趴在竹架上,复眼警惕地盯着密室方向;另一缕神识则笼罩着玉案上的飞剑,细微调整每柄剑的灵力共鸣。这般一心三用的操控,正是结丹中期神识强度的底气,能让他精准捕捉体内灵力与外界灵植、飞剑的细微变化,甚至提前半刻预判到金丹突破的节点。

不知过了多久,金丹表面的裂纹突然蔓延至整个丹体,紧接着一道凝练的青光破茧而出,密室中的灵气瞬间被抽扯一空,连灵植室的金雷竹都剧烈震颤,竹梢噼啪作响。宁不凡猛地睁开眼,眸中青光一闪而逝,他抬手一招,最外侧的青竹蜂云剑便化作流光飞入掌心,养魂木剑柄的温润触感与神识无缝衔接。心念一动,剑体骤然分出两道虚影,与本体呈“品”字悬浮,剑影雷光虽比本体淡了几分,却已是《青元剑诀》第七层“剑影分光”的大成境界——结丹初期只能凝出一道虚影,此刻双影齐现,威力也从本体的十分之一提升到了八分之一。

这时,啼魂从灵植室窜了进来,用脑袋蹭着他的衣角,鼻尖凑到飞剑旁轻嗅;小玉则拖着蛛丝爬到玉案上,复眼盯着剑影的雷光,纺丝器吐出一缕透明蛛丝缠在剑柄上。宁不凡失笑,抬手将掌天瓶灵液滴在两者面前的玉碟中——这两小只陪着他熬过了二十七载修炼,此刻的亲近更像是无声的庆贺。他目光再落回玉案,神识催动下,二十一把飞剑同时分出双影,六十三道剑光在密室中流转,雷光与金芒交织成密不透风的剑网,连空气都被割出细微的脆响,触碰到剑网的石屑瞬间被绞成粉末。

他起身推开密室石门,灵植室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金雷竹已长至丈高,新抽的竹节泛着淡紫雷光;养魂木主干粗壮如碗口,新叶在阳光下泛着莹光,叶片脉络清晰可见。宁不凡望着这满室生机,将二十一把飞剑收入体内丹田——《青元剑诀》第七层双剑影打底,《大衍诀》第三层神识辅控,再配上雷木双蕴的飞剑,便是寻常结丹后期修士,怕是也难接下他一轮剑阵。仙路漫漫,他走的虽是安稳路,却也凭着这份“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