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汁顺着孩子嘴角淌下,在棉袄上洇出深褐斑痕,像一滩滩干涸的血。张屠夫用粗指去掰儿子的牙,指节“咯吱”作响,铜牙关却纹丝不动,反而越咬越紧,两颊肌肉绷出硬棱,仿佛要把牙齿嚼碎咽进肚里。
“宝儿!你张嘴啊!爹求你了!”汉子“噗通”跪地,额头撞得地板咚咚响。门外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却没人敢上前——破伤风七日索命的传闻,谁不怕?
李振声摘下眼镜,哈了口气,用力擦镜片,声音发干:“林先生,牙关紧闭是破伤风典型体征,毒素已侵及三叉神经核。没有抗毒血清,没有鼻饲管,没有静脉通道——”他抬头环顾四壁斑驳的灸舍,苦涩地补全后半句,“只能等死。”
等死。两个字像冰锥扎进张屠夫心口,他猛地扑向林怀远,抓住对方青衫前襟,嘶声哭吼:“你不是神医吗?再扎一针啊!扎我!扎我!”
林怀远任他摇晃,目光却落在孩子脸上——小脸紫胀,鼻翼疯狂扇动,喉咙里发出“咯咯”痰鸣,像被无形之手掐住脖子。再有一分钟,气道完全闭锁,便是大罗金仙也拉不回来。
“师兄……”沈婉清轻拽他袖口,指甲掐进掌心。她第一次真切感到“破伤风”三个字有多锋利——它把整条巷子的人都逼到墙角,却独独把压力推到林怀远一个人肩上。
小满忽然蹲身,从火盆里夹出一粒炭渣,在地板上写两个字:灯火。字迹歪歪扭扭,却像黑夜里的火星,瞬间点亮林怀远瞳孔。
“灯火灸!”他低声喝出,转身奔向药柜,从最底层捧出一盏桐油灯——铜座、三嘴、防风罩,是祖父林晏如留下的“战备灯”。灯芯浸着陈年雷火金艾油,一点火,蓝焰里夹一丝赤红,像藏在冰层下的火蛇。
李振声拦在前头,声音发颤:“林先生,破伤风患者全身肌肉强直,再受热刺激,会加剧痉挛,直接窒息!”
“中医叫‘开牙关’,西医叫‘开放气道’。”林怀远目光如炬,“灯火灸专走筋急之处,以热引热,透筋出邪。其热力集中,穿透性强,能速达病所,绝非寻常温热可比!”
他一边说,一边已走到桌边,取出一小撮珍藏的三年陈艾绒,又从一个瓷瓶里倒出少许藿香粉末,混合均匀。然后拿起一盏旧的煤油灯,拨亮灯芯。
“此刻用药不及,针力难透,正是灸法展现‘阳气温通’之力的时候。”林怀远手持艾绒,目光扫过众人,“请诸位稍安勿躁,给我片刻时间。”
他的从容与自信,自带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张屠夫一咬牙,对着林怀远重重磕了个头:“林先生,我信您!您放手治吧!”
李振声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林怀远那专注而专业的姿态,以及孩子父亲那绝望中带着最后期盼的眼神,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默默退开一步,紧盯着林怀远的每一个动作。作为一名医生,他同样渴望看到奇迹,哪怕这奇迹违背了他所学的理论。
林怀远示意张屠夫扶稳孩子。他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孩子两侧的颊车穴(位于面部,咀嚼时肌肉隆起处),微微用力,使其脸颊肌肉稍稍松弛。右手则迅速将那一小撮混合了藿香的艾绒在煤油灯火焰上引燃。
“嗤——”
艾绒瞬间爆燃,发出轻微的响声,腾起一股带着藿香清气的艾烟。
就在艾火最旺的刹那,林怀远出手如电!燃烧的艾绒如同精准的流星,快速点灼在孩子脸颊两侧的颊车穴,以及下颌正中的承浆穴上!
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嗞……”一声极其轻微的灼响,伴随着一丝皮肉烧灼的气味。
孩子身体微微一颤。
林怀远在艾火接触皮肤的瞬间便已移开,手法精准至极,既保证了热力的瞬间透入,又避免了过度灼伤。三个穴位上,只留下一个微小的、几乎看不见的灼痕。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孩子的反应。
一秒,两秒……
就在张屠夫的心快要跳出嗓子眼的时候,孩子原本微微紧咬的牙关,忽然松弛了一下,发出了一声细微的呻吟,嘴巴自然地张开了一条缝隙!
“开了!牙关开了!”张屠夫狂喜地喊道,声音带着哭腔。
李振声瞳孔猛地收缩,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几乎要把脸贴到孩子面前去看。这违背他医学常识的一幕,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他的眼前!没有复杂的器械,没有化学药物,仅仅是用燃烧的艾草快速灼烤了三个点,就解除了牙关紧闭?
这……这到底是什么原理?
林怀远没有停顿,立刻示意张屠夫:“快,喂药!”
张屠夫如梦初醒,赶紧端起温热的药汁,小心翼翼地顺着孩子张开的嘴缝喂了进去。这一次,药汁顺利地被吞咽了下去。
一碗药喂完,孩子苍白的脸上似乎恢复了一丝血色,呼吸也变得更加平稳,沉沉地睡了过去。
直到此时,林怀远才微微松了口气。他看向李振声,平静地问道:“李医生,现在你觉得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