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万界源琉 > 第232章 维度法典解万界源流之秘,追溯第一因

《维度初解》的到来,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掘开了通往知识海洋的泉眼。盟约的科研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效率投入其中,不再是盲人摸象般的试探,而是在一张逐渐清晰的蓝图指引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应用。

林昊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维度初解》中,关于“信息本质”与“维度势能溯源”的章节。这些内容深奥晦涩,远非基础的空间稳定或能量传输技术可比,它们直指维系维度存在、驱动信息流转的底层逻辑。

他端坐于静心室,心神完全沉浸在内宇宙中。那七颗星辰按照《初解》中描述的某种高维几何模型缓缓运行,彼此间能量流转的轨迹变得更加玄奥,隐隐与外界大宇宙的某些深层波动产生共鸣。原初之种的新芽轻轻摇曳,叶片上那些源自高维的法则丝线,在《初解》知识的“翻译”下,开始显现出更加具体的意义。

他不再满足于知道“如何”构筑高维结构,而是开始追问“为何”高维结构能够存在,信息为何会从高维流向低维,驱动这一切的最终源头是什么?

《维度初解》并未直接给出答案,但它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思想工具和推演方法。它指出,所有维度,无论高低,其存在和运转都依赖于某种更基础的“支撑”,可以称之为“维度基座”或“信息基石”。而不同维度之间的信息流动,本质上是这种“基石”在不同层面的“应力”体现。

林昊尝试着,以自身内宇宙为微型实验室,以《初解》的方法论为指导,逆向推演。

他操控着一颗星辰,模拟其从能量聚集到物质凝结的整个过程,并不断放大感知,去捕捉这个过程中,最细微的法则变化和能量起伏。《初解》中提到,任何物质的形成、能量的流动,甚至法则的显现,都会在“维度基座”上留下极其细微的“涟漪”。

起初,他一无所获。内宇宙毕竟是他自身力量的衍化,其“基座”与外界大宇宙是否一致犹未可知。

但他没有放弃。他想到了原初之种,这枚源自未知、可能与“太初”相关的奇物。他小心翼翼地引动一丝原初之种的本源气息,融入推演过程。

就在那一丝太初之意参与的刹那,他感知中的一切都不同了!

在那颗模拟形成的星辰最核心处,在物质与能量都尚未完全分化的混沌之点,他“看”到了一点极其微弱、却仿佛贯穿了所有维度、连接着万物的……**“震颤”**!

这“震颤”并非物理上的振动,而是一种更加本源的、规则层面的“脉动”!它就像是一个无限复杂的宇宙的全息缩影,蕴含着无穷的信息与可能,正是这持续的“脉动”,支撑着物质得以凝聚,能量得以流动,法则得以显化!

“这就是……‘维度基座’的涟漪?”林昊心中震撼。他尝试将感知投向外界,投向静心室之外的真实宇宙。

过程更加艰难,外界的“噪音”太多,干扰太大。但他凭借内宇宙的共鸣与原初之种的引导,最终还是捕捉到了那一丝相似的、弥漫在整个宇宙背景之中、无处不在的“本源脉动”!

《维度初解》的知识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提供了分析这种“脉动”频率、强度、模式的理论框架。林昊如同一个 decipherer,开始尝试解读这“宇宙背景脉动”中蕴含的信息。

这不是具体的语言或图像,而是一种更加抽象的、关于“存在”本身的编码。

他“读”到了引力的常数,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这背景脉动下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他“读”到了光速的极限,仿佛是这脉动在时空结构上设定的一个门槛。

他“读”到了量子纠缠的诡异关联,其背后是这种脉动在更高维度上的统一性体现。

越是解读,他心中的一个念头就越是清晰:这弥漫所有维度、支撑万法运转的“本源脉动”,似乎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仿佛有一个共同的……**起源点**。

《维度初解》在最后,隐晦地提到了一个概念——“第一因”(the prime catalyst)。它是所有维度基座的源头,是所有信息流转的初始推动力,是万物存在的终极理由。它可能是一个点,一种状态,甚至一个事件。它是“万界源流”的起点,也可能是一切归流的终点。

这个想法让林昊感到一阵战栗。他回想起“终末林昊”提到的“源流”,回想起旧神代表的“终末”,回想起低维吞噬者追求的“终极平衡”,甚至回想起“叙事者”对“完美故事”的追求……这一切,是否都隐隐指向了这个“第一因”?

如果能够找到并理解“第一因”,是否就能真正明白宇宙为何存在,万物为何演化,甚至能够……**干预**这一切?

这个念头太过大胆,也太过危险。但他无法抑制地去想。

他将这个发现和推测,带回了核心议事团。

当林昊将他感知到的“宇宙背景脉动”以及关于“第一因”的推测,用尽可能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时,整个议事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已经超越了文明的兴衰,超越了维度的战争,触及了所有存在者终极的困惑:我们为何在此?宇宙从何而来,终将去往何方?

“您的意思是,”艾莉丝的声音带着一丝茫然,“我们所在的这片浩瀚星空,无数文明的悲欢离合,甚至维度本身的生灭,都可能只是那个‘第一因’荡开的一圈涟漪?”

“从逻辑上推演,存在这种可能性。”星瞳的运算核心似乎都在过载,“如果‘第一因’是信息与规则的绝对源头,那么我们宇宙的一切,确实可以看作是它的某种‘表达’或‘衍生物’。”

“那我们还抵抗什么?”雷克斯有些烦躁地低吼,“如果连我们的抵抗本身,都是那个什么‘第一因’设定好的,那一切努力岂不都是笑话?”

“不,并非如此。”林昊摇头,眼神锐利,“《维度初解》同样强调了‘自由变量’和‘概率云’的存在。‘第一因’可能设定了舞台和基础物理规则,但舞台上上演什么戏剧,演员如何表演,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并非毫无意义。否则,‘观察者’也不会对我们产生兴趣,‘叙事者’也不必费心去编织所谓的‘剧本’。”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声音沉凝:“追溯‘第一因’,不是为了认命,而是为了**理解游戏的规则,甚至找到与庄家对话的可能**。如果我们连宇宙最基本的运行规则都不清楚,又如何能在这场关乎存亡的维度战争中取胜?又如何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比低维吞噬者更可怕的存在?”

清虚道长抚须沉吟许久,缓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老相传,万物皆有源流。追寻此‘第一因’,便是追寻我等之‘道’的终极。此路虽险,虽遥,却是我等修行者,应有的气魄。”

最终,核心议事团达成共识:在全力应对低维吞噬者、发展维度技术的同时,启动一项绝密的、长期的“溯源计划”。该计划旨在集合盟约所有的智慧、资源以及林昊独特的感知能力,尝试沿着那“宇宙背景脉动”,逆向追踪,寻找关于“第一因”的更多线索。

这无疑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其难度远超对抗低维吞噬者。但他们别无选择。被动地等待命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被“叙事”的)安排,不是盟约的风格,更不是林昊的道。

就在“溯源计划”悄然启动,林昊准备进行第一次深度溯源尝试时,星瞳带来了一个从与青灵界交流中获取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

青灵界的古老记忆碎片中,提及了一个在无数维度间流传的、近乎神话的传说:在万界源流的尽头,一切概念与物质的源头,存在着一颗“静止之心”,它是所有运动的起点,也是所有时间的归处。它有时被称为“太初奇点”,有时被称为“源核”。

“太初奇点……”林昊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似乎与“第一因”的描述不谋而合!

线索,终于开始浮现。“溯源计划”有了一个模糊的、却无比诱人的方向。

追寻万界源流之秘,直面万物终极之因的征程,就在这片因低维吞噬者而风声鹤唳的宇宙中,悄然启航。前方的迷雾依旧浓重,但那隐藏在迷雾背后的真相,正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