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确定了,是比原版中梅亭要年轻不少的蒋新。
至于德华,张峰不想找原版那个来演,有点太老气了,1974年出生,和蒋新搭戏,实在有点接受不能。
据说原版能演上德华,也是个关系户。
还是吴樾靠谱,帮他参谋角色的时候,举贤不避亲,给他推荐了自己的闺蜜海青。
海青刚好有档期。
想想海青在《隐入尘烟》和《我本是高山》里的扮相,张峰毫不犹豫地就确定了由她来演德华。
其他几个配角都用的原版的,他们本来就是配角,哪怕正演着戏,档期也能很快调开。
只不过,原版中饰演剧中江德福连襟欧阳懿的刘亦君没法出演了,自从演《信号》出名后,人家现在已经成了警察专业户,警察主角都演不完,张峰自然不可能让他再来演配角。
刘亦君给张峰推荐了王智飞。
这人也算老戏骨了,就是不太出名,最出名的就是《大秦帝国》里的商鞅了。
不过,他只能给张峰两个多月的档期,因为到年底他已经定好了的一部剧《浮沉》要开拍,就是张佳译和白百合的那部剧,王智飞在里面演大反派电子厂副厂长。
这部剧人家都筹备将近一年了,演员早就定下来了。
哪像张峰这样,筹备期加上写剧本的时间,三四个月就算漫长了。
不过,两个多月的档期,足够了。
张峰给《父母爱情》预算的总拍摄时长也不超过4个月。
之所以比别人稍快一些,主要是张峰在拍摄前脑海中已经有了相关镜头,不用走太多弯路、拍过多的废素材。
常规的电视剧,素材与成片比例会在30-40:1,也就是说,一部2000分钟的电视剧,需要拍摄素材在6-8万分钟,差不多1000到1333小时左右。
情景喜剧、风格统一的现代剧比例稍微低一些,素成比会在20:1左右,而古装剧和奇幻剧等通常需要更多的镜头来展现复杂场景、服装、特效和宏大场面,素成比往往更高。
而张峰在拍《陆贞传奇》时的素成比都没超过20:1,当时就让陈云龙都大为惊讶,还和张峰讨论过,但事实证明,剧的质量高低与素成比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导演的水平和总体把控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父母爱情》张峰准备把它拍成精品剧,仍旧分成两组拍摄,素成比依旧不会超过20:1。
……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峰也不是甩手掌柜,在找演员的同时,各组准备的情况他也要亲自检查,该提升的提升,该整改的整改。
《想见你》这部剧在马桶台也已经播完,平均收视率达到了2.76%,大结局市场份额超过了20%。
这个时候,电视台的影响力要大于网络平台,很快,《想见你》便成为全民热炒话题。
媒体和网络全都是一片褒扬之声。
而导演张峰更成了媒体的宠儿。
《娱乐周刊》以张峰为封面人物,标题赫然写着:“张峰:中国电视剧的新标杆”。
文章详细分析了张峰的作品特点:“张峰导演的作品跨越时空的限制,打通了类型剧的边界:悬疑与温情的《信号》,古装与现代精神的《陆贞传奇》,爱情与奇幻交织的《想见你》,视角新颖独特、情感叙事细腻,能够将复杂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处理得清晰明了,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影视艺术》杂志则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张峰现象研究》的长文,文中写道:“张峰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社会共鸣,在于他巧妙地将类型元素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在《信号》中我们看到的是对正义的追求;在《陆贞传奇》中是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在《想见你》中是对爱情本质的探索。这种多层次的作品内涵,使得不同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点。”
知名影评人周黎明在专栏中评价道:“张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导演正式进入全能时代。他不仅精通导演技艺,还能编剧、表演和音乐创作,这种全方位的才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的希望。”
而网络上,张峰和他的作品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讨论热潮。
微博上“张峰导演”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讨论数达到50多万条。
“张峰新剧”多次登上热搜榜首,甚至出现了“张峰导演我想学导演”的热门话题,许多年轻人因为张峰而对导演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张峰成功的经历实在太励志了。
天涯论坛上“如何评价张峰导演的三部作品?”
问题获得2000多个回答,最高赞回答获得3万多点赞。
回答中写道:“张峰的作品最难得的是保持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平衡。他不仅考虑收视率,更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这种创作态度值得整个行业学习。”
各大粉丝社区中,张峰的粉丝自称“山峰”,寓意“攀登张峰的艺术高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