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30章 艰难的浇铸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第30章 艰难的浇铸

作者:松果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5:58:25

第30章 艰难的浇铸

在三天高强度的生产测试之后。

陈常在已经可以确定,他设计的这条虽然简陋,但是效果还是可以的,半自动子弹生产线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至少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但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问题,那是必然的。

机械设备怎么可能会永远都不出问题。

人还时不时的来一个感冒发烧呢。

更何况是机械设备。

尤其是现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制造厂的师傅还有技术员们,在完成了这一条生产线之后,再制造第二条生产线时,就已经变得轻车熟路了。

而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生产线开建的二十天后了。

所有的生产计划,完全是按着陈常在所给出的,计划书上的时间完成的。

整体生产线的生产周期是十四天多一点。

安装调试和满负荷测试时间是五天。

这完全在生产计划书的范围之内。

这说明陈常在,在整个生产调度上面,没有出现大错误。

现在这条生产线的平均生产速度,可以做到每分钟生产二十五至三十发子弹的程度。

当然,这个数字和后世的生产效率是没办法比的。

哪怕是和现在的德国、美国、日本的生产效率也是没办法比的。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从设备本身来讲,蒸汽机带动的设备,和电机带动的设备确实是没有办法相比。

从动作反应时间就完全是两个层级。

第二个,现在这条生产线上,用的还都是单冲头的冲床。

所以和那些工业国家的子弹生产线,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再一个,现在操作这些冲床和车床的人,还没有到达熟能生巧的程度。

在这种设备上,哪怕是慢一些都可以。

但是绝对不能慌乱。

一次的马虎大意,或是慌乱。

那么轻了可能就是缺少一节手指。

重了,可能一只手掌也就废了。

后世有个说法,说“大拇指和食指缺一个的,这个人不是干木工的,就是干冲压的。

手指头缺好几个的,这人不是搞联合收割机的就是搞木锯的。”

这种民间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说法,往往最直观的说明了搞工业的危险性。

所以不管是搞什么工业的,要是不想受伤,不想死于非命。

那就必须要对工业的力量保持敬畏,对安全守则顶礼膜拜。

陈常在交代下来了第二条生产线的生产计划之后。

他就离开了机械加工厂,来到了冶炼铸造厂。

这边的前期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中。

但不管是铸造小部件的倒膜沙箱。

还是铸造锻压机那三个大梁的地坑,都已经准备好了。

所谓的三梁四柱式锻压机。

就是说,这个锻压机有三个大梁和四根柱子。

锻压机的三个梁分别为,作为底座基础的地梁。

它是三个梁中,最大,也是最重的家伙。

第二个是锻压机最上方的天梁,也叫顶梁。

它的重量排在第二。

第三个就是锻压机中间的,可以上下滑动的滑梁,也叫滑块。

它是这三根梁中最轻的。

这个最轻,是指和其他两根梁相比较,可不是说这根梁不重。

而四柱,顾名思义,就是四根柱子。

这四根柱子的技术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它们要求要绝对笔直。

表面不能有任何缺陷。

因为这四根柱子的作用,除了支撑作用之外。

它们还是四根定向导轨。

没有它们的定向,那么锻锤的上下运动就会出现偏向。

那弄不好一台锻压机也就报废了。

而想要得到一台锻压机,铸造是永远都离不开的手段。

铸造看着简单,只是把钢水倒进模具里就行了。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铸造,是在工业机件加工中,最吃经验和技术的工种之一。

它的危险性也是最大的。

而铸造机件。

越是铸造大件,就越需要老道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

因为它的危险性,也是直线提升的。

为了铸造这台锻压机。

几乎全军所有技术最好,经验最多的铸造师傅们,全都聚在了一起。

而冶金实验室的那些技术员们,也都是在和老师傅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铸造这三个大家伙的方法和流程。

后世陈常在所在的兵工厂,虽然也有高炉和钢炉。

也有铸造车间。

但是他也只限于知道这些设备的情况。

对于铸造这一行,他也就是知道个大概的流程。

他毕竟不是专业的铸造师傅。

他也不可能知道铸造行业中,很多都是绝活的铸造小窍门和小办法。

那些都是大师傅们吃饭的本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