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268章 人心离散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268章 人心离散

作者:空白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7:04

贵州安顺府,皮熊的府邸内,烛火噼啪作响,将他佝偻的身影拉得老长。

七旬的老将坐在案前,指节枯瘦如柴,捏着一封边角卷起的密信。

孙可望逼宫杀臣,李定国提兵反戈,吴三桂五万大军已过楚雄,距昆明不足百里。

“大人,要不要点齐兵马,驰援昆明?”

副将周武的声音带着急惶,他按在刀柄上的手微微发抖。

这副将是皮熊一手带大的,从桂林护驾一路跟到贵州,从未见老将军如此沉默。

皮熊缓缓松开手指,密信飘落案上,发出轻不可闻的声响。

他抬起手,露出小臂上一道深可见骨的疤痕。

崇祯十一年,跟着卢象升在巨鹿抗清时留下的,当时卢象升战死,他拖着半条命突围,怀里还揣着将军的血衣。

“驰援?”他笑了,笑声里全是涩味。

“支援谁?孙可望死在李定国剑下,李定国带着永历逃了,吴三桂在后面追,咱们这五千人去了,是帮着李定国挡吴三桂,还是帮着吴三桂剿李定国?”

周武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

他也跟着皮熊见了太多。

桂林城里,吴党为了排挤楚党,连军粮都敢扣;昆明城外,孙可望的兵和李定国的兵去年还并肩抗清,今年就刀兵相向。

“我从崇祯九年扛枪,打了快四十年仗。”

皮熊扶着桌沿站起身,腰杆弯得厉害,每动一下都牵扯着旧伤。

“跟着卢将军守巨鹿,跟着永历帝逃桂林,原以为守住大明就能让百姓安稳。”

“可大明一次又一次让人失望,桂林的百姓为了躲党争逃进山里,昆明的百姓刚躲过孙可望的刀,又要遭吴三桂的兵祸。”

他走到窗前,月光洒在他花白的胡须上。

“大明气数尽了,我也老了,拉不动弓,挥不动刀了。”

“大人,您要……归隐?”

周武惊得后退半步,膝盖“咚”地撞在案角,疼得他直咧嘴,却顾不上揉。

“那弟兄们怎么办?末将……末将愿跟着您,哪怕去山里开荒,讨饭吃,也跟着您!”

皮熊转过身,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老茧蹭过周武的甲胄,那是几十年征战磨出来的印记。

“傻孩子,你爹当年把你交给我时,让我护你周全。”

“现在我让你回家,照顾你娘,照顾你刚出世的儿子。”

他语气顿了顿,声音软了些,“传我令,打开粮库,每个弟兄分三石粮,两匹布。”

“告诉他们,解甲归田,别再打仗了,好好种地,好好活着。”

周武望着老将军浑浊却坚定的眼睛,“噗通”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砖地上:“末将……遵令!”

三日后,安顺府校场上,五千兵马列成整齐的方阵,却没了往日的肃杀。

皮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官袍,亲自给前排的老兵递粮袋。

那老兵叫赵老栓,跟着他从桂林逃出来,胳膊断了一只,接过粮袋时哭得像个孩子:“将军,咱们走了,您怎么办?”

“我去山里种地。”皮熊笑了笑,替他拢了拢粮袋。

“回去好好过日子,别让你媳妇孩子再跟着挨饿。”

夕阳西下时,校场空了。

皮熊带着三名头发斑白的老仆,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了安顺郊外的深山。

消息像风一样刮过贵州,那些跟着皮熊守过遵义、抗过清军的旧部,看着自家将军的背影,纷纷解下盔甲。

铜仁的参将李茂直接把官印挂在府衙门口,带着部下回了老家。

都匀的守兵们把兵器埋进土里,扛起了锄头。南明在贵州的最后一点根基,就这么散了。

与此同时,夔州白杆兵大营,秦明翼正捧着一封诏书,指尖反复摩挲着绫锦质地的信笺,眼眶烫得厉害。

诏书是大夏驿卒快马送来的,用的是上等的白绫,上面“忠贞侯”三个大字是郑森亲笔写的,笔锋刚劲,末尾盖着大夏的鎏金玉玺,印文清晰。

“将军,昆明的急报!皮熊老将军归隐了,五千兵马全散了!”

亲兵李石头闯进来,他是秦良玉当年的亲兵之子,手里的密信还带着赶路的热气。

“南明……南明怕是真的要完了!”

秦明翼放下诏书,指尖仍停在“秦良玉追封忠贞侯”那行字上。

他想起去年南明朝廷给姑母追封时,只派了个小吏送来一张薄薄的纸,写着“忠贞伯”三个字,连个像样的印信都没有。

姑母当年守夔州,带着一万白杆兵挡住张献忠十万大军,城破前还在给百姓分粮。

后来抗清军,白杆兵战死三千,南明却连抚恤金都拖了半年——这般寒心,何止一次。

“将军,弟兄们都在帐外等着呢!”李石头的声音带着哭腔。

“张大哥他们说,跟着南明除了挨饿、内斗,啥也没有,不如……不如投了大夏算了!”

秦明翼走到帐外,校场上三千白杆兵列得整整齐齐,人人手里握着当年秦良玉传下来的长枪,却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前排的张铁柱是秦良玉的旧部,见他出来,瓮声瓮气地喊:

“将军,俺娘昨天托人带信,说夔州城外的百姓都在说,大夏的兵不抢粮,还给流民分地。俺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让百姓安稳吗?跟着南明,啥时候是个头啊!”

秦明翼望着一张张熟悉的脸,这些人都是巴蜀子弟,有的是他姑母带出来的老兵,有的是老兵的儿子。

他想起姑母临终前抓着他的手说的话:“白杆兵的根在巴蜀,不在朱家。只要能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跟着谁都行。别让这杆枪沾了百姓的血,也别让它白扛了。”

“都静一静!”秦明翼深吸一口气,声音掷地有声。

“传我令!全军归顺大夏!”

校场上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低低的欢呼。

李石头愣了愣,连忙道:“将军,那……那南京那边?”

“备笔墨,我亲自写表!”秦明翼转身回帐。

“献夔州,听朝廷调遣!”

“另外,派十个人,分头去通知当年姑母镇守过的州县——就说我秦明翼归降大夏了,为的是让巴蜀百姓安稳过日子!”

消息像长了翅膀,三日内传遍巴蜀。

万县县令王怀安当年受过秦良玉的恩惠,直接带着官印和粮库账簿赶到夔州。

云阳的百姓牵着羊、捧着酒,堵在营门口,说“秦将军的侄子做的是好事”。

连当年被秦良玉平定的土司后裔,都派人送来降书。

十日之内,重庆以东、夔州以西的十三个州府,全都竖起了大夏的“郑”字旗。

秦明翼坐在帐内,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降书,又拿起写给郑森的密信。

他一笔一划补全最后一句:“巴蜀百姓盼安稳久矣,臣已严令各部不得扰民,望陛下速派官来,定能安抚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