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215章 废除旧制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215章 废除旧制

作者:空白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7:04

辛一根猛地抬头,眼睛瞪得老大,眼泪差点掉下来,声音带着颤:“陛下,臣……臣不行啊!”

“臣是商人出身,前明时商人连科考都不让考,哪能当尚书?”

“臣不懂朝堂的规矩,要是因为臣没做好,耽误了大夏的工商业,臣万死难辞!”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跻身朝廷重臣,一边是陛下的信任带来的激动,一边是对“做不好”的敬畏,心里又慌又乱。

郑森弯腰捡起地上最后一张散页,递回给辛一根,拍了拍他的肩膀:“朕说你行,你就行。”

“你懂生产,松江织机该怎么改,你能跟工匠聊得透;你懂贸易,泉州的商船走哪条航线安全、能避开海盗,你比谁都清楚。”

“你还懂商人的心思,他们怕审批慢、怕苛捐杂税,这些你都知道怎么解决。”

“这些本事,比那些只会读‘之乎者也’的官员强太多了。”

他就是要让辛一根明白,商部要的是能办实事的人,不是只会守着虚规矩的人。

“至于商部的规矩,不用学那些虚头巴脑的,”郑森接着说,“你就记三件事就行。”

“第一,商人来办作坊、开矿,只要符合规矩,就尽快批,别让他们等着;第二,西洋商人来贸易,就按朕定的规矩管,别让他们占大夏的便宜;第三,工匠有好的改良法子,就及时上报朝廷,给他们奖励,鼓励更多人创新。”

“把这三件事做好,就够了。”

他故意把职责简化,就是想打消辛一根的顾虑,只要一心为大夏、为百姓,就不会出错。

辛一根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账簿上,晕开一小片墨迹:“陛下,那商部的官员……该怎么选?臣怕选不好人,误了事情。”

他还是有些担心,怕选来的人不办实事,反而拖垮商部。

“按‘懂行’的标准选就行,”郑森掰着手指,一一跟辛一根说,“工商科管工厂,就让泉州造船厂的郑和当郎中。”

“他管了五年船厂,之前有个郎中让他多报工匠名额,他直接把名册摔在郎中面前,说‘每个名字背后都是要吃饭的家,不能骗朝廷’,为人正直可靠,不会弄虚作假。”

“贸易科管市舶司,就让松江纺织厂的陈阿福当郎中。去年他在南洋,识破了荷兰商人用劣质香料换好棉布的把戏,保住了松江商人的利益,行事精明,能护着大夏商人不吃亏。”

“矿业科管开采,就让佛山铁厂的刘铁山当郎中。他发明了分炉炼铁的法子,让铁料产量提了两成,还从没出过安全事故,有真本事,能让矿业稳着发展。”

“这三个人,你放心用,他们都是干实事的,不会跟你玩虚的。”

郑森早就把这些人考察过了,选他们进商部,就是为了让辛一根能有得力的帮手。

辛一根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磕在金砖上,声音带着哭腔:“臣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管好商部,让大夏的工厂多起来、商人富起来、工匠有奔头,绝不让陛下失望!”

他蹲在地上捡账簿时,心里亮堂得很。

自己一个前明的小商人,能当商部尚书,不是靠身份,是靠陛下信他能做事。

这份信任,他得用一辈子来还。

郑森看着辛一根坚定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

设商部、任辛一根为商部尚书的消息,三日内传遍南京城。

天刚蒙蒙亮,数十名士子聚在吏部衙门外。

他们举着白纸牌大喊。

牌子上“皇帝与民争利”“抬举商人轻士子”的墨字刺得人眼疼。

为首的周明轩,是江南周氏三公子。

周氏垄断苏州丝绸贸易,近来被郑氏纺织厂抢了生意。

商部一设,家族慌了,才让他带头闹。

周明轩站在石阶上,手里攥着《礼记》。

他对着围观百姓喊:“《王制》明说‘士农工商,商为末’!商人重利轻义,咋能当尚书?”

“陛下‘弃士崇商’,这是乱纲常!”

“咱们十年寒窗求‘治国平天下’,现在让商人掌权,就是轻慢读书人!”

人群里,有人跟着喊。

这些人多是士族的佃户,受了主子嘱咐。

也有人小声质疑,松江纺织厂的王二就是一个。

他上个月拿了二两银子工钱。

给家里买了米和布,日子比以前强多了。

忍不住开口:“辛大人是商人,可他开的厂让咱有饭吃,咋就不能当尚书?”

这话声音不大,却让周明轩眼神一紧。

他忙提高嗓门盖过:“百姓们想想!商人掌权肯定盘剥你们!”

“只有读书人才能行仁政,让你们过好日子!”

养心殿内,郑森放下手中的奏折。

他冷笑一声。

他太清楚这些士子的底细。

看似为“纲常”发声,其实是被士族当枪使。

明末时,士族垄断盐、铁、茶这些暴利行业。

还靠“捐官”“荐举”攥着官场。

现在商部要管全国工商业。

科举改革还要破他们的教育垄断。

他们能不慌吗?

“陈永华,”郑森对锦衣卫指挥使说。

“把闹事的全抓了,押去国子监。”

“朕要亲自问他们,商人哪里‘低人一等’。”

“哪里‘败坏纲常’!”

半个时辰后,国子监大殿里。

周明轩等士子被锦衣卫押进来。

虽被绑着,却仍梗着脖子不肯低头。

周明轩被推到郑森面前。

还敢大声嚷嚷:“陛下,臣说的句句是真!”

“《论语》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商人重利,就是‘小人’,咋能当官?”

“陛下抬举商人,就是跟孔孟之道对着干!”

“跟华夏正统对着干!”

郑森看着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周明轩,你说商人是‘小人’。”

“那朕问你,前明时,商人纳税撑国库。”

“却因‘商籍’不能科考,只能花钱捐官才能入仕。”

“这公平吗?”

“现在大夏的商人,开纺织厂让百姓有衣穿。”

“开造船厂让水师有船用,开农场让百姓有粮吃。”

“苏州纺织厂的工匠,每月能拿二两银子。”

“比前明秀才的俸禄还高。”

“泉州造船厂的工人,能让家人吃饱穿暖。”

“不用再忍饥挨饿。”

“这些商人,比只会空谈义理、却私吞田产、勾结贪官、欺压百姓的士子,强百倍!”

他目光扫过殿内所有士子,声音提高几分:“朕今日下旨,废除前明‘士农工商户籍固定’的律法!”

“工农商籍的人,要是能通过科考或立军功得官职。”

“户籍自动转成士籍。”

“除了奴籍,士、农、工、商、军籍的人,都能参加科考。”

“一视同仁,不能因户籍歧视、打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