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174章 永历朝廷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174章 永历朝廷

作者:空白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7:04

南京奉天殿忙着论功封爵时,桂林的永历帝行宫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太监宫女们抱着金银细软四处跑,有的把贵重瓷器往怀里塞,生怕走慢了被丢下。

永历帝朱由榔坐在龙椅上,明黄色的锦缎袍子上溅满了茶水,却浑然不觉。

他手里的青花瓷杯抖得厉害,茶水顺着杯沿往下滴,落在腿上也没反应。

他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殿门,满是惊恐,连嘴唇都在微微发抖。

殿下文武百官吵得像菜市场,谁都没顾上君臣礼仪,唾沫星子飞得到处都是。

户部尚书是个矮胖的中年人,蓝色官袍被汗水浸得发暗,他挤到殿中,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快调拨粮草支援湖南!只要有粮,将士们就能守住湖南,夏军就打不过来!咱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啊!”

“调拨粮草?”

兵部尚书立刻尖着嗓子反驳,他身材瘦削,声音像被掐住的公鸡,唾沫星子溅到前排官员的官袍上。

“桂林粮仓里只剩五千石米,够咱们自己吃半个月的!”

“依臣看,不如派使者去跟夏军议和,先稳住局面再说!总比坐着等死强!”

“议和?”

永历帝猛地把茶杯摔在地上,“哗啦”一声,瓷片四溅,有的溅到前排官员的官袍上,留下一道白印。

他霍然站起来,龙袍下摆扫过龙椅,声音里满是恐惧,却硬撑着摆天子架子:

“郑森是反贼!跟反贼议和,朕的脸面往哪放?朕是大明天子,怎么能跟反贼低头!”

他喘了口气,声音渐渐软下来,眼神里的愤怒被恐惧取代:

“朕看,咱们还是赶紧走,去南宁!陈邦傅在南宁有兵马,能护着朕!再晚,夏军就打进来了!”

“陛下不可!”

瞿式耜从百官中挤出来,他头发花白,胡须上沾着灰尘,“扑通”跪在冰凉的青砖地上,额头都贴到了地面,声音急切得发颤:

“桂林城防坚固,城西七星岩能藏粮,城北漓江能通水路!

只要陛下坐镇桂林,下诏召集两广兵马,定能挡住夏军!

要是再逃,百姓们会觉得陛下连自己都保不住,谁还会跟着陛下抗清?

到时候民心尽失,江山就真的没了啊!”

永历帝看着瞿式耜,眼神里满是不耐烦——他早就听腻了“民心”“江山”这些话。

在他看来,江山是死的,命是活的,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最重要。

他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似的:“瞿大人,你年纪大了,不懂变通!何腾蛟三万大军都挡不住六千夏军,桂林只有五千人,怎么挡?别劝了,朕今晚就走!”

瞿式耜还想再劝,却被永历帝身边的大太监王坤拉开。

王坤穿着紫色太监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凑到永历帝耳边低声说:

“陛下,丁魁楚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还带了不少宝贝,说不定能帮陛下解燃眉之急呢。”

永历帝皱了皱眉——丁魁楚是内阁首辅,还是两广总督,手里握着广东一万多私兵,还有不少商号,是南明少有的实权派。

他心里忽然冒起一丝希望:丁魁楚会不会有粮草?或者有办法打退夏军?

他犹豫了一下,对王坤说:“让他进来。”

丁魁楚走进殿时,身上的绯色官袍崭新得没有一丝褶皱,腰间的玉带镶着几颗圆润的珍珠,手里捧着个绣金线的锦盒,一看就价值不菲。

可他脸上没半点慌乱,甚至带着几分冷淡,仿佛殿里的混乱跟他无关。

他早就盘算好了退路,这桂林的乱局,他没必要掺和。

他象征性地跪了一下,膝盖刚碰到地面就抬起来,开门见山:

“陛下,夏军已到衡州,桂林恐难守。臣在广东有一万五千私兵,装备精良,愿护送陛下去广东暂避。广东物产丰饶,粮草充足,陛下到了那儿,还能重整旗鼓。”

永历帝眼睛一亮,刚想答应,却瞥见丁魁楚的眼神——他总往殿外瞟,像是在催促,没半点真心护驾的样子。

永历帝心里忽然咯噔一下,想起前几日广西巡抚的密报:丁魁楚跟郑森的岳父董飏先早年做过海上贸易,最近还有书信往来。

他该不会是想把朕骗去广东,献给郑森邀功吧?

永历帝越想越怕,手指不自觉地攥紧龙袍衣角,指甲都快掐进布料里,声音带着试探:

“丁大人,广东……真的安全吗?夏军要是打去广东怎么办?”

丁魁楚脸上露出一丝不耐,却还是强装镇定:“陛下放心,广东有臣的私兵驻守,夏军打不过来。臣已备好车马粮草,只要陛下点头,明日就能出发。”

永历帝没再说话,心里却打定了主意:不能跟丁魁楚去广东,那是陷阱!还是去南宁找陈邦傅靠谱,毕竟陈邦傅是瞿式耜推荐的,总不会害朕。

没等永历帝回应,丁魁楚就以“筹备车马”为由躬身退了出去。

走出行宫,他立刻登上一辆楠木马车,车夫挥鞭的瞬间,他就把桂林的混乱抛在了脑后——永历帝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不值得他浪费时间,他的未来在广东,在夏军那边。

马车内,丁魁楚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一枚白玉印,上面刻着“海晏河清”四个字。

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质,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在厦门,董飏先拍着他的肩膀说:“魁楚,以后有难,凭这枚印来找我,我保你无事。”

当时他只当是句玩笑,没想到如今真要靠这枚印保命。

“老爷,真要降夏军?”

车夫忍不住问道,“咱们在广东的商号、商船那么多,郑森会不会没收?”

丁魁楚把锦盒收进怀里,靠在车壁上,语气平静却笃定:“不降又能怎样?跟着永历帝,早晚被清军或夏军活捉;吴三桂在四川,迟早要南下,广东也保不住。”

郑森现在势头正盛,董飏先是他的岳父,我投了夏军,至少能保住丁家的产业和性命,说不定还能封个爵位——比在南明当这个随时可能掉脑袋的首辅,强多了。

他想起董飏先送来的书信,上面写着“广东按察使之职仍为君留,私兵编入夏军,产业不动”——这样的条件,他没理由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