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133章 严斥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133章 严斥

作者:空白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7:04

见施琅这副神情,郑森沉声道:“说。”

“他**前,留下了一封血书。”施琅递上残破的纸,纸张边缘被烟火熏得发黑,上面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写时手在发抖。

“上面写着‘降清误国,害民无数,唯有一死谢罪’。”

“还有,他把博洛留在扬州的火药库位置,画了图纸藏在箭楼梁上,说‘不让此等凶器再伤百姓’。”

郑森接过血书,指尖抚过扭曲的字迹,纸张粗糙的触感硌得手心发疼,却压不住心底的怒火。

前几日的密报:洪承畴握着崇祯赐砚、看着博洛屠民却未曾真正阻拦,眼底的所谓“挣扎”,不过是汉奸自欺欺人的表演。

在城墙上看着汉八旗倒戈、笑得泪流满面,那也绝非悔恨,而是走投无路的狼狈。

洪承畴的一生,根本不是什么悲剧,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汉奸丑剧。

前半生所谓的“忠臣”之名,早已被他降清后的所作所为彻底玷污。

后半生投靠清廷,跟着博洛劫掠百姓、残害同胞,手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如今**,不过是畏罪而死,哪有半分“赎罪”可言!

“死了也洗不掉他的汉奸罪名!”郑森冷声说道,语气里满是鄙夷。

“他这所谓的‘谢罪’,不过是怕落得被千刀万剐的下场,给自己找的最后一点遮羞布罢了!

大夏绝不会承认这种虚伪的‘谢罪’,更不会让他逃脱汉奸该受的骂名!”

“把血书收好,”他沉默片刻,语气斩钉截铁,“他降清叛国,害民无数,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

这等败类,不配被安葬,更不配被记住!残骸随意处置即可,不必留任何痕迹,他只配在阴沟里腐烂!

我们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汉奸的下场,便是如此——生前遭人唾弃,死后不留痕迹,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他绝不会给洪承畴任何被“原谅”的可能,这等汉奸,就该像尘埃一样,被世人彻底遗忘,却又要让其罪名昭告天下,警醒世人:背叛民族、残害百姓,终会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

施琅刚应下,祠堂外又传来喧哗,吏部尚书李寄急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谄媚的笑,额头上沾着细密汗珠。

郑森在南京立国后,因李寄熟悉吏治,封其为吏部尚书,却始终不喜他油滑无骨的模样,此刻见他这副神情,便知没好事,更担心他会混淆忠奸,为汉奸张目。

进门就对着郑森拱手,声音刻意拔高:“陛下,臣刚听说洪承畴**之事,实在感慨!”

郑森皱眉,冷着脸没接话,心里已生出几分警惕——他倒要看看,李寄会说出什么糊涂话。

李寄没察觉他的神色,自顾自说道,语气带着邀功的得意:“洪承畴虽效力清廷,可也算‘忠臣’啊!”

“他为清廷死守扬州,城破后不愿归顺,以死明志,这份‘忠君’之心,哪怕所忠非主,也该值得表彰!”

“臣以为,不如给洪承畴立个碑,宣扬他的‘忠义’,也好让天下人知道,陛下敬重忠臣,哪怕是敌营的忠臣!”

“这样一来,那些还在观望的前明旧臣,纷纷来投!”

这话一出,祠堂里瞬间死寂。

施琅脸色骤变,偷偷看向郑森——陛下最恨的就是“汉奸”二字,李寄这番话,无疑是撞在刀刃上,更是触碰了陛下“辨忠奸、斥汉奸”的底线。

郑森的脸彻底沉了下来,玄色铠甲上的龙纹在昏暗光线下,透着刺骨的寒气。

他攥着血书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怒火几乎要从眼底喷出来。

“李大人,”郑森的声音冷得像冰,每个字都带着咬牙切齿的怒意。

“你竟说一个汉奸是‘忠臣’?你可知‘汉奸’二字,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背叛民族、残害同胞,代表着手上沾满百姓的鲜血!

大夏评判忠奸,只看是否护佑汉人百姓、是否坚守民族气节,绝非你所谓的‘忠君’!”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刀,直刺李寄,逼得对方连连后退,直到后背贴住冰冷墙壁。

李寄被吓得浑身发抖,缩了缩脖子,眼神躲闪:“陛下……臣……臣只是觉得他以死明志,也算有几分气节……”

“气节?”郑森怒极反笑,声音陡然拔高,震得祠堂梁柱似都在颤动。

“洪承畴身为大明重臣,受崇祯皇帝厚恩,却在国难当头屈膝降清,做了异族的爪牙,这叫‘气节’?”

“他跟着博洛在高邮湖屠村,抢粮掳民,把我汉人百姓当牛羊驱赶、当猪狗屠杀,双手沾满同胞鲜血,这叫‘气节’?”

“绿营兵粮饷被克扣,士兵家人饿死路边,扬州大旱时百姓易子而食,清廷不赈灾还强征粮草,他洪承畴全程冷眼旁观,甚至帮着清廷残害百姓,这叫‘气节’?”

“他从降清那天起,就成了背叛民族、背叛百姓的汉奸!这样的败类,死一万次都赎不清他的罪,你竟还想为他立碑,宣扬所谓‘忠义’?你这是混淆忠奸,是在寒天下百姓的心!”

李寄的脸惨白如纸,额头冷汗直冒,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冰凉刺骨。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彻底说错了话。

触怒了陛下,更是违背了大夏“护民斥奸”的根本,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发颤:

“陛下……臣知错了……臣糊涂……不该为汉奸说话……求陛下恕罪!”

他连连磕头,额头撞在冰冷地砖上,很快渗出血迹。

郑森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寄,怒火稍缓,却依旧冷着脸:“起来吧。”

李寄的想法是这个时代很多读书人的通病,只认“忠君”,不认“护民”,更分不清“忠”与“奸”的底线。

但他必须借此机会,给所有人立一个铁律,不仅是给李寄,更是给天下官吏和百姓:

“你是吏部尚书,掌管百官考核,日后当记住:大夏评判忠奸,只看一条——是否护佑我汉人百姓,是否坚守民族气节!”

“像洪承畴这样,降清叛国、助纣为虐的汉奸,别说立碑表彰,提及其名都该令人不齿!往后若再有人混淆忠奸,为汉奸张目,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若再犯此等糊涂,分不清忠奸、辨不明是非,这吏部尚书,你就别当了!”

李寄连忙磕头谢恩,站起身时,后背衣衫已被冷汗浸透,双腿还在微微发抖。

他暗下决心:往后绝不敢再为汉奸说话,定要牢记陛下的话,辨清忠奸,以护民为本,绝不再触碰“斥汉奸”的底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