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98章 攻浙方略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98章 攻浙方略

作者:空白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7:04

军帐内飘着松烟墨香。

这是商号特供墨,无寻常墨的燥气,恰合案上急信的气息。

郑森指尖轻轻蹭过信上“舟山”二字。

火漆印里的郑氏水师船锚纹仍泛着亮。

“水师三日后抵宁波,舟山群岛已遣哨船探路”,字迹是父亲郑芝龙惯有的刚劲笔锋。

他眼底浮起穿越者独有的清明。

史书载,舟山是鲁王政权最后的海上退路,而鲁王政权尚未布防,或无力布防。

郑芝龙水师先占此地,等于断了浙东残部逃路,这步棋走在了历史前头。

“阎应元。”

他扬声时,帐帘被风掀动半角。

城外织坊的煮浆香钻进来,混着墨气,添了几分烟火暖意。

阎应元捧着粮运册轻步而入。

册页边缘磨得发毛,是连日翻查的痕迹。

纸页上“昆山至杭州水路三日,每日耗粮三百石”的字迹旁,盖着小小的船锚标记。

这是商号账房逐页核对后所盖,墨色均匀,毫无潦草。

“吴王,浙东粮道已核妥。”阎应元语气稳实,“泉州商号的粮船明日从苏州码头出发,航线与水师能对上,不会误了时辰。”

郑森将算珠按在舆图“杭州”处。

朱笔圈出的“方国安部”,被珠身压出浅痕。

“再让商号备五十匹松江新布、十石新米。”他指尖点了点舆图。

“这是给方国安的劝降信,光说爵位没用,得让他看见能攥在手里的好处。”

他提笔时,余光扫过案角《明史》残卷。

这卷是他依后世记忆书写,“方国安反复降清,后为清军所杀”的批注旁,早年画的小叉仍在。

这是他对这员武将“逐利而变”本性的预判。

信笺铺开,郑森未写“国公爵位”的空头承诺。

他先落墨:保留原有部曲,商号按月供粮三百石(新收晚稻)、棉布百匹(松江细布),战后划金华为封地。

每一条都注了商号的交割凭单样式,连粮米成色、棉布幅宽都写得分明。

信使要走时,郑森忽然叫住他,解下腰间商号令牌。

铜牌上的船锚纹磨得发亮,是郑氏商号信物,凭它能在江南任何商号取货不记账。

“若方国安问诚意,就给他看这个。”他语气平稳却藏着笃定,“他麾下士兵已断饷半年,这枚牌子,比任何爵位都管用。”

同一时刻,杭州清波门内的方府,檀香沉得发闷。

方国安捏着郑森的信,指腹反复蹭过“三百石新米”的字样。

指尖老茧刮得纸页发毛。

案上粮囤已见了底。

剩的几捧糙米掺着沙砾,嚼着硌牙。

这米是昨日从顾家粮铺买的,比寻常市价高了五倍。

顾老爷端着雨前龙井,瓷杯盖碰得叮当响。

他说“粮可借,但得先缴三成租子”,那声音里的轻慢,让方国安心口发堵。

“将军,东林党派人来了。”亲兵掀帘进来。

甲缝里沾的杭州湿泥落在金砖上,没敢发出声响。

“高弘图、熊汝霖请您去潞王府议事,说要推潞王监国,共抗吴王。”亲兵补充道。

方国安将信揉成一团,又猛地展开。

信纸边缘被捏得发毛。

“抗?拿什么抗?”他声音压低却带着火气,“昨日有个小兵偷了士绅的鸡,被我斩了。再这样下去,不用吴王打,弟兄们先反了!”

他想起上月去浙东借粮饷。

钱肃乐攥着粮囤门,连一粒米都不肯松口。

此刻再听“共抗”二字,只觉得可笑。

潞王府偏厅里,死寂比檀香更重。

高弘图捧着祖传宋版《春秋》,纸页泛黄。

他手指在“尊王攘夷”字句上打滑,指甲缝里还留着昨日抄录檄文的墨渍。

可檄文写得再激昂,也填不饱士兵的肚子。

熊汝霖的狼毫笔悬在“监国诏书”纸页上。

墨滴在纸上晕开,堆成小小的墨团。

他想写“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笔尖落下,却只描了描“潞王”二字,又停住了。

张国维站在窗边,望着院外枯槁的梧桐。

叶子落得差不多了,枝桠光秃秃的,像浙东如今的局势。

他喉结滚了滚,想说“可召钱肃乐援杭”,却没敢开口。

前日商号的人说,钱肃乐已把浙东粮囤锁死,连自家亲戚借粮都不肯。

潞王朱常淓坐在上首,手里的玉如意是万历年间旧物。

如意柄上的裂痕用金漆补过,他摩挲着裂痕,指腹的温度捂不热那片冰凉。

“诸位先生,非是本王推诿。”他声音发虚,不敢抬头看众人,“吴王有三十多万大军、郑氏更是富可敌国,清军又在北边虎视眈眈,本王……连自己的生计都保不住。”

他想起前日去商号粮铺买米。

伙计笑着递来一本账册,上面记着“潞王府欠商号米五十石”。

那笑容里的客气,比刀还扎人。

“马大人昨日还在跟商号谈布价,说要把府里的旧锦缎换成松江新布;钱肃乐那边,早把粮囤锁死了。”潞王继续说,“诸位要的‘从龙之功’,本王给不了。”

这话砸碎了偏厅里的虚气。

高弘图看着潞王躲闪的眼神,忽然想起昨日在城门边的光景。

商号伙计王二给守城士兵递平价棉布,那士兵摸着布面,粗粝的指尖蹭过细密布纹,说“要是吴王来了,或许能天天吃饱饭”。

那声音很轻,却像针一样扎进高弘图心里。

他读了一辈子“民为贵”,此刻才懂,“贵”不是写在檄文里的字,是能攥在手里的米,能裹在身上的布。

消息传到郑森军帐时,李成栋正擦着新领的燧发铳。

枪管是南洋精铁打造,泛着冷光。

锤痕排列整齐,是郑氏工业科研院火器科学徒按图纸敲制,每一道都不差分毫。

燧石槽里嵌着澳门运来的燧石。

李成栋试着扣了扣扳机,“咔嗒”一声脆响,比前明火绳铳利落多了。

“吴王,杭州城内乱得很。”李成栋收了铳,语气带着几分轻松,“东林党和藩王吵成一团,方国安按兵不动,士兵们连守城的力气都没了。”

郑森指尖的算珠转了两圈。

“咔嗒”声在帐内缓缓散开。

“你带五千亲兵,明日一早兵临杭州城下。”他开口,语气果决。

他目光扫过舆图上的钱塘江,语气笃定:“不用攻城,就列阵。让士兵把棉布甲亮出来,粮车停在阵前。让杭州城里的人看看,跟着我郑森,有饭吃,有衣穿。”

他顿了顿,指尖在算珠上停住:“别伤百姓,也别伤无心抵抗的士兵。我们要的是杭州城,是江南的商道,不是累累白骨。”

李成栋躬身领命时,帐外传来商号伙计的吆喝声。

伙计们正给士兵分发干粮,每袋干粮上都印着船锚印。

袋口还塞着一小块浅米色松江棉布。

“李将军,这布是吴王算着尺寸让商号裁的。”伙计笑着递过一袋,眼里的光很实在,“天冷了,裹手刚好,不耽误握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