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115章 奉天殿首次朝会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115章 奉天殿首次朝会

作者:空白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5:34:15

大夏朝开国后的第一次朝会,奉天殿的铜钟刚敲过三下。

郑森身着十二章纹衮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玄色衣料上的日月星辰纹样,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金线光泽。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扶手边缘的龙纹浮雕时,他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馆里凝视《南明疆域图》的日子。那时只恨历史无法改写,如今却亲手撑起一个新朝,肩上的重量比龙椅的鎏金更沉。

目光扫过阶下文武百官,他刻意压下心底的波澜,只留帝王该有的沉敛。

站在最前的陈明遇、张家玉已换上新制的绯色官袍,身后的旧臣们却多是前明的青、蓝官服,这新旧交错的衣色,恰是乱世过渡里最真实的妥协,他必须稳住这份平衡。

“陛下驾到——”尖细的唱喏声落尽,陈永华捧着明黄圣旨上前,展开的动作稳得没一丝褶皱。

昨夜在灯下将圣旨誊抄三遍时,他连每个字的位置都反复核对,怕出错,更怕辜负陛下的信任。

新朝初立,每一份文书都藏着朝纲的根基,容不得半分马虎。

此刻他的声音透过殿内的寂静传得极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立大夏官制,以定朝纲——钱谦益仍任礼部尚书,主持大夏首届科举;李寄任吏部尚书,掌官员选拔考核;洪旭任户部尚书,管粮税、商号及国库收支;张煌言任工部尚书,督建城防、水利及经世学堂扩建事宜……”

每念一个名字,阶下便有一人出列躬身,动作里藏着各自的心事。

钱谦益扶着案角起身时,青缎官袍的下摆扫过金砖,发出细微的摩擦声,鬓角的白发比上月厚了些,却比往日更显精神。

接过圣旨的瞬间,他指腹微微发颤。前明时他官至礼部侍郎,却整日在马士英、阮大铖的党争里委曲求全。

如今郑森将大夏首届科举交给他,这份信任不是爵位能比的,是让他真正能为读书人做些事的机会。

“臣钱谦益,谢陛下恩典,必不负大夏科举选才之责!”他刻意让声音沉下来,却掩不住眼底的释然。

李寄上前接旨时,动作比钱谦益利落得多,身着半旧的青布儒衫,与周围的官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自有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清劲。

“臣李寄,定当严选贤能,绝不让贪腐之辈混入朝堂!”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掷地有声,握着圣旨的手指关节绷得发白。

这不是简单的官职,是他半生期盼的吏治之道,绝不能出半分差错。

洪旭接旨时,甲叶碰撞的脆响打破了殿内的沉静,他是郑芝龙的旧部,跟着郑家闯过南洋、打过荷兰人,手上的老茧里还沾着海风的咸味。

此前管泉州商号货路时,他见多了商户因粮税不清被盘剥,见多了士兵因粮草掺沙饿肚子,如今任户部尚书,管的是整个大夏的粮税与国库,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旧事重演。

“臣洪旭,定管好每一粒粮、每一两银,绝不让商号掺沙换粮的事再发生!”他说话时带着海商的爽利,语气里却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让殿内紧绷的气氛松了几分。

张煌言最后出列时,手里还攥着半张浙西水利图纸,图纸上留着铅笔勾勒的水闸位置,是他昨日在工部衙署忙到深夜的成果。

“臣张煌言,必督建好物,让浙南的涝区能灌、苏州的织坊能通,不辜负陛下‘为生民立命’之托!”

四人谢恩归位后,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有几个前明旧臣悄悄抬眼,目光落在“兵部”“刑部”的空位上。

这是新朝官制里最显眼的空缺,没人敢先开口问,怕触了陛下的忌讳。

郑森指尖敲了敲龙椅扶手,声音透过寂静传下来:“即日起,大夏暂不设兵部、刑部。”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阶下顿时起了细微的骚动,有前明兵部旧臣悄悄攥紧了笏板,怕这空缺里藏着清算的意思。

郑森看在眼里,继续说道:“兵权朕亲自掌控,各省驻军调遣需经朕手朱批;刑部事宜暂由各地方监军代掌,凡涉及百姓诉讼、官员贪腐,监军需每月奏报内阁,再由朕审核处置。”

说这话时,他想起穿越前读南明史的日子。

弘光朝马士英借兵部之权安插亲信,隆武朝郑芝龙手握兵权却不肯北上,那些因兵权旁落引发的乱局,他绝不能让大夏重蹈覆辙。

而前明刑部官员徇私枉法、官官相护的积弊太深,地方监军虽不懂律法,却多是跟着他征战的武将,最知百姓疾苦,断不会收受贿赂欺瞒百姓,这样的安排,既是稳妥,也是对百姓的交代。

阶下的官员们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前明的兵部旧臣悄悄松了口气。

原怕新朝清算“前明旧部”,甚至已经想好辞官归乡,如今听闻兵权由皇帝亲掌,不用再卷入派系纷争,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前朝仍在职的官员,一律继续留任。”

郑森的目光扫过阶下那些身着前明官服的人,语气里带着刻意的安抚,他知道这些人心里藏着不安,怕新朝会全盘否定旧人。

“五品以上官员,暂由内阁与各部尚书共同推荐,朕审核后正式任命;职位空缺者,由地方官暂代,待首届科举结束后,再根据考生才学调任补全。”

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彻底松弛下来,几个五品官悄悄交换了眼神,紧绷的肩背微微放松。

原怕新朝会“一朝天子一朝臣”,把他们这些旧臣晾在一边,如今既能留任,又有机会通过推荐获得正式任命,便没了后顾之忧。

郑森起身离座,目光扫过殿内所有人,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今日朝会,先定官制以安秩序。”

他顿了顿,想起这些日子从浙东到南京的奔波,想起经世学堂学子们念“一亩地收五石粮”的声音,想起金华农户领新米时沾着泪光的眼角,语气软了几分,却更显真诚。

“诸位皆是大夏的基石,待科举结束、天下稍稳,朕必论功行赏。凡为民生、为华夏出力者,朕绝不会亏待!”

阶下的文武百官齐齐躬身,声音响彻奉天殿:“臣等谢陛下恩典!愿为大夏鞠躬尽瘁!”

新旧官员的声音混在一起,没有了前明时的虚与委蛇,多了几分乱世里的真切期盼。

他们或许曾属不同阵营,却此刻都盼着这个新朝能稳住,盼着江南不再有战乱,盼着自己能真的为百姓做些事。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