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在2008签到 > 第75章 社团活动,编程小比赛显身手

12月8号下午,沪城交大计算机楼的阶梯教室热闹非凡,计算机社团举办的“简易编程挑战赛”即将拉开帷幕。

教室里坐满了报名参赛的学生,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和鼠标点击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氛围。

林舟坐在教室后排,手里转着笔,心里还算平静。

一周前社团招新时认识的张学长拉他报名,说比赛难度不大,主要考察基础编程能力,适合新手参与。

林舟想着“重在参与”,既能检验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又能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经验,便报了名。

“紧张不?”张学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比赛题目是‘学生成绩统计程序’,要求输入30名学生的语数外成绩,计算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还要按成绩排序,最后输出统计报表。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

“还好,”林舟笑了笑,“之前做过类似的作业,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他心里其实有点底,期中考试后,他用系统给的“期末复习规划表”梳理了编程知识点,数组、循环这些基础用法练得很熟练,只是实战比赛还是第一次参加。

周围的参赛选手都在做赛前准备:有的在调试电脑环境,有的在翻看编程笔记,还有的在和队友小声讨论思路。

林舟旁边坐着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快速敲击键盘,提前写好常用的函数模板,嘴里还念念有词:“循环结构一定要写对,上次作业就因为少写个分号,调试了半小时。”

比赛开始前十分钟,评委老师走上讲台,宣布比赛规则:“比赛时间60分钟,提交的程序要能正常运行,兼顾正确性和简洁性,代码冗余过多会扣分。前三名有奖品,参与奖是社团定制书签,现在开始审题!”

屏幕上弹出比赛题目,和张学长说的一样,是“学生成绩统计程序”。

林舟快速浏览题目要求,在草稿纸上简单画了个流程图:输入成绩→存储数据→计算统计指标→排序→输出报表。思路很清晰,但要做到“简洁”,还得琢磨琢磨更高效的方法。

他对着面前的电脑屏幕,在心里悄悄签到:“系统,签到!求个编程简化技巧,既能快速完成,又能让代码不冗余,别让我在比赛里出丑!”

【叮!检测到宿主在“技能比拼地(计算机楼阶梯教室)”签到,恭喜获得奖励:“编程高效简化指南”(已存入系统空间,含核心思路优化、代码精简技巧、常见错误规避,附“快速调试方法”)。】

林舟眼前一亮,快速浏览指南,重点关注和比赛题目相关的内容:

核心思路优化:用一维数组存储学生成绩,避免创建多个变量;将“计算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整合到一个循环里,一次遍历完成所有计算,减少代码行数。

代码精简技巧:使用for-each循环替代普通for循环,简化数组遍历;输出报表时用格式化输出函数(如printf的格式控制符),避免重复编写输出语句;定义简单的自定义函数,封装重复操作(如成绩输入、统计计算)。

常见错误规避:注意数组下标从0开始,避免越界错误;计算平均分前先判断数组是否为空,防止除数为0;排序时选择简单的冒泡排序,代码量少且易实现,适合比赛场景。

快速调试方法:每写完一个模块(如输入、计算)就运行一次,及时发现错误;用printf输出中间变量值,定位问题所在;提前准备好测试数据(如10个学生的成绩),方便快速验证程序正确性。

比赛正式开始的哨声响起,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密集的键盘敲击声。林舟按照指南里的思路,先定义了一个能存储30个成绩的一维数组,然后编写输入模块。

用for循环配合scanf函数,快速完成成绩输入,还加了简单的输入判断,防止输入非数字字符导致程序崩溃。

接下来是核心的统计计算模块。按照常规方法,需要写三个循环分别计算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但林舟用了指南里的“整合循环法”:在一个for循环里,同时进行累加计算(求总分)、比较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样一来,原本需要15行代码才能完成的工作,只用了8行就搞定了,不仅精简了代码,还提高了运行效率。

“厉害啊,这么快就到排序了?”旁边的男生偷偷瞥了一眼林舟的屏幕,惊讶地小声说。他自己还在调试输入模块,没想到林舟已经进入了排序环节。

林舟笑了笑,没说话,继续专注于代码。排序环节他选择了冒泡排序,虽然效率不是最高,但代码简单易懂,不容易出错。

按照指南里的简化技巧,他用了“优化版冒泡排序”,当某一轮没有元素交换时,说明数组已排好序,直接退出循环,避免不必要的计算。

最后是输出报表模块。林舟用printf的格式控制符,将平均分保留一位小数,最高分和最低分用整数输出,还在报表里加了简单的表头(如“学生成绩统计表”“科目:语数外综合”),让输出结果更清晰直观。

不到半小时,林舟就完成了全部代码。他按照指南里的“快速调试方法”,输入了10组测试数据运行程序。

输入正常、计算结果正确、排序无误、报表清晰,一次通过!林舟松了口气,又检查了一遍代码,把几个可以简化的变量名改得更简洁,确保没有冗余语句。

“还剩半小时就提交了?”张学长巡视时看到林舟的屏幕,惊讶地说,“代码写得挺简洁啊,思路很清晰,比我上次教的方法还高效。”

“瞎琢磨的,”林舟笑着说,“就是想试试能不能少写几行代码。”

剩下的时间里,林舟又优化了一下代码格式,给关键步骤加了注释,让评委老师能更清楚地看懂思路。

旁边的男生还在和排序代码较劲,额头都渗出汗了:“完了完了,排序总出错,肯定来不及了。”林舟看了一眼他的屏幕,发现是数组下标越界了,小声提醒:“看看循环条件,是不是把小于写成小于等于了?”

男生恍然大悟,赶紧修改代码,感激地说:“谢了兄弟,不然我今天肯定交白卷了。”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选手们陆续提交代码。评委老师现场审核,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当林舟的代码出现在屏幕上时,评委老师点点头:“这位同学的代码很有亮点,将统计计算整合到一个循环里,代码精简且逻辑清晰,运行结果也完全正确,简洁性得分很高。”

周围响起一阵小声的赞叹,林舟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满是成就感。

公布成绩时,林舟意料之外地获得了三等奖,奖品是一本《c语言编程实战技巧》和一个印有社团logo的U盘。

一等奖被计算机系的一个大二学长获得,他的代码用了更高级的排序算法,效率更高;二等奖是一个女生,她的程序界面更美观,还加了错误提示功能。

“可以啊林舟,第一次比赛就拿奖!”张学长拍着他的肩膀,“比我当年强多了,我第一次参加编程比赛,连程序都没跑完。”

“主要是题目不难,运气好而已,”林舟谦虚地说,心里却乐开了花。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靠自己的编程能力获奖,虽然只是三等奖,但比任何时候都开心。

回宿舍的路上,林舟遇到了刚从图书馆出来的李哲。

看到林舟手里的奖品,李哲推了推眼镜:“比赛拿奖了?可以啊,进步挺快的,刚开始还担心你跟不上社团的节奏。”

“多练练就会了,”林舟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编程书,“以后编程上有不懂的,还得请教你。”

“没问题,”李哲点头,“下次有学术项目,咱们可以组队参加,你的编程思路很灵活,和我互补。”

回到宿舍,张强和王浩看到林舟手里的奖品,立刻围了上来。“可以啊林舟,深藏不露啊!”张强抢过U盘,翻来覆去地看,“这U盘上的logo挺酷,借我用两天呗?”

“想得美,”林舟笑着抢回来,“这是我获奖的奖品,得好好收藏。不过这本书可以借给你看看,要是你能看懂,下次编程作业就不用抄我的了。”

王浩凑过来看热闹:“早知道编程比赛有奖品,我也报名了,下次有这种活动,记得叫上我,就算拿不到奖,拿个参与奖书签也行啊。”

林舟把奖品放在书桌上,看着那本《c语言编程实战技巧》,心里满是动力。这个三等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在等着他。

重生后的他,不仅要弥补过去的遗憾,还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不断进步,靠自己的努力,赢得更多的认可和掌声。

他拿出手机,给苏晴发了条消息:“今天参加编程比赛拿了三等奖,奖品是一本编程书和一个U盘,超开心!”

很快,苏晴回复:“哇!太厉害了吧!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吃食堂的糖醋排骨庆祝一下?这次我请客,必须好好犒劳你!”

看着消息,林舟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知道,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支持。

这些努力换来的成果,会像一颗颗小星星,照亮他的大学时光,让这段重生后的青春,更加璀璨和有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