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在2008签到 > 第57章 专业课作业“大翻车”,室友来救场

10月24号晚上,302宿舍的台灯齐刷刷亮着,却听不到往常的打闹声。

《计算机导论》的第一次编程作业成了所有人的“难题”。

周教授要求用c语言写一个“简易计算器”,实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得包含“输入错误提示”功能,截止日期就在第二天早上八点,逾期提交直接扣30%平时分。

林舟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天没落下。屏幕上的空白文档刺眼得很,他虽然能记住printf、scanf这些基础代码,可怎么把“输入数字”“判断运算符”“计算结果”“错误提示”这几个功能串起来,完全摸不着头脑。之前跟着系统学的编程技巧,到了实际应用时全乱了套,脑子里像塞了一团乱麻。

“完了完了,我连输入数字的代码都写错了。”张强对着屏幕哀嚎,他把“%d”写成了“%s”,运行时直接弹出乱码,“早知道上课就不偷偷看漫画了,现在连基础语法都记混了。”

王浩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倒是写出了加减运算的代码,可一遇到乘法就报错,屏幕上红色的“error”字样让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这星号到底怎么用啊?为什么一乘就报错,难道电脑也跟我一样数学不好?”

只有李哲相对顺利,他已经写完了加减乘除的基础功能,正在调试错误提示模块,时不时推推眼镜,在纸上写写画画:“输入非数字时的提示不难,加个if判断就行,难的是除数为0的情况,得单独写个分支语句。”

林舟看着自己的空白文档,又瞥了眼墙上的时钟,已经晚上十一点了,离截止日期只剩九个小时,冷汗渐渐浸湿了后背。

他之前帮苏晴修过电脑、帮王浩抢过票,总觉得自己有点编程天赋,可真正面对专业课作业,才发现自己还差得远。

“不能慌,再试试。”林舟深吸一口气,打开之前记的课堂笔记,试着敲下“输入数字”的代码。

运行后倒是能正常输入,可接下来怎么判断运算符是“ ”“-”“*”还是“\/”,他又卡壳了。试着重叠if语句,结果要么只执行加法,要么直接报错,屏幕上的错误提示像在嘲笑他的笨拙。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舟急得额头冒汗,对着键盘小声默念:“系统,签到!作业救急!求个清晰的代码思路,别让我平时分打水漂!”

【叮!检测到宿主在“作业攻坚地(302宿舍林舟书桌)”签到,恭喜获得奖励:“简易计算器代码逻辑简化图”(已存入系统空间,含功能模块拆解、代码流程标注、错误处理方案,附“模块拼接技巧”)。】

林舟眼前一亮,赶紧在脑海里打开简化图。图纸把复杂的计算器功能拆成了四个清晰的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标注了每个步骤的逻辑:

1. 输入模块:先定义变量(数字a、b,运算符op),用scanf获取用户输入,搭配printf提示输入格式,避免用户操作失误。

2. 判断模块:用switch语句判断运算符op——case 对应加法,case 对应减法,case 对应乘法,case 对应除法,default对应“无效运算符”错误提示。

3. 计算模块:每个case下写对应的计算公式(如加法a b),除法需额外加if(b==0)判断,避免除数为0的错误。

4. 输出模块:计算完成后用printf输出结果,错误情况输出对应的提示(如“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除数不能为0”)。

5. 拼接技巧:先单独调试每个模块(比如先确保输入和判断模块正常运行),再逐步拼接,避免一次性写完整代码导致报错难排查。

看着简化图,林舟心里的思路清晰了不少,可真要动手敲代码,还是有点发怵。尤其是switch语句的格式,他总记不清case后的break要不要加,除法的错误判断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还没搞定?”李哲调试完自己的代码,转头看到林舟对着屏幕发呆,凑了过来,“哪里卡壳了?我帮你看看。”

林舟像抓住救命稻草,指着简化图(他假装是自己画的草稿):“我想先用switch判断运算符,可不知道怎么把计算和错误提示加进去,尤其是除法的除数为0判断。”

李哲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你看,switch语句里每个case对应一个运算,除法的case里要先判断b是不是0。如果是0,就输出错误提示,不用计算;如果不是0,再算a\/b。比如这样。”他边说边写下代码片段。

“还有,每个case后面一定要加break,不然会继续执行下一个case的代码,比如你选加法,结果会把减法、乘法的代码也执行一遍。”李哲又补充道,“你先别着急写完整代码,先把输入和判断模块敲出来,运行试试能不能正确识别运算符,再逐步加计算和错误提示。”

林舟茅塞顿开,按照李哲的建议,先敲输入和判断模块,只保留“识别运算符并提示”的功能。

将代码一顿修修改改,新的代码出现在屏幕中。

点击运行,输入“5 3”,屏幕上正确显示“你输入的运算符是: ”;输入“5 # 3”,则显示“无效运算符”。第一步成功了!林舟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赶紧接着加计算模块。

李哲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醒:“乘法的代码里,int类型相乘可能会溢出,但作业要求简单,暂时不用考虑,先保证功能实现。”“错误提示的文字要清晰,让用户知道哪里错了,比如‘输入格式错误,请按“数字 运算符 数字”的格式输入’。”

张强和王浩也凑过来围观,虽然帮不上技术忙,却在旁边加油打气:“林舟加油!你要是搞定了,也帮我看看我的代码呗!”“对,等会儿咱们三个都搞定了,我请大家吃泡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凌晨一点半,林舟终于敲完了完整代码。他深吸一口气,点击“运行”按钮,手指紧张地攥着鼠标。输入“10 5”,屏幕显示“结果:15”;输入“10 \/ 0”,显示“错误:除数不能为0”;输入“abc 5”,虽然没实现“非数字输入提示”(这个功能超纲了,周教授也没强制要求),但至少不会直接崩溃。

“搞定了!运行成功了!”林舟激动得拍了下桌子,声音都有点发颤。

李哲笑着点头:“不错,逻辑没问题,虽然非数字输入的提示没做,但作业要求的四则运算和除数为0提示都实现了,肯定能及格。”

“太谢谢你了!”林舟赶紧保存代码,发送到周教授的邮箱,“要是没有你,我今天肯定交不上作业。”他没好意思提系统的简化图,只能把这份“救命之恩”记在心里。

“谢什么,室友之间本来就该互相帮忙。”李哲推了推眼镜,“下次遇到不会的别硬扛,提前说,咱们一起琢磨,总比你一个人熬夜强。”

张强和王浩也围过来,催着林舟帮他们看代码。林舟先帮张强改了“%d”和“%s”的错误,又教王浩乘法代码里的星号用法,李哲则在旁边补充细节,宿舍里的氛围从之前的焦虑变成了热闹的“互助课堂”。

凌晨三点,三人终于都成功提交了作业。王浩兑现承诺,泡了四桶红烧牛肉面,四人围在书桌前,吸溜着面条,聊着刚才写代码的糗事。

“我刚才把‘break’写成了‘breakk’,找了十分钟才发现多了个k,差点没气死。”张强边吃边笑。

“我更惨,除法的代码里把‘a\/b’写成了‘a\\b’,报错报得我以为电脑坏了。”王浩也跟着吐槽。

李哲喝了口汤,总结道:“编程就是这样,多练多错,多错多改,慢慢就熟练了。下次作业咱们可以提前开始,别再赶截止日期了。”

林舟点点头,心里满是感慨。重生前他总觉得编程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可现在有系统的帮助,有室友的扶持,居然也能慢慢搞定专业课作业。

他看着身边三个埋头吃面的室友,突然觉得,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在于这些互相陪伴、彼此扶持的瞬间。有人在你卡壳时递上思路,有人在你焦虑时加油打气,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泡面,也能吃出温暖的味道。

第二天早上,林舟醒来时,手机里收到了周教授的邮件回复:“作业已查收,功能实现完整,错误提示到位,不错!”后面还附带了一个“加油”的表情。

他拿着手机,兴奋地跟室友们分享:“教授夸我作业不错!”

“可以啊林舟!”张强拍着他的肩膀,“以后你就是咱们宿舍的‘编程大神’了,下次作业还靠你带飞!”

“别捧我,主要是李哲帮我理清了思路。”林舟笑着说,心里却悄悄感谢系统的“神秘助攻”。

坐在教室里,听着周教授讲解作业里的常见错误,林舟看着笔记本上的代码逻辑图,心里格外踏实。

他知道,自己的编程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肯定还会遇到更多“大翻车”的时刻,但只要有室友的帮助,有系统的辅助,更有自己的努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下课后,林舟给苏晴发了条短信:“昨天熬夜搞定了编程作业,多亏了室友帮忙,还被教授表扬了!下次你有学习上的难题,也别硬扛,随时找我,咱们一起解决。”

苏晴很快回复:“哇!你好厉害!我昨天法语作业也差点没写完,还好室友帮我查了词典。以后咱们互相监督,一起加油呀~”

看着短信,林舟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无论是专业课学习,还是大学的生活,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有并肩前行的室友,有互相鼓励的喜欢的人,这样的大学时光,虽然偶尔会有“作业翻车”的焦虑,却更多的是温暖和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