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在2008签到 > 第52章 第一次专业课,被“难住”的小慌张

10月9号清晨,沪城交大的校园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随着朝阳升起,雾气渐渐散去,露出清晰的教学楼轮廓。

早上八点半,距离《计算机导论》开课还有半小时,林舟已经背着书包站在了第三教学楼前。

这是他大学的第一堂计算机专业课,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林舟,这儿呢!”熟悉的声音传来,林舟抬头一看,李哲正站在教学楼门口挥手,他身边还站着几个同班同学,手里都捧着厚厚的《计算机导论》课本,脸上带着和林舟一样的忐忑。

“早啊李哲,你怎么来得这么早?”林舟快步走过去,注意到李哲的课本上已经用铅笔标注了不少重点,“你提前预习了?”

“昨晚看了两章,里面的术语太绕了,好多都没看懂。”李哲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听说教这门课的周教授很严格,上课爱提问,要是答不上来,平时分肯定受影响。”

两人正聊着,张强和王浩也匆匆赶来。张强嘴里叼着包子,含糊地说:“你们俩也太卷了,第一堂专业课就这么紧张。我昨晚打游戏到半夜,课本一眼没看,等会儿全靠你们罩着。”

王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有李哲这个学霸在,肯定没问题。我也没预习,打算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实在听不懂再问李哲。”

八点五十分,四人走进阶梯教室。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前三排几乎全被占满了,显然都是想认真听课的学霸。

黑板上早已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代码符号和专业术语,“二进制”“字节”“指令系统”等词汇挤在一起,看得林舟头皮发麻。

他虽然有“过目不忘”的技能,但面对这些完全陌生的概念,还是有点发怵。

“咱们坐中间吧,既能看清黑板,又不会被老师重点关注。”王浩拉着林舟往中间排走,张强赶紧跟上,只有李哲选了第二排的位置,说要“近距离听老师讲课”。

林舟坐下后,翻开课本,看着上面抽象的定义:“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由0和1两个数码组成,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晦涩的表述让他皱起了眉头,心里暗暗祈祷:“千万别被老师提问,不然肯定答不上来。”

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林舟趁着老师还没来,对着讲台偷偷签到:“系统,签到!第一堂专业课,求个开窍buff,让我能听懂这些术语,别出丑!”

【叮!检测到宿主在“专业启蒙地(第三教学楼301阶梯教室)”签到,恭喜获得奖励:“计算机术语通俗解释手册(入门版)”(已存入系统空间,含核心概念类比解析、公式简化算法、例题通俗讲解,附“课堂重点预判指南”)。】

林舟心里一喜,赶紧点开手册。手册里的内容把复杂概念拆解得通俗易懂:

二进制:类比成日常用的“开关”,0代表“关”,1代表“开”,多个开关组合起来,就能表达不同的数字和信息,比如“101”就像“开-关-开”的组合,对应十进制的5。

字节与比特:1字节=8比特,比特是最小的信息单位(类似“一粒米”),字节则是常用单位(类似“一碗米”),一张照片大约占几兆字节,就是几百万个“比特开关”组合的结果。

二进制转十进制:用“凑数法”替代复杂公式,比如“1101”,就是8 4 0 1=13,不用死记硬背“2的n次方”,直接把对应位置的“1”换成对应的数值相加即可。

重点预判:周教授上课喜欢从“概念定义→生活类比→例题计算→实际应用”展开,重点在例题计算和实际应用,听课要重点抓这两部分。

九点整,周教授拿着教案走进教室。他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厚厚的老花镜,走路沉稳,一进门就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教室,原本有些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大家好,我是周明,这学期《计算机导论》由我来教。”周教授的声音洪亮有力,“这门课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学好了,后面的专业课才能跟上;学不好,后面就是天书。所以,上课认真听,作业按时交,提问积极答,别想着混学分。”

开场白简单直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教室里的气氛更紧张了。

林舟挺直腰背,把注意力集中在黑板上,按照手册里的“重点预判”,准备抓重点听课。

果然,周教授讲课的节奏和手册预判的一模一样。

他先讲解了二进制的定义,然后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咱们平时用的电灯开关,就是最简单的二进制;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红灯和绿灯的组合,也能看作是二进制的应用,不同的组合代表不同的指令。”

林舟对照着手册里的“开关类比”,瞬间豁然开朗。

之前觉得晦涩的定义,现在变得清晰易懂,他甚至能顺着老师的思路,想到更多生活中的二进制例子:比如计算器的按键,按下就是“1”,没按就是“0”,通过不同的按键组合,实现计算功能。

接下来,周教授开始讲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黑板上列出了一串复杂的公式:“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采用‘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采用‘按权展开求和’法……”

底下的同学纷纷皱眉,张强更是偷偷拉了拉林舟的衣角,小声说:“这啥啊,听得我头都大了,公式根本记不住。”

林舟则按照手册里的“凑数法”,快速计算着老师给出的例题。

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二进制1011转换为十进制是多少”时,林舟瞬间算出结果8 0 2 1=11,比用公式计算快了不止一倍。

“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周教授的目光扫过教室,最后落在了第二排的李哲身上,“这位同学,你来说说。”

李哲站起来,流利地报出计算过程:“1x23 0x22 1x21 1x2? = 8 0 2 1=11。”

“回答正确,但过程太繁琐。”周教授点点头,又问,“有没有更简单的解释方法?让没听懂公式的同学也能明白。”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低着头,没人敢举手。张强缩了缩脖子,小声对林舟说:“你不是会吗?快举手啊,挣点平时分。”

林舟犹豫了一下,想起手册里的通俗解释,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这位同学,你来说说。”周教授的目光转向林舟。

林舟站起来,按照手册里的思路,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老师,我觉得可以用‘凑数法’来理解。二进制的每一位都对应一个十进制数,从右往左,第一位是1,第二位是2,第三位是4,第四位是8,依次翻倍。只要看二进制数哪一位是1,就把对应的十进制数加起来。比如1011,第四位是1,对应8;第二位是1,对应2;第一位是1,对应1,加起来就是11。”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咱们凑钱买东西,8块、2块、1块加起来,正好能凑够11块,不用记复杂的公式,简单易懂。”

教室里瞬间响起了小声的议论,不少同学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周教授推了推老花镜,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解释得很形象!这种方法虽然不严谨,但很适合入门理解,比死记公式强。不错,坐下吧,平时分加1分。”

林舟松了口气,坐下时,能感觉到周围同学投来的惊讶目光。

李哲转过头,对着他竖了竖大拇指,张强更是用口型说“牛啊”。

接下来的课程,林舟听得格外轻松。手册里的“例题通俗讲解”帮他快速理解了字节、指令系统等概念,甚至能提前预判老师要讲的重点,做好笔记。

周教授讲“指令系统”时,林舟按照手册里的“厨师做菜类比”,指令就像菜谱,cpU就像厨师,菜谱告诉厨师第一步切菜、第二步炒菜,厨师按照步骤执行,就能做出菜来;指令系统就是一系列菜谱,让cpU能完成不同的任务,很快就明白了核心逻辑。

十一点半,下课铃响。周教授布置好作业,完成10道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的题目,下节课抽查,然后拿着教案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围在一起讨论课程内容。

李哲快步走到林舟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可以啊林舟,没想到你专业课这么厉害!那个‘凑数法’太实用了,我刚才教给旁边的同学,他们一下子就懂了。”

“我也是瞎琢磨的,之前看了点通俗讲解的资料。”林舟笑着挠头,没敢说系统的事,全靠系统手册救场,不然他肯定和张强一样,听得云里雾里。

“不管怎么说,你今天可是给咱们宿舍长脸了!”王浩凑过来说,“周教授那么严格,居然夸你了,还加了平时分,厉害!”

张强更是一脸崇拜:“林舟,以后专业课我就跟你混了,你可得多带带我,不然我肯定挂科。”

四人边聊边走出教学楼,阳光正好,洒在林荫道上,树叶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晃动。

李哲和林舟讨论着刚才的课程重点,王浩和张强则在计划中午吃什么。

“其实今天能答上来,全靠运气。”林舟对李哲说,“这些概念还是很复杂,以后得提前预习,不然上课肯定跟不上。”

“说得对。”李哲点点头,“我打算今晚把下一章的内容预习了,有不懂的地方,咱们互相讨论。”

“好啊,正好我也有很多地方没看懂,到时候请教你。”林舟笑着说。

回到宿舍,林舟坐在书桌前,翻开《计算机导论》课本,看着上面的笔记,心里满是感慨。

第一堂专业课虽然有惊无险,但也让他明白,系统的帮助只是辅助,真正想学好专业知识,还得靠自己努力。

二进制、字节这些基础概念,看似简单,却是后续编程、算法学习的根基,一旦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学习肯定会举步维艰。

他拿出系统给的“术语通俗解释手册”,把里面的重点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结合课本上的定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查资料,或者标记出来,准备晚上和李哲讨论。

下午,林舟给苏晴发了条短信:“今天上了第一堂专业课,有点难,但幸好听懂了,还被老师夸了。你今天的课怎么样?”

苏晴很快回复:“恭喜呀!我今天上了《法语入门》,老师教了新的发音,我终于学会发‘r’音了,多亏了你之前教我的技巧!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学习?我有几个法语语法问题想请教你。”

“当然可以!”林舟回复道,“我正好也有专业课的内容想复习,晚上图书馆见。”

放下手机,林舟看着课本上的二进制代码,心里充满了动力。重生后的大学时光,不仅有甜蜜的约会,更有需要努力攻克的学业难关。

只有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实用的互联网产品。

这第一堂专业课,就是他追梦路上的第一步。虽然有些小慌张,但更多的是坚定和期待。

晚上,林舟和苏晴在图书馆见面。两人坐在熟悉的靠窗位置,一个复习计算机专业课,一个攻克法语语法,偶尔互相请教问题,氛围安静又融洽。

看着身边认真学习的苏晴,林舟更加确定,要好好把握大学时光,和喜欢的人一起,和并肩的室友一起,在青春的赛道上,努力奔跑,不负韶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