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在2008签到 > 第119章 意外收到“投资意向”

重生在2008签到 第119章 意外收到“投资意向”

作者:风雨中高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04:34:51

5月7号的傍晚,302宿舍刚收拾完二手书换书活动的残局,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纸张油墨味。林舟坐在电脑前,正统计活动数据,收件箱突然弹出一封陌生邮件提醒,发件人备注是“沪城启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启创创投?这不是本地挺有名的投资公司吗?”林舟心里嘀咕着,点进邮件。短短几行字,却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尊敬的‘校园帮’团队:我们关注贵平台已久,认可其校园生态模式及团队执行力,认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希望能与贵团队约谈投资事宜,具体时间可协商。盼复。”

邮件末尾附了联系人、电话和公司地址,看起来格外正规,不像是诈骗邮件。林舟猛地站起身,把电脑屏幕转向室友们:“兄弟们!出大事了!有投资公司想给咱们投资!”

“啥?投资?”张强刚把最后一摞旧书打包好,一听这话差点把箱子扔在地上,冲过来盯着屏幕,“真的假的?咱们这小网站还能吸引投资人?不会是骗子吧?”

王浩也凑了过来,反复看着邮件内容,眉头微蹙:“启创创投我听说过,确实是本地的正规投资公司,之前投过几个校园相关的项目。不过他们怎么会关注到咱们?咱们也没主动找过投资啊。”

李哲推了推眼镜,理性分析:“应该是咱们用户破万后,加上线下见面会和公益换书活动的曝光,影响力慢慢起来了,被他们注意到了。先别慌,回复邮件问问具体情况,约个时间聊聊,就算不成,也能听听专业投资人的建议,不算白跑一趟。”

林舟点点头,压下心中的激动,回复邮件:“感谢贵公司的认可!我们愿意约谈,周末时间方便,可在我校附近咖啡馆见面,具体时间可协商。”

邮件发出不到半小时,对方就回复了,约定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附近一家环境安静的连锁咖啡馆见面。

接下来的两天,四人彻底没了闲心,全身心投入到约谈准备中。李哲连夜整理了网站的核心数据:用户量 ,覆盖4所高校,累计成交1200 单,广告和团购分成月收入稳定在3000 ,还做了一份详细的未来规划ppt,从功能扩展、高校覆盖、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展开,条理清晰;王浩则在网上查遍了启创创投的背景、投资案例、核心团队,确认对方确实靠谱,还整理了投资人可能会问的问题,比如“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如何应对竞争”“扩张计划的具体步骤”等;张强则负责准备纸质资料,把数据报表、规划ppt打印出来,装订得整整齐齐,还特意带上了小松鼠Logo的宣传册,显得更专业;林舟则反复琢磨沟通思路,确保约谈时能清晰、有条理地介绍项目。

周日上午九点半,四人提前半小时到达咖啡馆。林舟穿了件干净的白衬衫,王浩和李哲也换上了整洁的t恤,只有张强依旧是休闲装,但也比平时规整了不少。四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四杯咖啡,紧张地等待着投资人的到来。

十点整,一位穿着西装、气质干练的中年男士走进咖啡馆,径直朝他们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你们好,我是启创创投的张涛,负责这次约谈。”他伸出手,和四人一一握手,笑容温和,缓解了不少紧张的气氛。

“张总您好,我是‘校园帮’的创始人林舟,这是我的团队成员。”林舟站起身,礼貌地回应。

寒暄过后,约谈正式开始。张涛率先开口:“我关注你们平台有一段时间了,从最初的二手交易到现在的校园商城、公益活动,做得很扎实。首先想问问,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和其他校园平台相比,优势在哪里?”

林舟早有准备,从容地回答:“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点:一是细节和用户体验,比如二手交易的成色评级、兼职的商家评价、统一的品牌形象,这些细节让用户更放心;二是校园生态的完整性,我们覆盖了交易、互助、兼职、团购、公益等多个场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团队执行力和用户粘性,我们都是在校学生,更懂校园需求,而且通过线下活动、公益项目,让用户对平台有很强的归属感。”

张涛点点头,又问:“目前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和团购分成,对吧?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如何?未来有没有新的盈利增长点?”

“目前的盈利模式能覆盖运营成本,而且还在稳步增长。”林舟拿出数据报表,递给张涛,“未来我们计划新增两个盈利点:一是校园跑腿服务,针对跨校取件、代买等需求,收取少量服务费;二是技能交换板块,比如学霸辅导、乐器教学等,平台抽取少量佣金;另外,等覆盖沪城所有高校后,我们会推出企业版服务,为周边商家提供精准营销,这也是重要的盈利方向。”

李哲补充道:“我们的用户群体很精准,都是高校学生,消费潜力大,而且忠诚度高,未来的盈利空间还是很大的。”

张涛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偶尔会追问几个细节,比如“扩张到其他高校的具体成本”“技能交换板块的风控措施”“如何应对大型平台的竞争”。林舟四人分工合作,林舟负责整体把控,李哲解答技术和规划相关的问题,王浩补充用户数据和反馈,张强则分享线下活动和校园代理的运营情况,配合默契。

约谈过程中,林舟悄悄对着桌上的资料,在心里签到:“系统,签到!投资约谈,求个沟通顺利,不卑不亢,展现出项目的潜力!”

【叮!检测到宿主在“机遇对接地”签到,恭喜获得奖励:“创业项目约谈沟通指南”(已存入系统空间,含核心信息提炼技巧、问题回应逻辑、气场把控方法,附“亮点展示话术模板”)。】

林舟快速吸收技巧,在回答“扩张计划”时,不再罗列枯燥的步骤,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展示亮点:“我们计划三个月内覆盖沪城所有8所高校,采用‘校园代理 社团合作’的模式,低成本快速扩张;而且我们已经形成了可复制的运营体系,从宣传、用户维护到活动组织,都能快速落地,之前拓展东华、沪城大学时,一周就能实现用户破500,效率很高。”

张涛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眼神里带着认可。约谈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张涛合上笔记本,笑着说:“你们的项目很有潜力,团队也很有执行力,尤其是对校园需求的把握很精准。我们会回去做进一步的评估,包括市场规模、盈利预测、风险控制等,一周内给你们答复。”

“谢谢张总!辛苦您了!”林舟四人站起身,送张涛离开。

看着张涛的身影消失在咖啡馆门口,四人瞬间放松下来,紧绷的神经终于舒缓。张强激动地一拍桌子:“卧槽!咱们这是要走向人生巅峰了?要是拿到投资,咱们就能租办公室、招员工,把‘校园帮’做成大平台了!”

“别太激动,只是有投资意向,还没最终确定呢。”林舟笑着说,但嘴角的笑意藏不住内心的喜悦,“不过今天的约谈很顺利,张总对咱们的项目很认可,这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王浩也说:“就算最后没拿到投资,咱们也学到了很多,张总问的问题都很专业,让咱们对项目的盈利模式、扩张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李哲点头:“接下来咱们还是按原计划推进,先把沪城的高校覆盖完,完善新功能,不管有没有投资,把项目做好才是根本。”

四人坐在咖啡馆里,喝着微凉的咖啡,聊着未来的规划,心里充满了期待。从宿舍里的一个小想法,到用户破万,再到吸引投资公司的关注,这段创业经历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收获了太多惊喜。

林舟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感慨万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