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 > 第65章 博弈与合作

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 第65章 博弈与合作

作者:月坠东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9 04:19:30

回复维克托莉亚的决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据点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阿亮是反应最激烈的一个,他几乎要从地上跳起来,脸上写满了不理解和担忧。

“风哥!三思啊!那女人是毒蛇!跟她合作,咱们迟早被吃得骨头都不剩!”阿亮急声道,挥舞着手臂,“咱们现在有吃有喝,有枪有炮,慢慢发展不行吗?何必去招惹那种未知的东西,还要跟‘铁砧’扯上关系?”

王叔虽然没说话,但紧锁的眉头也表明了他的忧虑。刘奶奶则默默地看着林风,眼神里有着长辈特有的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信任。

小瑶看了看激动的阿亮,又看了看沉默但坚定的林风,轻声道:“阿亮,风哥肯定有他的考虑。靠自己摸索,风险太大了,那个信号…万一那边是比‘屠戮者’更可怕的东西呢?有‘铁砧’的支持,至少…至少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自己也对维克托莉亚充满畏惧,但更害怕失去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凌靠坐在墙边,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明。她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伤后的虚弱,却异常冷静:“阿亮,愤怒和恐惧解决不了问题。维克托莉亚是毒蛇没错,但她现在提出了一个我们无法完全拒绝的诱饵。拒绝,意味着我们独自承担探索未知的全部风险,并且可能永远落后于‘铁砧’的信息获取速度。接受,固然是与虎谋皮,但也是我们快速获取关键资源、技术和情报,缩短实力差距的唯一捷径。”

她顿了顿,看向林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这场合作中,不被她完全掌控。林风提出的条件——技术主导权、明确的战利品分配、共享指挥权——就是我们的底线。这不再是上次那样的被动求助,而是一次对等的,或者说,试图争取对等的交易。我们要让她明白,我们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而是有独立价值的合作伙伴。”

凌的分析条理清晰,点明了利害关系。阿亮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颓然坐下,嘟囔道:“反正…反正我觉得不踏实。”

林风走到阿亮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阿亮,你的担心没错。我们都怕。但怕,不代表就要退缩。凌说得对,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信任维克托莉亚,而是利用这次合作,壮大我们自己。让她看到我们的价值,让她不敢轻易把我们当成炮灰。”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如果我们只想偏安一隅,那现在的确够了。但想要在这个末世真正立足,想要搞清楚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想要保护更多的人,我们就必须走出去,必须冒风险。这次合作,就是我们的踏板。”

林风的话让据点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番话的含义。最终,王叔点了点头:“小风,你拿主意吧,我们听你的。”刘奶奶也表示了支持。阿亮虽然依旧忐忑,但也不再反对。

共识初步达成。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风没有立刻联系维克托莉亚。他需要时间准备,更需要让团队做好应对任何可能性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他首先召集了所有能行动的人,包括伤势未愈但坚持参与的凌,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战术推演。

“假设合作达成,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前沿侦查和接触。”林风用一根木炭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水泥地上画着简易地图,“东南方向,根据信号背景音分析,可能存在一个拥有大型固定设施和规律作息的据点。维克托莉亚会提供更先进的信号追踪设备,帮助我们精确定位。”

“我们需要一支精干的小队。”凌接口道,她的目光扫过在场几人,“人数不宜过多,否则目标太大,容易暴露。但必须包含侦察、战斗、技术沟通等能力。”

“我肯定得去。”林风当仁不让,“凌,你的伤…”

“不影响行动。”凌斩钉截铁地说,“侦察和近距离格斗,我比你在行。而且,我需要熟悉‘铁砧’可能派来的人和他们装备,以防万一。”她的理由充分,林风无法反驳。

“技术方面…”林风看向小瑶。

小瑶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我…我可以试试!我学过一些简单的通讯原理,而且,如果对方有伤员,我也能帮忙。”她不想一直被保护在后方。

阿亮立刻叫道:“我也去!风哥,我力气大,能扛装备,还能当保镖!”

林风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阿亮,你和王叔、刘奶奶留守据点。这次行动变数太大,据点是我们的根本,不能有失。需要有人守住家,保证后勤,万一我们遇到麻烦,也需要有接应的力量。”

阿亮虽然不甘,但也明白留守的重要性,只好闷闷地答应下来。

初步小队成员定为林风、凌和小瑶。林风是核心决策者和与维克托莉亚的主要联络人;凌负责侦察、警戒和战术执行;小瑶则作为技术辅助和医疗支援。

接着,林风开始清点并升级装备。他利用工坊,加班加点地对现有的武器进行维护和有限改进:给弩箭淬毒(使用末世找到的变异植物毒素,效果待验证),加固盾牌,制作更多的简易爆炸物和烟雾弹。同时,他将从现代带来的最后一批高能量压缩食品和纯净水单独打包,作为应急口粮。

他还特意检查了那辆经过多次改装的越野车,更换了磨损的零件,加装了额外的钢板和储物箱。这辆车将是他们此次远征的重要交通工具。

最重要的,是那台刚刚搭建成功的短波电台。林风反复测试其性能,确保与维克托莉亚联络的频道清晰稳定。这不仅是谈判的工具,也将是行动中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24小时的期限即将到来,据点内的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清楚,这将是一次远比清理周边丧尸和对抗“屠戮者”更加复杂和危险的旅程。

时间一到,林风深吸一口气,坐到了电台前,调整到维克托莉亚提供的频率。

“呼叫‘铁砧’,这里是‘曙光’据点,林风。收到请回复。”

短暂的静默后,维克托莉亚那带着一丝慵懒和戏谑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哦?看来你们做出选择了。说说看,你们的‘条件’?”她似乎早就料到林风会联系她。

林风稳住心神,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条件清晰、坚定地复述了一遍:“合作可以。但我们要求:第一,信号破译和追踪的技术环节,我们必须参与并拥有知情权;第二,所有行动获得的情报共享,任何实物战利品按实际贡献比例分配,方案需事先书面…呃,事先明确约定;第三,联合行动期间,指挥权由双方共同掌握,重大决策需协商一致。”

他刻意使用了“曙光据点”这个临时想的名号,试图在名义上争取一点平等的地位。

电台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随即传来维克托莉亚的低笑声:“呵…‘曙光’?口气不小。林风,你比我想象的更有趣了点。知道吗?已经很久没有人敢跟我提‘条件’了。”

她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无形的压力透过电波传来。林风能感觉到身旁的小瑶紧张地握紧了拳头。

“这不是提条件,会长。”林风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这是合作的基础。确保双方目标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我想,这对‘铁砧’也是有利的。”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然后维克托莉亚的声音变得正式了一些:“技术参与可以,但以我方为主导,你们可以观摩学习。情报共享没问题。战利品分配…按贡献度,可以谈。至于指挥权…”她拖长了音调,“共同指挥是效率最低下的方式。这样吧,日常行动由你们负责前沿侦查和判断,但涉及整体行动方向、风险评估以及与未知势力接触的最终决定权,必须由我的人把控。这是底线。”

她做出了让步,但牢牢抓住了最高决策权。这在意料之中。林风知道,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想拿到一半指挥权是不可能的。维克托莉亚给出的方案,已经给他们留出了一定的自主空间。

“可以。”林风知道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我们接受。但请会长确保您的人能够尊重我们的现场判断。”

“放心,我派去的人,专业素养足够。”维克托莉亚爽快答应,“那么,合作达成。准备好接收设备和人了吗?”

“随时可以。”林风回答。

“很好。明天正午,我会派一支小型车队抵达你们据点外围的安全距离。他们会携带信号分析设备和一支标准的战术小队。领队是我得力的手下,代号‘灰雀’。具体行动细节,你们当面沟通。”维克托莉亚干脆利落地安排道。

“明白。”

通讯结束。林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与维克托莉亚的每一次交锋,都像是在走钢丝。

“她答应了?”小瑶小心翼翼地问。

“嗯,算是各退一步。”林风揉了揉眉心,“指挥权还是在她手里,但我们在前方有较大的自主权。明天中午,‘铁砧’的人就到。”

消息传开,据点内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紧绷起来。明天,将是与这个区域霸主之一的“铁砧”进行首次正式、深入的接触。未来是吉是凶,无人知晓。

第二天,天色依旧灰蒙蒙的。据点众人早早起床,进行最后的准备。林风让阿亮和王叔在据点制高点设置了隐蔽的观察哨,并安排了应急撤退方案。凌则不顾伤势,反复检查着每个人的装备和车辆状态。

正午时分,负责观察的阿亮通过手势发出信号:东南方向,出现车队!

林风拿起望远镜,看到三辆车辆正沿着废墟间的道路缓缓驶来。打头的是一辆改装过的军用吉普,车顶架着重机枪,中间是一辆覆盖着帆布的卡车,看样子是物资运输车,压阵的则是一辆轻型装甲车。车队保持着警惕的队形,在距离据点大约五百米的一处相对开阔的废弃广场边缘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既显示了诚意,也保持了安全反应空间。

从吉普车上跳下来一个人,穿着“铁砧”标志性的、带有金属肩甲和护臂的深灰色作战服,身材中等,动作矫健。他举手示意车队保持警戒,然后独自一人朝着据点的方向走了过来。

林风对凌和小瑶点了点头,也独自一人迎了上去。凌则悄无声息地移动到一处断墙后,弩箭上弦,警惕地注视着对方车队和那个走近的身影。

两人在距离据点大门约一百米的地方相遇。

来人看起来三十岁左右,面容精悍,皮肤是长期在废土上活动形成的古铜色,眼神锐利但并不咄咄逼人。他停下脚步,目光快速扫过林风和他身后的据点防御工事,然后行了一个简洁的举手礼——不是军礼,更像是一种废土上常见的问候手势。

“林风先生?我是‘铁砧’第三侦查小队队长,代号‘灰雀’。奉维克托莉亚会长之命,前来协助此次联合侦查行动。”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职业化的干练。

“我是林风。”林风点头回应,同样观察着对方。这个“灰雀”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和冷静,与之前遇到的那些嚣张的“铁砧”士兵截然不同。看来维克托莉亚确实派来了得力人手。

“设备和人都在那边。”灰雀指了指身后的车队,“按照约定,我们带来了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和增强型定向天线,可以大幅提高信号追踪的精度和距离。另外,我的小队共六人,包括两名侦察兵,两名突击手,一名机枪手和一名技术兵。这是人员清单和装备清单。”

他递过来一个战术平板,上面清晰地罗列着人员和装备信息,细节详尽,显得非常正规。

林风接过平板,快速浏览了一下,心中稍定。维克托莉亚在硬件支持上确实没有打折扣。

“我们这边,由我、一名侦察兵和一名技术人员组成前沿小队。”林风也介绍了己方情况,“具体情况,我们进去详谈?”他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灰雀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据点方向,尤其是凌可能隐藏的位置,点了点头:“可以,但我的小队需要在外部警戒。这是标准程序,请理解。”

“没问题。”林风表示理解。他带着灰雀走向据点大门,同时示意阿亮和王叔保持警惕,但不要表现出敌意。

进入据点,灰雀的目光再次快速扫过内部环境。他看到被加固的墙壁、简易的种植箱、净水器,以及正在工作的工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这个据点的秩序和发展程度,显然超出了他对一个野外小型幸存者营地的预期。

小瑶有些紧张地站在电台旁,凌也从隐蔽处走了出来,冷冷地看着灰雀。

林风简单介绍了一下凌和小瑶。灰雀对凌点了点头,似乎认出了她就是之前报告中那个身手不凡的女人,而对小瑶则只是礼貌性地看了一眼。

“情况维克托莉亚会长已经大致说明。”灰雀没有浪费时间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我们需要先确定信号源的最新方向和大致距离。我们的设备需要架设在开阔地带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我们之前判断信号来自东南方向。”林风将他和小瑶分析出的背景音信息——钟声、机械嗡鸣等——告诉了灰雀。

灰雀听完,沉思片刻:“规律的金属敲击声…大型机械运转…东南方…”他走到林风手绘的那张简陋地图前,用手指点了几个区域,“符合这些特征的,有几个可能的地点。一个是大灾变前的‘红星’重型机械厂废墟,一个是已经半瘫痪的‘第七区’自动化农场遗址,还有一个…是更遥远的,传闻中的‘听涛港’工业区边缘地带。但后者距离太远,信号不太可能传到这里。”

他的专业知识立刻显现出来,对周边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远非林风他们可比。

“我们需要尽快开始定位。”灰雀看向林风,“建议今天下午就架设设备,尝试捕捉和增强信号,争取明天一早就能确定行动路线。”

林风同意了这个安排。接下来,双方人员开始协作。灰雀带来的技术兵在阿亮和王叔的协助下,在据点附近的一处制高点架设起那台看起来就颇为精密的频谱分析仪和锅盖状的定向天线。小瑶则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那名技术兵倒也耐心,简单地解释着操作原理。

凌则和灰雀小队的侦察兵互相交换着对周边地形和潜在威胁的看法。气氛虽然算不上融洽,但至少是专业和高效的。

林风和灰雀则在一起研究地图,讨论着不同目标地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灰雀的经验丰富,对各种变异体、掠夺者团伙的活动规律了如指掌,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看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林风心中稍安。至少目前看来,维克托莉亚是真心想要完成这次侦查,派来的人也是专业人士,而非来找麻烦的。

然而,他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依旧紧绷。灰雀和他的小队越是专业,就越说明维克托莉亚对这次行动的重视。那个隐藏在东南方向废墟中的信号源,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值得“铁砧”如此兴师动众?

合作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载着希望与未知的车辆,即将驶向那片更加深邃和危险的废墟。林风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