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扑灭后的第三天,陈建民正在周明山家的菌房里亲自指导榛蘑的种植,周丽红急匆匆地跑进来,弯着腰喘着气说道:“建民,赶紧回去,县林业局的马局长来了,等着你呢。”
呵,这个还真不能不当一回事。对陈建民这种最基层的护林员来讲,那就是大领导了。
他放下手里的活计,对周明山说道:“明山叔,马局长就是喜鹊,绝对会给我们带来好消息。”
“那敢情好,我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周明山嘴上说着这话,心里却在想:那是给你带来好消息吧?可别扯上周家村的人。
陈建民在这一次扑灭林火中保住了附近唯一一处原始林,已经在红山林场传得沸沸扬扬。林场的领导昨天还特意来看望陈建民这个八百年都想不起来的护林员,还给带了不少慰问品。
据说准备把他树立成典型好好宣传。
反观周家村这边,尽管几乎全村能出动的劳动力都出动了,在蛤蟆岭东侧守了三天三夜,可人家林场的人都觉得这是应该应分的。况且,也就是守在那里,基本上也没干别的。
这让周明山心里挺不是滋味。如果不是看在陈建民的面子上,他都想找林场领导好好唠唠了。
下次……哼,就算前面的一道梁着火了,他们守住自己的村子就行,再也不他妈瞎掺和了。
陈建民看到他一脸阶级斗争的样子,就知道这小老头在想啥,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也没多说一句话,转身跟着周丽红离开。
回到护林点时,马建国看到他立刻就露出非常得体的微笑,“建民同志,你还挺忙啊。”
这话可不好接,因为要是严格来讲,陈建民都算得上脱离岗位了。
但陈建民对此早有对策,马上做出一副急匆匆跑回来、气儿都快喘不过来的样子,拍了拍胸口努力地稳住自己的呼吸,这才说道:
“领导,我去了一趟周家村村长家,主要是跟他商量如何奖励这一次扑火中表现特别好的那十名村民。”
“奖励村民?”马建国显得极有兴趣,还暗暗地用眼神制止了想要开口的红山林场场长吴宝贵。
陈建民假装没看到这两人之间的小动作:“领导,我寻思着人家能拼命帮着打火,还不是看在马局长您的面子上吗?就连他们村长都说,县林业局的领导对周家村还是相当关照的。不说别的,每年从林子里捡柴火烧,就解决了村民们的老大问题。他们是感激的。所以,这点儿小小的人情,我就寻思着替您还了得了。”
他这话乍听起来就是满口胡言乱语——周家村的人,包括周明山在内,都不见得知道县林业局局长是谁,何谈感激?
可要是细琢磨的话,这话绕了大半个地球之后,其实是说出了一个一直隐藏在水下面的问题,那就是林业部门如何与地方政府之间打交道。
跟着马建国来的这些大大小小的领导们可能还不知道这里面的事,但马建国可是一清二楚的。就在昨天,李志刚特意把他喊过去,就谈到了这一点,并且把这个当做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梳理,要求林业局好好总结这一次扑火工作中,各行政村参与的经过和结果,把好的经验宣传出去。
所以,这会儿听到陈建民瞎扯淡一样的话,他不但没生气,反而大笑着拍了一下陈建民的胳膊:“能当众把马屁拍得这么好听的,你还是头一份。”
他哪里知道,陈建民刚才那话的中心思想,是他年前跟李志刚说种蘑菇之事时,顺嘴提到了一个问题,当时的李志刚听得很认真。
马建国接着说道:“玩笑归玩笑,这一次能在三天内扑灭大火,并且守住这一片原始林,周家村人功不可没。”
“根据县领导的指示,局里研究之后决定扩编周家村护林点为护林站,编制方面,暂定十人。”
说到这里,他看向一脸懵的吴宝贵和其他几位领导,用商量的口气说道:“我提个建议,周家村护林站的首任站长就由陈建民同志担任吧。”
“另外,其他九人全都从周家村这一次扑火中表现优异的青年农民中选出。这也算是贯彻李县长再三强调的林业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处理好关系的一次试验性做法吧。”
“当然,我这只是建议,具体的事还得你们红山林场自己拿主意。”
他这一番话让红山林场这边跟来的领导们面面相觑,谁都不说话了。
吴宝贵更是心头泛苦,这么大事儿,咋就都没跟他这个场长说一声呢?他是在背地里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可局里没下正式文件啊。
现在可好,不光是当众宣布了,甚至还把人员任用的事都给定下来了。扑火中表现优异的人怎么选?还是陈建民往上报吗?他说是谁就基本就是谁了,林场这边总不至于安排人下来调查吧?
真要是这么做了,马局长知道了该咋想?
这……这还让不让人干工作了?吴宝贵一阵头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