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这就是你的宿命 > 第145章 司空道人

这就是你的宿命 第145章 司空道人

作者:江御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3:51:32

老郑身故之后,这几天的客栈和商队都浸在一种异样的平静里,静得能听见庭院中梧桐叶飘落的簌簌声。老郑的儿子郑明远带着媳妇李氏星夜兼程赶到宋城,一身风尘尚未拂去,便先去见了何季蓉与徐掌柜。何季蓉握着李氏冰凉的手,将老郑 “意外” 坠楼的经过细细说罢,末了红着眼眶道:“郑老是商会的顶梁柱,后事有我在,断不会委屈。” 徐掌柜在一旁连连点头,早已备下干净院落让他们歇脚,又遣人置备了丧礼所需的素布与香烛。

今日是老郑的头七,按民间习俗,需在道观设坛诵经超度亡魂。何季蓉与郑明远一早就商议妥当,要在城外十里的 “遮云观” 举行法事。天刚蒙蒙亮,客栈里便响起细碎的脚步声,车队伙计们都换上浆洗过的素色衣衫,连马厩里的骡马也被套上白麻布缰绳。

江寒及南下车队众人,连同老郑的亲属好友,一同往 “遮云观” 方向前去。扶灵队伍路过宋城牌坊时,送葬人群自动向两侧退开。穿街而过的货郎挑着空担立在墙角,扁担上的拨浪鼓还在轻轻摇晃,却没了往日的喧闹;茶馆二楼的酒客都停下喧哗,趴在栏杆上往下望,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湿润;连街角玩耍的孩童也被母亲捂住嘴,只睁着懵懂的眼睛望着这支素白队伍。唯有灵柩上覆盖的白幡在正午日头里猎猎作响,将远处遮云观的飞檐一角衬得愈发肃穆。

八名精壮的车队护卫身着素色麻衣,腰系麻绳,双手稳稳托着灵柩两侧的木杠。灵柩外涂着厚重黑漆,棺头雕刻的缠枝莲纹被白绸层层包裹,仅露出些许暗沉轮廓。何季蓉一身缟素,裙摆扫过地面时带起细碎尘土,她扶着棺尾的雕花把手,肩头随脚步微微颤动,素帕捂在唇边却挡不住压抑的呜咽。老郑的几个嫡亲晚辈跟在灵柩后方,郑明远与李氏走在最前,尽皆披麻戴孝,腰间系着斩衰孝带,手里拄着缠白纸的哭丧棒。客栈徐掌柜佝偻着身子走在灵柩左侧,他褪下常穿的锦缎马褂,换上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手里攥着串油亮的菩提子,念佛声混在风声里忽断忽续。

今日的江寒也身着素衣,梁文君与杏儿跟在队伍最后。正午之前,队伍抵达 “遮云观” 门前。

遮云观坐落在宋城外十里处的一座小山丘上,丘不算高,却林木葱郁,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山道蜿蜒而上,道旁偶有野生酸枣树,枝桠上还挂着几颗未成熟的青果。道观山门在山丘半腰,朱漆斑驳的木门上方,悬着一块黑底金字匾额,“遮云观” 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只是边角已有些磨损,透着几分岁月沧桑。山门两侧各立着一尊石狮子,虽不算高大,却也威风凛凛,石身上布满青苔,更显古朴。从山门往上望去,几座灰瓦白墙的殿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丘顶部,屋脊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淡淡光泽,偶尔有几只灰鸽从殿顶飞过,留下几声咕咕啼鸣。

当扶灵队伍抵达遮云观山门前时,观主玄空子已带着弟子迎了出来。玄空子已是八旬高龄,须发皆白,脸上沟壑纵横,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藏青色道袍,手里拄着一根枣木拐杖,杖头被摩挲得油光锃亮。他身后跟着一位中年道士,约莫四十多岁,面容清瘦,颔下留着三缕短须,身着同色道袍,只是料子更为挺括 —— 正是他的师弟司空子。再往后,是十几个年轻道士,皆穿青色道袍,垂手侍立,神情肃穆。

玄空子颤巍巍走上前,对着灵柩拱手行礼,声音苍老却清晰:“郑老先生一路走好,贫道玄空子,率弟子在此迎候。”

何季蓉连忙上前还礼,眼眶微红:“有劳观主。”

玄空子轻轻摆了摆手,叹气道:“分内之事,何谈费心。只是郑老先生遭此横祸,实在令人惋惜。”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快请入观吧,法事已准备妥当。”

众人随玄空子一行走进山门,穿过前院,来到大殿前。玄空子转过身,对何季蓉与郑明远道:“今日这场法事,本应由贫道亲自主持,只是贫道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便由师弟司空子代劳吧。贫道在一旁旁观,为郑老先生诵经祈福。”

司空子上前一步,拱手道:“诸位放心,贫道定会尽心尽力,为郑老先生超度亡魂。”

就在这时,站在队伍最后的梁文君与杏儿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梁文君眉头微蹙,杏儿忍不住撇了撇嘴,拉了拉梁文君的衣袖,低声嘟囔:“小姐,你看那司空子,不就是前几日在宋城街头给你测字算命的那个道士吗?当时就觉得他油嘴滑舌,肯定是个骗吃骗喝的主儿,没想到竟在这里遇见!”

梁文君轻轻拍了拍杏儿的手,示意她噤声,低声道:“莫要妄言,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小心惊扰了郑老的亡灵。” 杏儿虽心中不满,却还是听话地闭了嘴,只是看向司空子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屑。

司空子似有所觉,目光淡淡扫过梁文君与杏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随即恢复平静,对众人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开始吧。”

大殿内,法事正式开始。司空子身着绣有八卦图案的法袍,手持桃木剑,踏着禹步走上法坛。坛上香烟缭绕,烛火摇曳,供着三清神像,两旁罗列着钟、鼓、磬等法器。玄空子端坐在坛侧蒲团上,闭目诵经,声音低沉悠长。

司空子先是敲响法钟,三声钟鸣过后,众道士齐声诵经,经文晦涩却透着庄严神圣之气。他手持令牌,对着灵柩行三跪九叩大礼,随后拿起朱砂笔,在黄表纸上飞快画着符咒,口中念念有词。画完符咒,他将其点燃,灰烬随殿内穿堂风飘散。接着,他拿起铙钹,与其他道士配合敲击,节奏时而急促如骤雨,时而舒缓似流泉,整个大殿都被这肃穆氛围笼罩。

法事持续近两个时辰才结束。司空子卸下法袍,额上渗着细密汗珠,带着几分疲惫往后殿走去。刚到后殿门口,便见何季蓉、梁文君、江寒等人正坐在那里休息。

杏儿一见司空子进来,当即站起身,指着他怒声道:“你这个道士,果然不是好人!在街头装神弄鬼骗钱,跑到道观里又装模作样做法事,到底想干什么?”

司空子闻言,神色依旧平和,目光落在杏儿身上,语气淡然:“小道行事光明磊落,那日为梁小姐测字,所言皆是肺腑,何来诓骗一说?”

“你还敢说!” 杏儿气不打一处来,“当时你说的话玄玄乎乎,临时又加价,不是骗人是什么?”

“杏儿!” 梁文君厉声制止她,随即起身向司空子拱手道,“司空道长莫怪,小丫鬟不懂事,出言无状,还望海涵。”

司空子轻摇拂尘,微微颔首:“无妨。世间谤誉,皆如过耳之风。”

江寒、何季蓉等人见此情景,虽面露惊讶,却都碍于场合,闭口不言。

今日法事结束后,众人准备离开。司空子走到梁文君面前,缓缓道:“梁小姐,再次见面亦是缘分,贫道有几句赠言相告。”

梁文君道:“司空道长请讲。”

司空子目光沉静,缓缓道出:“命里莫贪缘分,智慧本在心中,两手空空如也,方可羽化乘风。”

梁文君一听,正想细问其中含义,司空子却已转身,步履轻缓地悄然离去,只留下一个清瘦背影,仿佛从未停留。

离别之时,梁文君向玄空子拜谢。她犹豫片刻,终究开口问道:“观主,不知司空子道长为人道行如何?”

玄空子睁开浑浊却有神的眼睛,看了看梁文君,缓缓道:“家师曾言,师弟乃百年难遇的得道天才。”

梁文君心中一惊,若有所思地望着遮云观的方向,久久没有言语。江寒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该启程了。一行人踏着夕阳余晖,慢慢向宋城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