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战神归来:总裁家的异能奶爸 > 第206章 古今辉映,神都洛阳

“山溶于水,诗融于文,业融于城,古今融于洛阳……”

“以天地造化之美,绘天下共羡之都……”

“这里是洛阳,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

车载广播里传来对洛阳诗意的介绍。

伴随着窗外不断倒退的、融合了古老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街景。

林潇驾驶着车辆,载着刘婉清、林默默和怀里抱着祥云的林熙熙,驶入了这座被誉为“神都”的千年古城。

国庆长假伊始,龙门组织除了必要的外勤人员,其余也都难得地迎来了假期。

既然组织名为“龙门”,这洛阳的龙门石窟自然成了林家此行的第一站。

尽管此龙门非彼龙门,但同名之缘,也让此行多了几分特殊的意味。

他们流连于龙门石窟的恢弘佛像之间,感受着石刻艺术承载的岁月与信仰;

漫步在白马寺的幽静禅林,聆听“释源祖庭”的梵音钟声;

仰望应天门的巍峨壮观,想象着昔日隋唐帝都的万国来朝;

最后,他们走进了底蕴深厚的丽景门,踏入了洛阳老城。

穿过熙熙攘攘、充满烟火气的西大街巷弄,一家四口来到着名的十字街,品尝了各种地道的洛阳小吃,牡丹饼、洛阳水席、烫面角、不翻汤……

美食的滋味让一家四口都赞不绝口,就连祥云都吃了两根烤肉串,开心的尾巴摇个不停。

随后,他们来到了充满唐风古韵的洛邑古城。

在洛邑古城,看着许多身着汉服、衣袂飘飘的游人,林熙熙眼中流露出向往,她轻声提议:

“爸爸,妈妈,我们也换上汉服好不好?感觉像穿越了一样。”

刘婉清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又看看周围如画般的景致,欣然同意。

林潇自然没有异议,林默默也觉得新奇有趣。

于是,一家四口走进一家高端的汉服体验馆。

在专业妆造师的巧手下,不多时,四位“古人”便惊艳亮相。

林潇身着一袭玄色暗纹深衣,腰束玉带,佩戴的古风假发以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虽无多余饰物,却更显身姿挺拔,气度沉凝,宛如古装剧里的绝世高手。

刘婉清则是一身藕荷色齐胸襦裙,外罩一件绣着淡雅兰草的薄纱大袖衫,云鬓轻挽,步摇微颤,雍容华贵中不失温婉,恰似从仕女图中走出的名门闺秀。

林熙熙换上了一套粉嫩的齐腰襦裙,裙摆绣着翩飞的蝴蝶,头发梳成可爱的双丫髻,系着同色丝带,灵动俏皮,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怀里还抱着一只超级可爱的小白狗——祥云。

林默默则是一身利落的黑色侠客装扮,腰系革带,脚踏小靴,头发高高束起,英气勃勃,活脱脱一个初入江湖、充满侠气的小少侠。

妆造完毕,林潇看着妻子和孩子绝佳的颜值与完美的汉服装扮,上网查了一下洛阳跟拍摄影师的资料,选了一位摄影技术高超、顾客好评最多、目前在等待接单的跟拍摄影师——马鹏鹏。

于是,在摄影师马鹏鹏按动的快门下,一家四口在洛邑古城留下了一张张带着幸福印记的照片。

欣赏风景的一家人,不知不觉也成为了不少游客眼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所到之处,游人纷纷侧目,惊艳赞叹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误以为他们是某个剧组正在拍戏的明星。

就在他们沉浸于这穿越时空般的体验时,前方一处搭起的古风擂台吸引了大量人群,欢呼声、喝彩声不断。

擂台背景板上写着“神都诗韵·斗诗擂台”,原来是一场以洛阳为主题的古代诗词比赛。

擂台中央的展示台上,摆放着本次比赛的奖品——

一支造型古朴、以银丝镶嵌碧玉、做工极致精美的凤穿牡丹发簪,在灯光下流光溢彩,华美非凡。

刘婉清的目光在那支发簪上停留了片刻,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

林熙熙的精神异能瞬间敏锐地捕捉到了刘婉清的情绪波动,再看看妈妈的眼神,又见那发簪确实精美,心中便起了念头。

“妈妈,你喜欢那个发簪吗?”

林熙熙轻声问。

刘婉清温柔一笑:

“确实很别致。”

“那我上去试试!”

林熙熙扬起小脸,自信地说道。

林潇和刘婉清相视一笑,并未阻止,他们对女儿的学识有着绝对的信心。

林熙熙把祥云交给林默默,然后提着裙摆,步履轻盈地登上擂台。

她本就容貌出众,加上这身精致的汉服装扮,一上台便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主持人见上来的是个如此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也有些意外,但还是热情地介绍了规则:

擂台赛,轮流背诵或说出与洛阳相关的诗词,不能重复,接不上或出错者判负。

第一位挑战者是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自信地开口: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虽未直接提洛阳,但牡丹与洛阳紧密相关,被认可。)

林熙熙不假思索,声音清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直接点出“洛城”,且意境优美。

又一位中年文士上台: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林熙熙应对自如: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莺梭》。

接连几位挑战者,无论是提及洛阳牡丹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

还是感慨历史兴衰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

抑或是抒发情怀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林熙熙总能对答如流,且她背诵时字正腔圆,情感饱满,仿佛真的置身于诗词描绘的意境之中。

她的表现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台下观众掌声雷动。

“这小姑娘太厉害了!”

“这是谁家的孩子?简直是神童!”

“看她爸妈在下面,颜值也好高!”

擂台赛逐渐白热化,留下的几位都是诗词功底深厚的爱好者。

当一位老者吟出较为生僻的: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于武陵《过洛阳城》)时。

林熙熙略一思索,便以: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过洛阳故城》)应对,气势更宏,引得满堂彩。

最后,台上只剩下林熙熙和一位戴着眼镜、号称“洛阳诗库”的老先生。

两人你来我往,从“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孟郊)对到“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刘禹锡)

又从“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李益)对到“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崔护)……

许多连台下博学之士都需思索片刻的冷门诗句,林熙熙却信手拈来,仿佛她小小的脑袋里装着一部完整的《全唐诗》。

最终,那位老先生在苦思五分钟也接不上后,遗憾地摇头认输,对着林熙熙拱手叹服:

“小姑娘学富五车,老夫佩服!后生可畏啊!”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主持人激动地宣布本届“神都诗韵”斗诗擂台的魁首,正是这位宛如从古画中走出的小才女——林熙熙!

在众人羡慕和赞赏的目光中,那支精美的凤穿牡丹发簪被作为奖品,郑重地交到了林熙熙手中。

林熙熙捧着发簪,开心地跑下擂台,来到父母面前,将发簪高高举起,献给了刘婉清:

“妈妈,送给你!”

刘婉清接过发簪,眼中满是感动与骄傲,她弯下腰,轻轻抱了抱女儿:

“谢谢宝贝,这是妈妈收到过最特别的礼物之一。”

林潇看着妻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默默在一旁抱着祥云给姐姐鼓掌,为姐姐感到自豪。

林家四口在这座充满诗意的神都,用才华与温情,留下了一段属于他们的传奇插曲。

汉服飘飘,诗韵流淌,他们仿佛真正融入了这座千年古都的血脉与灵魂之中。

然而这时,斗诗擂台的主办方却坐不住了,只见飞快跑来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