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76章 常遇春的算计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76章 常遇春的算计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3:11:34

朱元璋抬手止住众人议论,指尖重重叩在龙纹御案上,震得契约微微发颤:“善长!即刻派人去清点这五百万两白银,连夜入库!粮草军械都等着银子盘活。”李善长撩起官袍跪地,苍老的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请上位放心!有了这笔银子,末将定叫北伐大军粮饷不断、甲胄如新。若出半分差池,提头来见!”他抬头时,浑浊的眼中燃起精光,花白胡须随着话音微微抖动,仿佛已看见满载粮草的车队滚滚北上。

殿外忽有狂风呼啸而过,卷着残雪扑打窗棂。而议事殿内,将星与谋臣的目光交炽如焰,这场注定改写历史的北伐大计,正随着五百万两白银的清点,化作铮铮铁蹄下的燎原之势。

朱元璋转身,目光落在朱槿身上,神色间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些关切:“槿儿,那《谕中原檄》刻印得如何了?此乃北伐攻心之要,切不可有半分差池。”

朱槿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朗声道:“父王放心!儿臣已督促工匠日夜赶工,五千份檄文已刻印完毕,用的都是上好宣纸,墨色饱满、字迹清晰。此刻正妥善封存,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分发各路。”

朱元璋颔首,又看向刘基,眼中闪过一丝探寻:“伯温,檄文既已备好,该如何传扬出去,叫中原百姓都知晓我大明北伐之义?”

刘基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一抹睿光,上前一步,娓娓道来:“主公,这《谕中原檄》,乃是我军北伐的大旗,意义非凡。为让其传遍中原,臣有三策。其一,派快马信使,将檄文星夜送往山东、河南等地,沿途张贴于城门口、集市、驿站等热闹之处,让往来百姓一眼便能瞧见。其二,可遣军中识字之人,深入村镇,召集民众,当众宣读檄文,把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大义,一字一句讲明白,让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其三,咱们不是已招揽了不少说书人、戏班子?给他们些赏钱,编排些与檄文相关的段子、戏文,在茶楼酒肆传唱演出,如此一来,百姓在消遣之时,也能将檄文内容牢记于心。”

李善长捻着胡须,微微点头:“伯温此计甚妙!如此多管齐下,不出半月,中原大地怕是无人不知我大明北伐之举,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朱元璋目光扫过众人,大手一挥,高声道:“好!就依伯温所言。这檄文,要像燎原之火,烧遍中原,烧进每一个百姓心里!传令下去,各营加紧筹备,正月十六,准时出征!”

朱元璋大手一挥,声震屋瓦。随着他袍袖扫过,议事殿内众人纷纷抱拳领命,甲胄碰撞声与脚步声交织,片刻间便散了个干净。

朱槿刚踏出殿门,突然两道身影如疾风般扑来。徐达抢先一步,铁臂搂住朱槿的肩膀,胡子都笑弯了:“贤侄!走,去我府上!你婶子炖了一整天的牛骨汤,就等着给你补身子!”

“放你娘的狗屁!” 常遇春暴喝一声,直接从另一侧架住朱槿的胳膊,生拉硬拽,“我府上的烤全羊都快焦了,谁稀罕你那寡淡的汤!朱槿,跟老子走!”

徐达哪肯松手,两人各自揪着朱槿的衣襟,像两头争食的猛虎。朱槿被扯得东倒西歪,哭笑不得:“两位叔叔,使不得使不得......”

话没说完,常遇春突然使了个绊子,徐达一个趔趄,朱槿顺势就被他拽到了怀里。“哈哈!还是老子技高一筹!”

常遇春得意地大笑,一把扛着朱槿就往外走,还不忘扭头冲着殿内大喊:“大哥!二公子今日去我那吃饭了,吃完就送回来!” 声音震得廊下冰棱都簌簌掉落。

徐达在身后跳脚大骂,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常遇春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中。

常府正厅内,炭火映得满室通红。常遇春一脚踹开雕花木门,粗着嗓子嚷嚷:“来人!加酒!再切三斤羊肉!”

他将朱槿按在主位上,自己大马金刀地坐在下手。刚落座,常遇春就抓起酒坛,给自己和朱槿满上两碗烈酒,琥珀色的酒液溅在青砖地上,腾起丝丝热气。

朱槿刚端起酒碗抿了一小口,常遇春的大手就重重拍在他背上,震得他差点呛着:“小兔崽子!喝这么小口,是瞧不起你常叔?”

说着直接攥住朱槿的手腕,把他的酒碗往嘴边送,“干了!干了!这可是老子珍藏的十年陈酿,寻常人求都求不来!”

“常叔...... 咳咳......” 朱槿被酒气冲得直咳嗽,拼命想挣脱,“我酒量浅,真不行......”

“放屁!” 常遇春双目圆瞪,自己仰头灌下一碗,酒水顺着虬结的胡须滴落,“我可听说了,你昨日和你爹可喝了不少。”

他不由分说,又往朱槿碗里倒满,“今日不喝个痛快,谁也别想走!”

酒过三巡,常遇春 “啪” 地一声摔了酒碗,铜铃大的眼睛死死盯着朱槿:“小子,你老实交代!那五百万两银子,当真和未来老丈人没关系?”

他探出毛茸茸的大手,一把抓住朱槿的手腕,“你要是敢诓老子,看我不......”

朱槿被勒得直咧嘴,借着酒劲,突然凑近常遇春,压低声音道:“常叔,您就别惦记那事儿了。实不相瞒,常姐姐她...... 早和我大哥看对眼了!”

常遇春的手猛地一抖,酒碗 “当啷” 一声砸在桌上:“你说什么?!”

朱槿晃了晃晕乎乎的脑袋,想起母亲曾和他提起的种种细节 —— 朱标教常婉静练太极时,两人不经意相触的指尖;月下读书时,常婉静看向朱标的盈盈目光。他在心里暗骂朱标这个 “黑芝麻汤圆”,表面一本正经,哄起小姑娘来却这般厉害。

“常叔,您还不知道吧?” 朱槿打了个酒嗝,“常姐姐之前对我,不过是见我行事跳脱,觉着新鲜罢了。后来每日去王府随大哥学习太极拳,大哥教她读书习字、练拳强身,朝夕相处之下......” 他耸耸肩,“这小姑娘家的心思,一旦认准了,那可就收不回来了。”

常遇春瞪大双眼,喉结上下滚动,半晌才憋出一句:“这...... 这小兔崽子......”

可转念一想,朱标身为世子,品行端正、才华出众,倒也配得上自家闺女。想到这,他的神色竟慢慢缓和下来,只是嘴里还嘟囔着:“好你个朱标,平日里看着稳重,背地里倒是会算计......”

朱槿看着常遇春阴晴不定的表情,忍不住在心里发笑。他清楚,常婉静起初对自己的 “爱慕”,不过是少女对江湖般洒脱生活的向往投射。而朱标给予的,是踏实的陪伴与悉心的引导,这种细水长流的温暖,才真正叩开了她的心扉。

常遇春浓眉拧成疙瘩,盯着朱槿看了好一会儿,突然重重一拍大腿,震得满桌酒碗都跟着晃悠,“不行!朱标那小子抢走我家婉静,我也不能再让别人把你拐跑了!”

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攥住朱槿的胳膊,胡子都激动得翘了起来:“你瞧瞧你,能文能武,还会挣钱!既有胆识在朝堂上献五百万两银子,又有心思把那官刻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放眼整个应天城,哪里还找得出第二个这么合我心意的小子!”

常遇春越说越起劲,肥厚的手掌在朱槿肩膀上连拍几下,震得他差点栽进酒碗里。

他眼珠子一转,突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凑到朱槿耳边:“要不...... 我和你婶子再努努力,再生一个闺女?到时候你还是我女婿!”

朱槿被呛得直咳嗽,酒意瞬间醒了大半,哭笑不得地看着满脸认真的常遇春。常遇春却浑然不觉自己语出惊人,还在掰着手指头盘算着生辰八字,仿佛已经看到朱槿和自家 “未来小女儿” 拜堂成亲的模样。

朱槿被常遇春灌得昏天黑地,直到月上中天,才被送回王府。

马车摇摇晃晃,他靠在软垫上,脑袋里还回响着常遇春的大笑声。

朱槿被常遇春灌得昏天黑地,直到月上中天,蒋瓛费力地搀扶着脚步虚浮的朱槿回到王府,向着朱槿小院而去。

朱槿脑袋歪在蒋瓛肩头,嘴里还嘟囔着:“常叔这酒...... 真够劲儿......”

转过王府游廊,朱槿的院落门口,沈珍珠提着裙摆来回踱步,发间的银铃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听到脚步声,她猛地抬头,见蒋瓛扶着满脸醉意的朱槿,心不由得揪紧,赶忙迎上前:“蒋侍卫,公子他......”

“沈姑娘,常将军灌得太凶。” 蒋瓛无奈地摇头,小心翼翼将朱槿往沈珍珠方向送了送,“有劳你照顾了。”

沈珍珠伸手扶住朱槿,嗅到他身上浓重的酒气,不由得蹙起眉头。朱槿眯着眼,在朦胧的月色中看清是沈珍珠,突然咧嘴一笑,伸手去抓她发间的银铃:“珍珠...... 你来了......” 他的手没个准头,差点把银铃扯掉。

沈珍珠脸颊微红,轻轻拍开他的手,一边扶着他往寝殿走,一边嗔怪道:“公子小心些。”

进了房间,她先将朱槿安置在床榻上,又赶紧去拧了热毛巾,回来时却见朱槿歪在枕头上,眼睛半睁半闭,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着话。“常叔非要我喝...... 还说要给我介绍......” 朱槿说着说着,突然打了个酒嗝。

沈珍珠无奈地摇摇头,轻柔地用热毛巾擦拭他的脸,动作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他。“好了好了,公子先醒醒酒。”

沈珍珠把温热的醒酒汤端到床边,“来,喝一口这个,明日便不头疼了。”

她舀起一勺汤,轻轻吹凉,递到朱槿唇边。朱槿却一把抓住她的手腕,脑袋一歪,直接靠在她肩上:“珍珠姐...... 还是你好......”

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她颈间,沈珍珠的脸 “腾” 地一下红透了,手中的汤勺差点打翻。她咬了咬嘴唇,强压下心中的慌乱,小声哄道:“公子,先把汤喝了......”

此时、朱槿房间外,两道身影隐在廊柱阴影里。

朱元璋伸长脖子,扒着窗棂往里瞧,被马秀英轻轻扯住衣袖:“重八,你小心些,别被发现了。”

“怕什么!” 朱元璋压低声音,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我看看我儿子,还能被轰出来不成?”

他看着屋内沈珍珠半搂着朱槿喂汤的模样,突然感慨道,“咱们槿儿,不知不觉也到了快要成家的年纪。”

马秀英望着儿子醉态可掬的样子,眼中满是心疼:“今日在朝堂上献了那么多银子,又被常遇春灌了酒......”

她轻轻叹了口气,“但愿这北伐能顺顺利利,莫要让孩子们再涉险了。”朱元璋揽过妻子的肩膀,声音放柔:“有咱们这些老骨头在前面顶着,孩子们定会平安。”

他目光灼灼,又往屋内瞥了一眼,“倒是这丫头,瞧着对槿儿用心,改日找个机会,叫到咱跟前仔细瞧瞧。”

马秀英嗔怪地看他一眼:“就你主意多。”

话虽如此,脸上却笑意盈盈。二人在廊下又站了片刻,直到屋内传来朱槿平稳的呼吸声,才轻手轻脚地离开,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青砖地上交织成一片温柔。

就在朱元璋夫妇离开不久,应天城的夜空忽然炸开第一朵烟花。赤金的火星如流星般坠落,紧接着孔雀蓝、翡翠绿的光瀑倾泻而下,将朱槿寝殿的窗纸映得五光十色。沈珍珠喂完最后一勺醒酒汤,抬眼望着窗外流转的光影,怀中朱槿的呼吸拂过她的手腕,带着温热的酒气。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烟火的余烬落在积雪上,明明灭灭,像是未熄的希望,照亮了北伐前的应天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