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263章 屯田制度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263章 屯田制度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09:23

朱槿随后看向李善长,语气平和地问道:“李丞相,如今徐大帅想必已收复陕西,西北一带是否仅剩甘肃待平定了?”

李善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徐达收复陕西的军报,今日早朝才刚刚送达朝堂,沈家庄地处郊外,朱槿竟能及时知晓。

他下意识看向一旁的朱标,暗自猜测是世子将消息告知了朱槿,却不知朱槿早已凭借自己的信息渠道掌握了军情。

昨天夜里,蒋瓛已经将影卫收集的北伐的情报交给朱槿。

密保字迹是影卫特有的密写体,娟秀中带着几分刚劲,除了 “徐达已收复陕西” 的核心捷报,还详细记录了北伐军的具体情况:军中剩余粮草约够十日之用,士兵伤亡不足五千,目前正驻守西安休整;残元势力已退至甘肃,在兰州、张掖一带布防,兵力约三万余人,多为骑兵。

短暂思忖后,李善长颔首答道:“二公子所言不差,徐大帅确实已收复陕西,眼下西北仅剩甘肃需加紧平定。”

待李善长回应完毕,朱槿转而面向杨思义,话题落在了北方的粮饷难题上:“杨大人,如今北方初定,多地田地荒芜,军粮供应颇为紧张。除了关中法运粮之外,不知您是否还有其他应对之策?”

杨思义闻言,缓缓起身作答:“回二公子,当前经历连年战乱后,北方地域如河南、山东及西北等地,百姓流离,田地荒芜面积甚广,朝廷不仅赋税难征,连边军粮草都需从江南长途转运,成本极高——单说从江南运粮至北平,每石粮食的运输消耗就高达三石。

这消耗并非凭空而来:一来江南至北平路途遥远,需经运河转陆路,仅船只租赁、车马雇佣的费用就占去不少;二来途中需供养运粮的民夫与兵卒,每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加起来便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三来北方路途多崎岖,部分路段还需涉水或翻山,粮食在装卸、运输过程中难免损耗,遇上天灾或盗匪袭扰,损耗更是翻倍,算下来每运一石粮食到北平,路上消耗三石都算是保守估计。”

“加之残元势力退守漠北,北方九边需驻军防御,边地却无粮可征,若全靠百姓转运粮草,恐引发民怨,元末的开河变钞教训仍需谨记;即便采用关中法利用商人运粮,其成本依旧不低。”

顿了顿,杨思义继续说道:“正因如此,下官曾向上位上疏,提出‘屯田乃立国之本’的想法——如今北方荒地多、军粮少,若能让士兵在无战事时耕种,同时组织百姓到边疆屯田补粮,既能满足国用,也能减轻百姓负担。上位采纳了这一建议,如今已成为朝廷推行屯田制度的核心思路。”

朱槿听着杨思义的话,心中暗自思索:屯田制度其实是古代为解决军粮、减轻财政压力而推行的“兵农合一”策略,核心是让士兵兼顾耕作与防御,实现“以屯养兵”,这一制度历经多代发展,到明朝时已较为完善,对边防稳固与边疆开发意义重大。

他想到,军屯并非明朝首创,早在秦始皇时期,蒙恬北击匈奴后,便曾组织士兵在河套地区开垦荒地,开创了军屯的雏形;而明朝的军屯制度更为成熟,自己老爹将其作为立国之策,明确边军“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两分守城、八分屯田”,还将士兵分为专职耕种的“屯军”与专职防御的“守军”,确保各司其职。

洪武至永乐年间的军屯,曾是大明王朝的坚实支柱 —— 永乐年间那时每年征收的 “子粒”(即屯军耕种土地后,按规定向朝廷缴纳的粮食,是军屯制度下朝廷获取军粮的主要形式,缴纳比例会根据土地肥力、年景好坏有所调整)粮食多达数千万石,占全国粮食征收总量的四成以上。

这巨额的粮食储备,不仅基本满足了百万大军的日常需求,无需朝廷额外加税或依赖百姓长途转运,更成为 “永乐盛世” 的重要基石。

正是有了军屯稳定的粮饷供应,朱棣才能安心推动一系列治国举措:疏浚大运河打通南北物资通道,修建北京紫禁城巩固统治中心,派遣郑和率船队远航彰显国威。

更关键的是,军屯成为朱棣五征漠北的核心后勤保障 —— 漠北草原远离中原,粮草转运本是天大难题,而北方九边的军屯基地,如大同、宣府等地,提前储存了大量子粒,成为北伐军的 “前沿粮仓”。

每次出征前,朝廷无需从江南长途调粮,只需从军屯粮仓调拨,既缩短了准备时间,又减少了运输损耗;甚至部分随军屯军还能在北伐沿途临时开垦荒地,补充粮草。

可以说,若无军屯的支撑,朱棣五征漠北、打击鞑靼与瓦剌势力的宏大战略,几乎难以实现。

军屯的价值还不止于此,它更带动了边疆的长远发展。

比如云南,当年沐英率军屯垦,不仅开垦荒地百万亩,还引入中原的水稻、小麦等作物与先进农具,让昔日荒僻之地逐渐变成 “西南粮仓”,百姓生活日渐安稳;北方九边的军屯,也让长城沿线的大片荒地变为良田,既缓解了边粮短缺问题,又形成了 “屯堡相连” 的防御体系,有效抵御了蒙古部落的袭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