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 > 第86章 项目结束

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 第86章 项目结束

作者:三桥木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18:12

市政府会议室的交锋,像一剂强效的催化剂,彻底点燃了“析模科技”工作室的潜能。不再仅仅是完成一个项目,更是一场关乎存亡、证明价值的尊严之战。星海科技那看似礼貌却锋芒毕露的质疑,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他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工作室的白板被密密麻麻的算法逻辑、项目节点和待办事项填满。空气里弥漫着浓咖啡的苦涩香气和主机风扇持续不断的低鸣。日历一页页翻过,从冬末步入初春,校园里的玉兰花苞悄然绽放,然而这一切仿佛与这间灯火长明的工作室隔绝。

陆宇将所有人的课程表重新排布,能请假则请假,能线上则线上,最大限度地集中所有人力投入项目。沈清寒几乎成了编外核心成员,她利用一切课余时间泡在工作室,不仅贡献算法智慧,更凭借其冷静的逻辑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承担了大量与图书馆方技术人员的对接协调工作,解决了许多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刁钻问题。

“兄弟们,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在一次攻坚到凌晨三点的短暂休息时,陆宇看着眼前几个眼带血丝却目光灼灼的伙伴,声音沙哑却坚定,“不是我们的规模,也不是我们的资金,而是我们的专注、我们的灵活、和我们破釜沉舟的决心!星海可以调动更多资源,但他们绝不会像我们一样,把所有的灵魂都倾注在这一个项目上!这就是我们赢的机会!”

陈峰负责的“专家协同标引子系统”是创新亮点,也是技术难点。如何设计流畅的邀请、响应、反馈流程?如何保证专家操作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他几乎住在了工作室,无数次推翻重来,代码写了又删,删了又写,与一位受邀参与测试的历史系老教授进行了不下数十次的远程调试和流程优化。

陈浩面对的则是数据接口和稳定性的高压线。星海提出的底层架构问题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联合张志远,对现有系统进行了极限压测,模拟了未来访问量激增数倍后的各种场景。他们优化了数据库查询算法,引入了缓存机制,并精心设计了分阶段向混合云迁移的详细预案,这份预案做得极其扎实,甚至包含了不同预算档位的多种选择方案,其专业程度远超甲方对一个学生团队的预期。

张志远则是整个项目的定海神针,他缜密的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确保了所有创新功能都建立在坚实的技术地基之上。他主导的深度学习模型优化,在沈清寒的助力下,准确率稳步提升,在对一批极度珍贵的孤本地方志进行测试时,识别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98.7%,远超项目要求的97%目标,让图书馆的老师傅们都啧啧称奇。

陆宇统筹全局,既要盯技术进度,又要跑图书馆沟通,还要应对学校偶尔的查岗。他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但眼神却越来越亮。沈清寒看着心疼,只能默默地帮他处理好生活琐事,在他累得趴在桌上小憩时,轻轻给他披上外套。

这期间,星海科技的那几封高薪offer邮件,仿佛成了上辈子的事,再无人提起。曾经有过的刹那动摇,在日以继夜的并肩奋战中,化为了更坚实的信任与羁绊。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背后是必须共同守护的阵地。

春深四月,毕业的气息开始悄然在大学城里弥漫。同学们忙着拍毕业照、吃散伙饭、憧憬着毕业旅行。而“析模科技”的四人,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平行时空,他们的世界只有代码、文档、会议和永无止境的调试。

距离毕业离校还有整整半个月。

这是一个周五的夜晚,或者说周六的凌晨。工作室里,气氛异常凝重。第二模块的所有功能均已开发完毕,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全流程集成测试。屏幕上数据飞速滚动,所有人屏息凝神,盯着日志输出。

突然,一个报错信息弹了出来!

“索引服务异常,协同标引流程中断!”陈峰失声喊道,脸色瞬间白了。这个bug极其隐蔽,在之前的模块测试中从未出现。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沉。关键时刻掉链子,这是最致命的。

“查!立刻定位问题!”陆宇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张志远迅速敲击键盘,追踪日志;陈浩检查网络和服务器状态;陈峰回滚刚才的操作。沈清寒也立刻上前,帮忙分析异常堆栈信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开始蒙蒙发亮。

“找到了!”张志远猛地抬头,“是新的缓存策略和协同子系统的消息队列在处理高并发请求时产生了死锁!概率很低,但确实存在!”

“修改消息确认机制,增加超时重试和死锁检测!”陆宇立刻下令。

陈浩和陈峰十指如飞,修改代码,紧急部署补丁。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

再次启动测试。

数据流重新开始顺畅奔跑,一个个绿色通过的提示符不断跳出。索引服务正常,协同邀请发出,专家端模拟响应,数据成功反馈,模型更新触发……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当最后一个测试用例成功通过的绿色标志亮起时,工作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随即——

“成功了!!”陈峰第一个跳起来,激动地一把抱住旁边的陈浩。

“牛逼!我们做到了!”陈浩也兴奋地大喊。

张志远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了极度疲惫却又无比欣慰的笑容。

陆宇站在原地,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而兴奋的脸,扫过屏幕上那一片象征成功的绿色,眼眶微微发热。他走到工作室中央,深吸一口气,然后朝着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兄弟们,清寒,辛苦了!谢谢大家!”

没有多余的话语,所有的艰辛和压力,都在这一躬和一声“谢谢”里。

沈清寒走上前,轻轻握住他的手,眼中泪光闪烁,却是喜悦的泪光:“你们是最棒的。”

当天下午,析模科技团队向市政府信息办、图书馆进行了最终的线上成果演示汇报。整个过程流畅无比,所有功能完美运行,数据指标全面超越预期。尤其是专家协同系统现场演示时,一位真实受邀的专家在线完成了一份复杂文献的标引,实时反馈优化了模型,效果震撼。

屏幕那头,图书馆馆长激动地连连说好。信息办刘主任的脸上也写满了赞赏。甚至连李副市长也抽空接入听了片刻,最后说道:“非常好!超出了我的想象!小陆,你们的团队,确实了不起!”

一周后,项目验收评审会正式举行。这一次,星海科技的赵启明副总没有出现,或许是觉得已无必要,或许是另有安排。评审专家组由市里聘请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和图书馆资深馆员组成。

析模团队提交了厚达数百页的技术文档、测试报告、用户手册,其专业程度令专家们惊讶。现场答辩环节,陆宇主导,其他几人分模块补充,应对专家们各种或基础或刁钻的提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展现了对其技术细节无与伦比的掌控力和对项目未来应用的深刻理解。

最终,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析模科技完成的第二模块改进项目,不仅完全达到了合同要求,而且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可持续性方面均有突出表现,超额完成了任务,综合评分优秀。

验收顺利通过!

消息传回工作室,又是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但这一次,欢呼声中多了几分如释重负的疲惫和苦尽甘来的踏实。

第二天,市政府信息办的通知邮件和财务局的尾款支付流程同步启动。望着公司账户上收到的那笔沉甸甸的尾款数字,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不仅仅是一笔钱,这是他们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行代码、无数次攻坚克难换来的认可和勋章。

陆宇将尾款到账的截图发到了团队群里,后面只跟了一句话:

“毕业前,我们做到了。但这,只是开始。”

当晚,陆宇做东,在学校后街他们常去的那家小餐馆,举行了一场小小的庆功宴。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熟悉的家乡菜和冰凉的啤酒。

四人举杯碰撞,泡沫飞溅。

“为了析模!”

“为了毕业!”

“为了他娘的星海!谢谢他们逼了我们一把!”

“为了……以后还能一起干!”

酒杯撞在一起,是梦想清脆的声音。所有的疲惫、压力和委屈,都在这一刻融化在了欢声笑语里。

沈清寒坐在陆宇身边,看着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身边男人眼中重燃的自信与光芒,她知道,他们已经成功穿越了第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前方的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经过这番淬炼,他们已经拥有了更坚硬的铠甲和更锋利的剑。

毕业季的骊歌即将唱响,而他们的征程,才刚刚正式启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