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 > 第2章 初露锋芒的冲突

周三下午两点,《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第一堂课。

南江大学第三教学楼307教室,一间足可容纳百人的阶梯教室,此刻竟坐得满满当当。空气里漂浮着一种奇异的混合气息——新课本的油墨香、女生的淡淡香水味,以及几乎可以触摸到的紧张感。

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教室后排角落里的两个空位格外显眼。

“完了完了,全完了。”陈浩瘫在椅子上,面如死灰,“我就说不能选这门课,你看看这阵仗!”

张志远环顾四周,也暗自吃惊。教室里不仅座无虚席,甚至还有几个学生自带折叠凳坐在过道里。更令人不安的是,前排学生们桌上清一色摆着三四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尺规套装和厚厚的笔记本,严阵以待的架势堪比高考考场。

“这阵势也太夸张了吧?”张志远压低声音。

旁边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转过头来,推了推眼镜:“你们是第一次选沈教授的课吧?”

张志远点头:“有什么讲究吗?”

“讲究大了。”男生神秘地压低声音,“看到前排那个学姐了吗?她已经是第三次修这门课了。还有那边那个哥们,据说上学期期末考了59分,沈教授硬是没给及格。”

陈浩哀嚎一声,把脸埋进课本里:“我现在去教务处退课还来得及吗?”

陈浩脸上装的一脸生不如死,而此时内心却乐开了花。

“陆宇啊陆宇,你选了这门课可遭老罪喽,还好我和老张没选,今天第一次陪你来上课,你竟然迟到,不知道待会儿沈冰山抓到你会有什么事发生”。

一想到这里,陈浩脸上露出了一抹贱笑

“除非你有正当医疗证明,或者...”男生话未说完,教室突然安静下来。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指令传来,所有交谈声戛然而止。原本还在调整座位的学生们迅速坐正,翻书声都轻了许多。

陈浩下意识看向门口。

她来了。

沈清寒教授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装套裙,裙摆恰到好处地停在膝盖上方三厘米处。她迈步走进教室,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像是为这场即将开始的“战役”敲响战鼓。她臂弯里搭着一件薄风衣,另一只手拎着一个看起来相当沉重的皮质公文包。

没有寒暄,没有自我介绍,她径直走上讲台,放下东西,打开教案。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

“现在开始上课。”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教室,清冷而平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我是沈清寒,本学期负责教授《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大纲和参考书目已经上传至教学平台,有疑问自行查阅。”

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字迹工整凌厉,一如她本人。

“本学期将会涉及以下内容...”她开始概述课程内容,语速快而精准,没有任何赘词。

陈浩不得不承认,尽管传闻可怕,但沈清寒的讲课确实精彩。她能够将复杂的数学概念拆解得清晰透彻,逻辑严密得像一场完美的编程演示。只是她的语气始终冰冷,眼神扫过教室时,像是扫描仪在检查代码中的错误,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因此,在n维向量空间中,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内积的概念...”沈清寒正在讲解一个关键概念,教室内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陆宇狼狈地溜了进来——他刚才去取打印的课程大纲,没想到打印机卡纸耽误了时间。他猫着腰,试图悄无声息地溜到自己的座位上。

然而在全场寂静中,任何细微的声响都被无限放大。他的运动鞋摩擦地面的声音,背包拉链不小心蹭到门把的声音,甚至他努力压抑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有同情,有看好戏,也有“这哥们完蛋了”的幸灾乐祸。

沈清寒的声音戛然而止。

她缓缓放下粉笔,转过身来,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精准地锁定在陆宇身上。那一刻,陆宇感觉自己像是被狙击手瞄准了。

“你。”她只说了一个字,却让整个教室的温度骤降几度。

陆宇僵在原地,进退两难:“教授,我...”

“迟到多久了?”沈清寒打断他,声音平静得可怕。

陆宇看了眼手机:“大、大概三分钟...”

“三分钟零十七秒。”沈清寒准确报时,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按照我的课堂规则,迟到超过三分钟视为缺席。”

教室里鸦雀无声,有人悄悄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

沈清寒迈步走下讲台,高跟鞋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她一步步走向后排,学生们不由自主地为她让出一条通道。

最终,她停在陆宇面前,打量了他一番:“名字。”

“陆宇。”他感觉自己的声音有点干涩。

“陆宇同学,”她微微抬头看他——她身材高挑,但仍需稍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你认为你的时间比在座其他同学的时间更宝贵吗?”

“不,教授,我只是去打印课程大纲,打印机卡纸了...”陆宇试图解释。

“解释就是掩饰。”沈清寒冷冷打断,“在我的课堂上,结果重于过程。迟到就是迟到,没有任何理由。”

陆宇感到一阵恼怒涌上心头。他确实有错在先,但这种当众羞辱未免太过分了。

沈清寒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勾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既然你选择了浪费课堂时间,那么想必你已经预习过今天的内容了。”

这是个陈述句,却比疑问句更令人心惊胆战。

陆宇没有回答。他确实翻过课本前几章,但远远谈不上预习。

沈清寒转身走向讲台:“让我们来检验一下陆宇同学的自学成果。”她在黑板上迅速写下一道题目:

“设V是数域p上的一个n维线性空间,σ是V上的一个线性变换,且σ满足σ2=σ。证明:V可分解为σ的核与值空间的直和。”

题目一出,教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根本不是第一章的内容啊!”后排有学生小声嘀咕。

“这是期中考试后才会讲到的知识点...”另一个声音附和。

沈清寒仿佛没有听到这些议论,将粉笔递向陆宇:“请吧,陆同学。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值得被特殊对待的理由。”

陆宇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清楚地知道这是沈清寒在“杀鸡儆猴”,而他恰好成了那只不幸的“鸡”。他接过粉笔,手指微微颤抖。

他盯着黑板上的题目,大脑飞速运转。σ2=σ...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幂等变换。在编程中,他接触过类似的概念——比如在图形学中的投影变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显然在等待看他的笑话。

陆宇深吸一口气,突然想到了一个角度。他虽然不是数学专业的,但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

他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考虑V中的任意向量a,定义a?=σ(a),a?=a-σ(a)...”

他的证明方式与教科书上的标准证明不同,没有直接使用线性空间的分解定理,而是从一个具体的构造出发,更像是在设计一个算法:对任意输入,如何分解为两个部分。

“...显然a?属于σ的值空间,而σ(a?)=σ(a)-σ2(a)=0,故a?属于σ的核。”

写到这里,陆宇停顿了一下。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证明这个分解是唯一的。他思考片刻,继续写道:

“假设a可表示为β γ,其中β∈Im(σ),γ∈Ker(σ),则σ(a)=σ(β) σ(γ)=β(因为σ(β)=β,这是由于存在w使σ(w)=β,故σ(β)=σ(σ(w))=σ(w)=β)...”

他的证明绕了一个小圈子,不如标准证明简洁,但却展现了一种构造性的思维过程。

最后他写道:“故V=Ker(σ)⊕Im(σ)。”

写完最后一个符号,陆宇放下粉笔,手心已经全是汗。他不敢回头看沈清寒的表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数学专业的同学们面面相觑——这个证明不是标准解法,但似乎每一步都说得通?

沈清寒缓缓走上讲台,审视着黑板上的证明过程。她的表情依然冰冷,但眼神中似乎有什么东西闪烁了一下,快得让人抓不住。

“思路清奇。”她最终开口,语气没有任何波动,“你用了计算机算法中的构造性思维来替代纯数学的抽象证明。”

陆宇惊讶地抬头——她怎么知道他是计算机系的?

沈清寒没有解答他的疑惑,而是转向全班:“但是,”她加重了语气,“数学不是儿戏。这种证明方式绕了远路,且最关键的一步——分解的唯一性——你的证明并不完整。”

她在黑板上划出一个圈:“这里,你假设了σ(β)=β,但并没有证明所有值空间中的向量都满足这个性质。”

陆宇愣住了。确实,这是他证明中的一个漏洞。

“坐下。”沈清寒不再看他,仿佛他已经不值得再多花一秒钟时间,“下次迟到,就不要进来了。”

陆宇红着脸回到座位,感觉全班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背上。陈浩递给他一个“我早就告诉过你”的眼神。

沈清寒已经继续讲课,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冷静,讲解着标准而优雅的证明方法。

但接下来的课堂上,有细心的同学发现,沈教授的目光偶尔会向后排瞥去,在那位计算机系的男生身上停留片刻。

而陆宇也没有注意到,在他证明题目的过程中,沈清寒拿着教案的手指曾微微收紧,那是她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下意识的小动作。

当下课铃声响起,沈清寒毫不拖堂,立即放下粉笔:“作业已发布在教学平台,周五上课前提交。”

学生们如释重负又愁云惨淡地开始收拾东西——作业量比想象中还要大。

陆宇正在往背包里塞课本,一个清冷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陆宇同学。”

他猛地抬头,发现沈清寒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桌前。几个还没离开的同学立刻放缓了动作,竖起耳朵偷听。

“教授?”陆宇紧张地站起来。

沈清寒递给他一张纸条:“你的证明虽然不完整,但切入点很有趣。这是几篇相关论文,有兴趣可以看看。”

说完,她转身离开,风衣下摆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陆宇愣在原地,展开纸条,上面是一个简洁的书单列表,字迹工整有力。

“什么情况?”陈浩凑过来,“冰山给你开小灶?”

陆宇摇摇头,看着那个远去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感觉——既有被当众批评的难堪,也有被认可的窃喜,更多的则是一种强烈的好奇。

这位沈清寒教授,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完全不近人情。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教师休息室里,沈清寒正对着电脑屏幕微微出神。屏幕上显示着选课学生名单,陆宇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星标——那是她给“值得关注”的学生做的标记。

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给大一学生打上这个标记。

她端起桌上的咖啡抿了一口,已经凉了。就像她一直以来维持的平静无波的生活,似乎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荡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

“计算机的思维解数学问题吗?”她轻声自语,嘴角扬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有点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