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4章 银元、批发市场与第一桶金

母亲周梅那声尖利的“不行”,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家中本就紧绷压抑的空气。

她脸色煞白,胸口剧烈起伏,手指颤抖地指着林栋,仿佛他刚才提出的不是一个建议,而是某种大逆不道的亵渎。“那是你外婆留下的!是念想!是压箱底救命的!你……你怎么敢打它的主意?!林栋,你今天是中了什么邪?!”

哀乐声从电视机里幽幽传出,更衬得她的声音凄惶而无助。那几块被红布小心翼翼包裹的袁大头,是这个家里最后一点带着体温的、与过去安稳岁月相连的凭证,是她情感上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

父亲林建国也皱紧了眉头,脸上写满了不赞同和深深的忧虑。他放下干硬的馒头,声音沉重:“小栋,那不是闹着玩的。先不说该不该动你妈的东西,就算换了钱,你说的那个什么车,真能卖出去?赔了怎么办?那可不是小数目!”

“妈,爸!”林栋心急如焚,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空口白话无法说服被贫困和恐惧牢牢捆住的父母。他需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桌上寡淡的饭菜,扫过母亲眼角的泪痕,扫过父亲眉宇间深刻的愁纹,最后定格在那台闪烁着哀悼画面的黑白电视机上。

“妈,爸,我知道那是外婆的念想。可念想不能当饭吃,不能交学费,不能让我们熬过这个难关!”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异常的清晰和力量,“爸说的对,有风险。但留在厂里等死,或者靠打零工一天挣块儿八毛,就没有风险吗?那风险是我们这个家根本承受不起的!”

他顿了顿,看向母亲:“妈,你想想张叔叔家!签了字,拿了那五千块,现在过得怎么样?前天我还听到婶子哭骂,说钱快没了,工作找不着,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那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周梅的身体猛地一颤,隔壁的惨状她是知道的,那是她夜夜的噩梦。

林栋又转向父亲,语气变得急切而恳切:“爸,你不是说你有技术吗?可你的技术在现在的机械厂还有用吗?它快死了!你的技术需要一个新的地方!但现在,我们需要先活下来!我们需要第一笔本钱!”

“四驱车和修正液,不是我瞎说的。”他努力回忆着前世的细节,尽可能让描述显得真实可信,“我同学王胖,他爸从南方出差回来给他带了一辆,奥迪双钻的,要将近五十块钱!我们全班男生都快羡慕疯了!还有那种小瓶的修正液,比我们用的涂改液方便多了,写字好看的女生几乎人手一个。”

“五十块?”林建国倒吸一口凉气,他一天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十块。周梅也愣住了,下意识地喃喃:“那么个小玩具……”

“对!就因为贵,好多同学买不起,但又想要得要命!”林栋捕捉到父母神情里那一丝细微的动摇,趁热打铁,“如果我们能便宜点卖,比如三十,三十五,肯定很多人买!我打听过,这种东西南方批发价可能不到二十,甚至更便宜!只要我们能把东西运回来,绝对有的赚!”

“批发?南方?”林建国眉头锁得更紧,“那得多远?路费、住宿不要钱?我们哪认识南方的人?”

“不需要去那么远!”林栋立刻接口,这是他早就想好的说辞,“我听同学说,市里新建的那个‘兴发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有南方来的老板在那里搞批发!我们可以先去那里看看!就看看,问问价,不花钱!”

兴发市场,是97年前后本市刚刚兴起的第一批面向个体户的小商品集散地,充斥着从江浙、广东过来的便宜货,是无数草根商人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林栋记忆里距离最近、成本最低的起点。

“就去看看……”林建国重复了一句,眼神里挣扎的神色更浓。儿子的描述虽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那具体的数字、那真切的需求,又让他死寂的心湖忍不住泛起波澜。如果真的……万一呢?他看了一眼妻子,周梅也正看着他,眼神复杂,充满了恐惧和一丝被艰难生活逼出来的、极其微弱的希冀。

沉默再次降临,只有哀乐声还在不知疲倦地低吟。

良久,林建国猛地站起身,一言不发,走进了里屋。周梅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无力地坐了下来,目光空洞地望着电视屏幕。

几分钟后,林建国出来了。他手里捧着那个小小的、褪了色的红布包,动作缓慢而郑重。他走到饭桌前,小心翼翼地打开。

三块泛着老旧银光的“袁大头”静静地躺在红布上,边缘有些磨损,刻着“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它们沉默着,却承载着两代人的记忆和一个家庭最后的底牌。

林建国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梅子……小栋说的……也有点道理。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外婆要是知道……也肯定希望这东西能帮我们渡过难关,而不是看着我们一家子走投无路。”

他拿起其中一块,冰凉的触感让他手指微微一颤。“就……就先拿一块去问问。不是卖,就是去打听打听,看能值多少。也去小栋说的那个市场问问,看那车到底什么价。”

他像是在对妻子说,也像是在说服自己:“要是……要是不靠谱,我们就回来,东西还在。要是……要是真有点苗头……”

后面的话他说不下去了,只是紧紧攥住了那块银元。

周梅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但她没有再激烈反对,只是别过头,用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抽动。默许,在这种时候,是一种更令人心碎的妥协。

第二天是周六,阴天。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一如林栋父子沉重的心情。

父子俩一大早出门,揣着那块用红布重新包好的银元,像是怀揣着一个滚烫而又冰冷的希望。

他们没有先去批发市场,而是辗转找到了市区一条老街里不起眼的旧货收购店。店面狭小昏暗,门口挂着“回收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的牌子,一个戴着老花镜、精瘦的老头坐在柜台后,正拿着放大镜研究一个瓷碗。

林建国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动作有些僵硬。林栋紧跟在他身后。

“老板,看看这个……值多少?”林建国将红布包放在玻璃柜台上,打开。

老头抬起眼皮,瞥了一眼,又低下头,语气淡漠:“袁大头啊,普通的,三年造。现在这东西多,不值钱。”他拿起银元,用手指弹了一下,放在耳边听了听声音,又用戥子称了称重量。

林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林栋也屏住呼吸。

“一百二。”老头放下银元,报出一个数字。

“一百二?”林建国失声,这比他预想的要低太多!他记得以前听人说过,能值两百多的。

“就这个价。愿意就留着,不愿意就拿走。”老头语气毫无波澜,低下头继续看他的瓷碗,不再搭理他们。

林建国脸色难看,犹豫地看向儿子。林栋心里也一沉,但他知道这种路边摊压价是常态,而且97年银元价格确实还未大幅上涨。他轻轻拉了拉父亲的衣角,低声道:“爸,先问问,不着急。”

林建国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收起了那块银元,默默地走出了店门。父子俩站在街边,一股沮丧的情绪蔓延开来。

“爸,别灰心。”林栋低声说,“我们去批发市场看看,只要那边东西利润够,少一点本钱也能做。”

林建国叹了口气,点点头。两人坐上公交车,前往城市另一端的兴发批发市场。

相比于旧货店的冷清,兴发市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巨大的棚式结构里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一个个摊位紧密排列,货物堆砌如山,琳琅满目——廉价的服装、塑料制品、文具、玩具、化妆品……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打包胶带的撕拉声不绝于耳。空气里混杂着各种味道,但主导的是一种新鲜的、廉价的塑料和纺织品的气息。这里蓬勃、混乱,却又充满了**裸的、生机勃勃的**。

林栋父子像两条误入大河的溪鱼,被拥挤的人流推着往前走,眼花缭乱。

林栋目标明确,拉着父亲直奔文具玩具区。很快,他们就在几个挂着“粤省直销”、“玩具大王”牌子的摊位前,看到了目标!

透明的塑料展示盒里,各式各样的四驱车琳琅满目,奥迪双钻、雷速登……熟悉的车型和包装瞬间击中了林栋的记忆。还有那一盒盒摆放整齐的、各种颜色的小瓶修正液。

“老板,这个四驱车怎么拿?”林栋挤到一个摊位前,指着其中一款最普通的问道。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老练一些。

摊主是个穿着花衬衫、语速极快的南方男人,瞥了他们一眼,大概是看林建国像个老实工人,不太像批发的,随口道:“零售四十五。”

“批发呢?拿多的话?”林栋紧跟着问。

“批发?”摊主这才正眼打量他们,“一箱起批,一箱二十四辆。看你要哪种车型,最便宜的这款,批发价……”他拿出计算器按了几下,“二十二一辆。”

二十二!林栋心脏猛地一跳!零售卖四十五,甚至五十,批发价才二十二!一倍多的利润!

他又赶紧问修正液。

“那个更便宜,一盒十二瓶,批发价一盒八块。”摊主有些不耐烦了,“到底要不要?挡着做生意了!”

“要!我们要!”林栋几乎是脱口而出,他激动地看向父亲。

林建国也被这价格差惊呆了。二十二块钱的东西,转手就能卖三十多?这……

“爸!”林栋用力拉了一下父亲的胳膊,眼神灼热。

林建国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拉着儿子挤出人群,走到相对人少的角落,脸上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泛红。

“差……差不多一倍利润!”他声音有些发颤,“那车,卖三十块肯定有人要!”

“绝对有!”林栋斩钉截铁,“爸,本钱!我们需要本钱!一箱车就要五百多!还有修正液!”

那块银元的价值,在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和紧迫。

父子俩对视一眼,没有任何犹豫,转身再次走向那条老街。

还是那个精瘦的老头,还是那副淡漠的表情。

“想通了?”老头抬了下眼皮。

“一百五!”林建国这次主动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干,“三块一起,四百五!”他索性将三块银元都拿了出来。既然要做,就做一票!一块银元的本钱太少了!

老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那三块银元,沉默地拿起计算器按了按,又看了看窗外灰蒙蒙的天,似乎在权衡什么。最终,他慢悠悠地开口:“三块,四百。要卖就留下,不卖就算了。”

林建国的心一紧,看向儿子。林栋迅速心算:一箱车528元,批发修正液投入几十块,四百块差不多刚够启动资金,虽然紧张,但可以搏一把!他用力点了点头。

“……行!”林建国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感觉心脏像是被剜掉了一块肉。

老头数出四沓十元的旧钞票,又点了四张十元的,推过来。林建国手指微微颤抖地接过那摞沉甸甸、带着霉味的钞票,仔细数了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揣进内衣口袋里,紧紧按着。

走出旧货店,寒风一吹,林建国才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那块一直揣在心口的红布包消失了,换来的是一摞冰冷的、关系着全家未来和妻子泪水的钞票。

他没有说话,只是迈开脚步,朝着兴发市场的方向,越走越快,越走越坚定。

林栋紧跟在一旁,他能感受到父亲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市场里依旧喧嚣。这一次,他们直接走向那个摊位。

“老板,最便宜的那款四驱车,一箱!修正液,先拿五盒!”林建国的声音比刚才沉稳了许多,他掏出那摞钱,示意自己的购买力。

南方老板脸上立刻堆起了热情的笑容:“好的老板!马上给您打包!一看您就是有眼光会做生意的人!”

看着摊主熟练地搬货、点数,林栋的心跳得飞快。

四百块巨款换来的,是一大箱沉甸甸的四驱车和一小箱修正液。父子俩费力地抬着它们,挤上公交车。

车窗外的城市依旧灰暗,哀乐似乎还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荡。

但林栋看着脚下那箱货物,仿佛已经看到了学校门口那些渴望的眼神,听到了硬币叮当作响的声音。

第一桶金,就在这箱小小的、来自南方的塑料玩具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