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202章 雨雾中的新土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202章 雨雾中的新土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3:29

清晨的雾还没散尽,松树林里就传来竹篮摩擦枝叶的轻响。女生蹲在厚厚的腐叶堆前,指尖捻起一撮黑褐色的土——土粒里裹着细碎的针叶和花瓣,捏在手里像团柔软的云。她往竹篮里扒拉土时,惊起几只躲在落叶下的蟋蟀,蹦跳着钻进更深的草丛,倒让这寂静的林子多了几分生气。

“得选腐透了的,”她边扒土边念叨着薛奶奶的话,“捏起来能成团,松开手轻轻一碰就散,这样的土才养根。”篮子底已经铺了层松针,是她特意捡的,薛奶奶说松针透气,能让腐叶土更“活”。远处传来林栋的喊声,她直起身应了句,看见林栋正扛着旧瓦盆往这边走,瓦盆边缘的青苔在雾里泛着湿润的绿。

“盆洗干净了,”林栋把瓦盆放在石头上,盆壁上还留着细密的冰裂纹,“我用铁丝把盆底的孔通了通,再垫上碎瓦片,保准不积水。”他蹲下来翻看竹篮里的土,指尖戳了戳土团:“这土好,比薛奶奶去年寄来的还黑,你闻,有股蘑菇的香味。”

女生笑着往他手里塞了片刚捡的橡树叶:“这林子里的土混了橡果的碎壳,薛奶奶说橡树的精气重,能让根须长得壮。”两人抬着竹篮往回走时,雾里飘起细雨,打在瓦盆上沙沙响,倒像是“念生”在催他们快点——今早换盆的事,袁姗姗一早就去通知姜小龙了,说薛奶奶在电话里交代,雨后换盆最宜,土能粘住根须,不易伤苗。

院子里,袁姗姗正用竹片给“念生”松外围的土。陶盆边缘已经被根须顶出了细缝,有些须根甚至顺着裂缝钻到了盆外,像群急于探路的小蚂蚁。姜小龙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个粗瓷碗,碗里是拌了生根粉的清水,粉粒在水里慢慢化开,漾出淡淡的黄。“薛奶奶说‘润根’得用温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不烫手背就行,太凉了根须会缩。”

袁姗姗忽然“呀”了一声——竹片轻轻一挑,土块里露出团缠绕的根须,须尖泛着珍珠似的白,像串迷你的葡萄。“你看这根须,把土都缠成球了。”她小心地拨开土,根须间还裹着去年埋的草木灰,灰粒已经变成了深褐色,和土融在了一起。姜小龙凑过来,用指尖碰了碰根须:“这是‘活土’的样子,根须能抓住土,说明它在陶盆里住得踏实。”

雨丝渐渐密了,林栋把瓦盆放在石台上,袁姗姗赶紧往盆底铺碎瓦片,每片都摆得像小盾牌:“薛奶奶说瓦片得摆成‘人’字形,水能顺着缝流出去,又不会把土冲走。”姜小龙蹲在旁边递瓦片,忽然指着远处的篱笆笑:“你看那丛月季,雨一淋,花苞都鼓起来了,跟咱们的‘念生’似的,就等换个新家使劲长呢。”

脱盆比想象中顺利。林栋双手捧着陶盆,袁姗姗轻轻敲盆底,姜小龙用竹片沿着盆壁划了圈,随着“啵”的一声轻响,连土带苗整个从陶盆里滑了出来——土团上裹着密密麻麻的根须,像件白色的纱衣,有些须根还缠着去年的草木灰,在雨里闪着银光。“根须没断!”袁姗姗低呼着,赶紧用手托住土团底部,指缝里立刻沾上了湿润的腐叶土。

“慢点放,”林栋扶着瓦盆,“新土先铺一层,让根须能踩着‘软垫子’。”女生已经把腐叶土倒进瓦盆,用手把土拍得松松的,又在中间挖了个比土团略大的坑。当袁姗姗捧着土团放进瓦盆时,几人都屏住了呼吸——土团刚好嵌在坑里,根须边缘的新土像层温柔的被子,轻轻裹住了那些探出头的须根。

“填土得绕着圈填,”姜小龙用竹片把土往根须缝里塞,“不能使劲按,得让土自己慢慢‘落’进缝里,这样根须才有地方喘气。”雨落在瓦盆里,打湿了新填的土,土色渐渐变深,倒像是“念生”在悄悄喝水。袁姗姗忽然发现,新叶上的露珠还没干,混着雨水顺着叶脉往下流,在叶尖凝成更大的水珠,滴进土里时,惊起一圈细小的涟漪。

“该浇定根水了,”林栋把兑了生根粉的温水递过来,“薛奶奶说定根水得‘浇透’,让新土和旧土粘成一团。”姜小龙拿着水瓢,沿着盆沿慢慢浇,水流像条细蛇,顺着土缝往下钻,直到盆底的孔开始滴水,他才停手:“这叫‘见湿见干’,根须喝饱了,又不会泡着。”

女生从竹篮里掏出用松针编的小垫子,垫在瓦盆底下:“松针能吸水,雨天不会让盆底积太多水。”她又往盆沿撒了把碎橡果壳:“这壳能挡杂草,等它慢慢烂了,还能当肥料。”袁姗姗蹲在瓦盆边,看着“念生”的新叶在雨里轻轻晃,忽然觉得这株小苗像是有了新家的孩子,虽然还带着点怯,却已经在悄悄舒展身子。

雨停时,太阳从云里钻了出来,瓦盆里的土冒起细密的热气。姜小龙忽然指着根须边缘:“你们看,土在‘动’!”果然,有些细小的根须正在慢慢舒展,像睡醒的虫子,试探着往新土里钻。袁姗姗赶紧翻开纪念册,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动:“七月十四,雨后勤换盆,腐叶土拌橡果壳,定根水浇透,根须始探新土。”

林栋从屋里搬来块木板,搭在瓦盆上方:“薛奶奶说换盆后得遮三天阴,不能让太阳直晒,像照顾刚睡醒的小孩似的。”女生则往木板上摆了些晒干的野薄荷,风一吹,清凉的香味漫开来:“薛奶奶说薄荷能‘醒神’,根须闻着味,长得更精神。”

姜小龙忽然想起什么,从布袋里掏出个小小的木牌,上面用刀刻着“念生”两个字,字周围还刻了圈小小的叶子。“这是我昨晚刻的,”他把木牌插在盆边,“以后它就有自己的名字牌了,跟咱们的纪念册似的,一看就知道是谁家的苗。”木牌上的字还带着新刻的木屑,在阳光下泛着浅黄,倒像是给“念生”戴上了枚朴素的勋章。

袁姗姗摸着木牌上的刻痕,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从最初在陶盆里冒出嫩芽,到如今在瓦盆里舒展新叶,这株叫“念生”的小苗,像根线,把他们几人的日子串在了一起——薛奶奶的叮嘱,林栋的旧瓦盆,女生的腐叶土,姜小龙的木牌,还有自己写满字的纪念册,少了哪一样,都凑不成此刻的光景。

午后的阳光穿过木板的缝隙,在瓦盆里投下细碎的光斑。“念生”的叶片上,雨珠正顺着叶脉滚落,在土面砸出小小的坑,而那些藏在土里的根须,正趁着这湿润的好时候,悄悄往更深的地方钻。袁姗姗忽然明白薛奶奶的话——所谓“养根”,从来不是急着让它长高,而是慢慢等它把根须扎进土里,扎得越深,以后站得越稳。

就像他们这些围着小苗打转的人,那些一起扒土、垫瓦、浇水的日子,那些听薛奶奶**子、在纪念册上写字的时刻,其实也是在互相“扎根”。根须缠得越紧,日子就越瓷实,就像这瓦盆里的土,混着腐叶、橡果壳和他们的心意,正慢慢酿成滋养“念生”的养分,也酿成属于他们的、带着泥土香的时光。

姜小龙忽然指着新叶:“你看,它好像在朝太阳的方向转!”几人凑过去,果然见叶片微微偏向阳光露进来的地方,叶尖还沾着点新土的痕迹。袁姗姗笑着在纪念册上添了句:“根在土里长,叶向光里生,日子该是这样的。”

远处的篱笆上,月季花苞在阳光下轻轻颤,像是在应和这句话。瓦盆里的土渐渐干爽,露出细密的裂纹,而那些看不见的根须,正趁着这雨后的暖意,在土里织成更密的网——它们知道,只有把根扎得更深,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稳稳地托住每片新长的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