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18章 代码织成的暖春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18章 代码织成的暖春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3:29

晨光把窗帘染成淡金色时,林栋的指尖终于敲下最后一个分号。屏幕上跳出“编译成功”的绿色提示框,像枚刚出炉的勋章,衬得他眼底的红血丝都柔和了几分。宿舍里静悄悄的,姜小龙的鼾声混着窗外麻雀的啾鸣,织成张松松软软的网。

他起身活动僵硬的脖颈,目光扫过书桌——左侧摞着三本书,《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脊被手指磨出了毛边,中间夹着的笔记本上,茅台股价的手绘折线图已经延续到了三月,红色箭头在21元附近拐了个弯,像只犹豫的鸟。右侧的搪瓷杯里,昨晚泡的菊花茶还剩小半杯,花瓣沉在杯底,像片缩微的晚霞。

“咔哒。”门被轻轻推开,汪子豪探进头来,发梢还滴着水,手里攥着条毛巾:“搞定了?我刚去水房冲了把脸,清醒多了。”他凑到屏幕前,看着那个图书馆借阅系统的登录界面,“比上次流畅多了,这加载速度能打九分。”

林栋揉了揉肩膀,把编译好的程序存进软盘:“测试账号是admin,密码123,你再测测权限管理模块,别让学生能删管理员日志。”他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件洗得发白的夹克,“我去趟图书馆,找刘老师演示下,顺便把报酬结了。”

“等等。”汪子豪从口袋里摸出个用橡皮筋捆着的信封,“印刷厂老板昨天派人送的,说是预付款的一半,两千块。”他把信封拍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够你再补点股票了。”

林栋捏了捏信封的厚度,指尖传来纸张整齐的棱角感。“先存着,”他笑了笑,“等系统验收了再说。”

图书馆的木质旋转楼梯被晨光擦得发亮,林栋踩着台阶往上走,皮鞋跟敲出“笃笃”的声响,惊飞了趴在窗台的麻雀。刘老师的办公室在三楼尽头,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打印机“吱啦吱啦”的工作声。

“进来吧。”刘老师的声音隔着门传来,带着点沙哑。她正对着台老式打印机较劲,手里攥着张卡纸,看见林栋进来,无奈地指了指:“这破机器,打个借阅清单都卡纸,正好,你来得巧。”

林栋放下软盘,三下五除二拆开打印机后盖,取出皱巴巴的卡纸。“齿轮有点错位,”他用手指拨了拨那个锈迹斑斑的传动轮,“加点润滑油就行,我宿舍有,下午给您送来。”

演示系统时,刘老师的眼睛亮了:“能自动提醒超期?还能统计热门书籍?小林,你这脑子咋长的?”她从抽屉里拿出个信封递过来,“这是剩下的报酬,三千块,比说好的多了五百,算是加班费。”

林栋推辞时,信封被塞回手里,刘老师拍着他的肩膀:“拿着!下周把毕业生论文答辩系统也弄弄,价格好说。对了,我爱人在证券公司工作,说茅台那只票,最近机构调研挺频繁。”

走出图书馆时,春风卷着杨絮扑面而来,像群调皮的白蝴蝶。林栋摸了摸口袋里的两个信封,忽然想去证券营业部看看。营业厅里比上次热闹,几个老太太围着大屏幕讨论,有人举着笔在报纸上圈圈画画,空气里飘着茶叶蛋的香味。

他排在队伍里,听见前面两个人在说:“听说茅台要扩产了,新车间下个月投产。”“我侄子在酒厂上班,说今年基酒质量特别好。”轮到他时,林栋把五千块全存进了资金账户,分五笔挂了单,从21.5元到22元,每涨五毛挂一笔。

“小伙子挺沉稳啊。”柜员是个戴眼镜的姑娘,递回执时多看了他两眼,“这票最近波动大,不少人都割肉了。”

“没事,”林栋接过回执,指尖在“委托数量”那栏摩挲了一下,“我看好它的基本面。”

回宿舍的路上,路过校办工厂的门市部,橱窗里摆着台崭新的奔腾III电脑,标价一万二。林栋站在玻璃外看了会儿,屏幕上的屏保是片蓝色的海洋,像极了雪湖夏天的颜色。汪子豪从后面拍他肩膀时,他还没回过神。

“发什么呆呢?”汪子豪举着个汉堡,“印刷厂老板又追加了功能,要给每个零件贴二维码,手机扫一下就能看库存。”他把汉堡塞给林栋,“快吃,吃完开工,这单做完,咱们凑钱买台新电脑,比你那台486强十倍。”

宿舍里,姜小龙正对着台旧收音机摆弄,听见动静回头喊:“你们看,中央台说白酒出口退税提高了!”他把音量调大,播音员的声音清晰地飘出来:“……对酒类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部分品类退税率提高至15%……”

林栋咬着汉堡冲到电脑前,证券软件的界面上,茅台的股价正往上跳,红色的数字像串欢快的鞭炮。他挂的五单已经成交了三笔,最新价停在21.8元。

“嘿,这政策来得巧!”汪子豪凑过来看,嘴里的汉堡渣掉在键盘上,“我说啥来着,你的眼光比雷达还准。”

刘宇抱着一摞书进来时,正好撞见这一幕,推了推眼镜:“我就说情绪性下跌不可持续,”他从书里抽出张纸条,上面是手写的计算过程,“按最新财报算,pEG才0.8,明显被低估了。”

林栋忽然想起刘老师的话,点开机构调研的新闻,标题赫然写着“茅台管理层称今年营收目标增长18%”。他摸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母亲接电话时还在喂猪,背景里传来“哼哼”的叫声。

“妈,问你个事,咱家那片山,适合种酿酒用的高粱不?”

“咋突然问这?”母亲的声音带着喘息,“前阵子村支书还说要搞合作社,引进酿酒高粱品种呢。你爸正琢磨着承包几亩地试试。”

挂了电话,林栋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股价,忽然觉得那条红色的曲线,和家乡山坡上的梯田轮廓重合在了一起。汪子豪在旁边敲着代码,姜小龙对着收音机听财经新闻,刘宇在笔记本上写着公式,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像层温暖的糖衣。

“对了,”林栋忽然开口,“新电脑别买那么贵的,够用就行,剩下的钱,我想投到家里的高粱地里。”

汪子豪敲键盘的手顿了顿,随即笑了:“可以啊,到时候酿出酒来,给我们留几瓶。”

姜小龙举着收音机喊:“听到没!茅台的经销商在招人,要求懂电脑,还得会点财务知识!”

刘宇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还得懂点数据分析,正好咱们都在学。”

林栋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代码在编辑器里闪烁,股价在行情软件上起伏,窗外的杨絮越飘越密,像场温柔的雪。他忽然明白,所谓的未来,从来不是一条笔直的线,而是无数条线交织成的网——代码的逻辑线,股价的波动线,家乡的田垄线,还有此刻身边这些年轻的、跃动的生命线。

傍晚调试完二维码扫描模块,林栋把账户里的收益取了两千块,汇给了父亲。汇款单的附言栏里,他一笔一划地写:“买些优质高粱种子,剩下的钱请人帮忙翻地,我暑假回来搭个灌溉系统。”

提交汇款单时,夕阳正把银行的玻璃幕墙染成蜜糖色。林栋摸了摸口袋里的软盘,里面存着刚编好的程序,也存着个正在慢慢成形的春天——有代码的温度,有股价的弹性,还有泥土的芬芳。他知道,不管是那串跳动的数字,还是家乡田埂上即将冒出的绿芽,都需要耐心等待,需要用心浇灌,就像此刻吹过脸颊的风,看似轻柔,却带着能让万物生长的力量。

回到宿舍时,汪子豪已经把新系统的图标设计好了——一个顶着麦穗的二维码,底色是雪湖的蓝色。姜小龙在墙上贴了张茅台的厂区地图,用红笔圈出了招聘的部门。刘宇的笔记本上,多了个新的文件夹,命名为“酿酒行业数据分析模型V1.0”。

林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在茅台股价折线图的旁边,画了片小小的高粱地,旁边写着行字:“代码是0和1的排列,庄稼是土和水的组合,本质上,都是在规律里生长。”

窗外的杨絮还在飘,像无数个正在编织的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