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99章 庆功宴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99章 庆功宴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3:29

“林记电器”的卷闸门刚拉开半人高,张超就抱着篮球钻了进来,运动服上的汗水滴在崭新的地板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栋哥!蛋糕店说六点能做好,我让他们在奶油上画个麦克斯韦方程组,师傅说‘保证比你们课本上的还标准’!”他把篮球往柜台边一放,球滚到薛老脚边,老人用拐杖轻轻一挡,球就乖乖停住了。

薛老今天穿了件簇新的中山装,胸前口袋别着那支老钢笔,正坐在柜台前翻林栋的决赛证书,老花镜滑到鼻尖也没察觉。“这印章真清楚,”老人用指尖点着“中国物理学会”几个字,“比我当年的奖状气派多了。当年我得的那枚军功章,现在还在樟木箱里垫着红布呢,等会儿给你拿去镇店。”

母亲端着盘洗好的冬枣从里间出来,果盘边缘的雕花比上次更精致了些。“徐铭刚打电话,说网吧的音响坏了,正往这儿赶,让小栋给看看,”她把果盘往薛老面前推了推,“说庆功宴的音乐得用他那套专业设备,不然没气氛。”

林栋刚拿起螺丝刀,玻璃门就“叮咚”响了,徐铭扛着个巨大的音响进来,金链子在领口晃得厉害,晓雅跟在后面,手里捧着套彩灯,线绳在胳膊上缠了好几圈。“栋哥救命!”徐铭把音响往地上一放,喘得像刚跑完八百米,“昨晚试音还好好的,今早就没声了,是不是被吴小燕拆坏了?她昨天还说要给音响加个‘电磁屏蔽罩’。”

晓雅解开彩灯,线绳在货架间绕出个闪亮的圈:“别冤枉人,小燕姐是来帮忙的,她给服务器换了新的散热风扇,说‘保证庆功宴时不宕机’。”她忽然指着林栋的实验服,“你怎么还穿着这个?我带了新t恤,印着‘雪湖物理大神’,特意给你准备的。”

林栋笑着接过t恤,刚要换,吴小燕抱着台示波器冲进来,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网线。“我测了,音响没坏,是信号线接触不良!”她举着个插头,金属触点上的氧化层在灯光下泛着灰,“就像你决赛时遇到的接线柱问题,用砂纸蹭蹭就好。”

她从口袋里掏出片砂纸,三两下就把插头磨得发亮,插回音响时,喇叭里突然爆出段摇滚乐,震得货架上的灯泡都在晃。“成了!”吴小燕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元素,“我还带了频谱仪,能把音乐转换成波形图,投在墙上肯定酷,就像你实验报告里的波形分析。”

袁姗姗提着个食盒走进来时,摇滚乐刚好切换成轻柔的钢琴曲。“我妈烤的桂花糕,”她打开食盒,甜香漫得满店都是,“文科班的同学下午来帮忙布置,历史老师说要在墙上贴你的成长时间线,从小学拆收音机到现在拿全国奖,比课本里的科学家传记还精彩。”

她的辫子上系着根红绳,末端拴着片枫叶标本,叶脉被压得格外清晰。“这是上次在清华园捡的,”袁姗姗把枫叶递给林栋,“江慧玲说你喜欢植物标本,能联想到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我就压了片给你。”

江慧玲抱着个大相册走进来,封面是用红绳绑的,绳结打得和林栋书包上的一样。“物理组老师连夜做的,”她翻开相册,第一页是林栋初中时的照片,抱着个拆开的收音机,满脸黑灰,“从你第一次参加物理竞赛到这次决赛,每张照片后面都写着时间和事件,比实验记录还详细。”

相册里夹着张纸条,是物理老师的字迹:“记住每次拆坏的零件,都是通向成功的螺丝。”林栋指尖划过照片里的自己,忽然想起父亲总说的“拆坏了不可怕,装不回去才丢人”,原来那些看似笨拙的尝试,早已悄悄铺成了路。

父亲扛着卷红布进来,母亲在后面扶着,布上用金粉写着“恭喜林栋荣获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笔画间还沾着点油漆——是昨晚连夜刷的。“张超他爸帮忙挂的,”父亲把红布往门头一系,金粉在灯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说这布得用防火材料,跟他体校的领奖台布一个材质。”

张超突然从外面冲进来,手里举着个篮球,球面上用 marker 笔写满了签名。“体校队友都签了名,”他把篮球往林栋怀里一塞,“教练说这球得留给你,以后你成了科学家,就拿它给孩子们讲抛物线原理。对了,我托人买了支签名笔,专门用来签证书的。”

傍晚时分,老街的街坊邻居都来了,把“林记电器”挤得满满当当。徐铭的音响里放着钢琴曲,吴小燕的频谱仪在墙上投出流动的彩色波形,像片缩小的星河;袁姗姗和晓雅给大家分桂花糕,甜香混着薛老泡的绿茶香,在空气里酿成独特的味道。

薛老被围在中间,给孩子们讲电台的故事:“当年没这些设备,就靠耳朵听,信号弱了就爬电线杆调天线,雪花声里藏着大学问……”他忽然指着林栋,“这孩子现在学的,跟我当年玩的是一回事,都是跟‘波’打交道,只不过现在的波跑得更快,能到北京去。”

父亲端着酒杯站起来,酒液在杯里晃出小小的漩涡。“感谢各位街坊邻居,”他的声音有点抖,却格外响亮,“我儿子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帮忙。省城分店下周开业,到时候请大家去捧场,所有电器都按成本价,就当谢礼!”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张超突然把篮球往空中一抛,接住时顺势做了个投篮动作:“我提议,让栋哥给咱们讲讲决赛题!用大白话讲,别整那些公式,不然我听不懂!”

林栋接过篮球,指尖触到那些密密麻麻的签名,忽然觉得这颗球比任何奖杯都沉。“其实也没啥,”他笑着把球传给张超,“就像你投篮,得算准角度和力度;像徐铭修服务器,得找到问题的根儿;像袁姗姗背古诗,得理解每个字的意思……道理都一样,把学到的用在生活里,就不难了。”

江慧玲忽然举起相册,翻到最后一页——是张空白的纸,下面写着“未完待续”。“物理老师说,这才是第一章,”她的目光在人群里转了圈,落在林栋身上时亮了亮,“以后还有省城分店的电路设计,张超的运动力学训练,徐铭的服务器升级,吴小燕的电磁学研究,袁姗姗的文科理科融合……咱们的故事还长着呢。”

夜色渐深时,大家开始往店外挪,薛老被搀扶着走在前面,嘴里还在念叨着电台和公式;父亲和母亲在收拾桌子,把没吃完的桂花糕分给街坊;张超抱着篮球,和林栋约定明天去球场“用物理原理打场比赛”;吴小燕把示波器装进箱子,说明天要去网吧给战队讲“反应速度与神经传导”;袁姗姗把枫叶标本夹进林栋的笔记本,说“等你上清华了,记得给我寄北京的叶子”。

林栋站在店门口,看着大家的身影消失在老街的拐角,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无数条射线,从“林记电器”这个原点出发,通向各自的远方。徐铭的音响还在放着轻柔的音乐,墙上的频谱波形缓缓流动,和远处体育场的灯光、“极速先锋”的霓虹、文科班教室的灯光连成一片,像张温暖的网。

江慧玲把那本空白页的相册递给林栋:“老师说,这该由你来续写了。”她的眼镜片上沾着点桂花糕的糖霜,像落了颗小星星,“不管是清华的实验室,还是雪湖的老街,都是你的纸。”

林栋接过相册,封面的红绳在手里轻轻晃动。他抬头望着雪湖的夜空,星星比任何时候都亮,像撒在深蓝色丝绒上的碎钻。远处传来张超的喊声,大概是在和队友说今晚的庆功宴;“极速先锋”的方向闪着蓝绿色的光,吴小燕肯定还在调试服务器;文科班的灯还亮着,袁姗姗说不定在写关于他的报道。

他忽然明白,所谓的成功,从来不是孤零零的奖杯,而是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烟火气——父亲的电器店,母亲的桂花糕,薛老的电台笔记,江慧玲的相册,张超的篮球,吴小燕的示波器,徐铭的音响,袁姗姗的枫叶……它们像一个个鲜活的变量,共同组成了他人生的方程,解出来的,是比任何公式都温暖的答案。

林栋转身走进店里,把相册放在柜台上,旁边是他的一等奖证书和薛老的军功章。月光透过玻璃门照进来,在三者之间搭起道银色的桥,仿佛在说:过去、现在、未来,从来都是连着的。

他拿起笔,在相册的空白页写下第一行字:“物理的终点,是生活。”

窗外的桂花香又飘了进来,混着远处的蝉鸣和近处的虫吟,像首未完的歌。林栋知道,属于他的故事,属于雪湖这群年轻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写在纸上的公式,终将变成修电器的扳手,投篮球的弧度,服务器的代码,诗集里的句子,在烟火人间里,生长出无限可能。

夜色温柔,老街的灯一盏盏熄灭,只有“林记电器”的灯还亮着,像颗守在原点的星,等待着新的黎明,和那些即将被写下的,更精彩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