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93章 奔赴的晨光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93章 奔赴的晨光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3:29

凌晨四点的雪湖市还浸在墨色里,“林记电器”的灯却已经亮了。林栋背着书包走出房门时,厨房飘来白煮蛋的香气,父亲正把剥好的鸡蛋往保鲜盒里装,指尖沾着点蛋壳的白,“给你带六个,寓意‘六六大顺’,薛老和慧玲爸各两个,凑个双数”。

母亲把保温杯塞进他手里,里面是刚沏好的豆浆,杯壁的温度烫得指尖发麻。“火车站冷,把这件厚外套带上,”她抖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是去年物理竞赛获奖时买的,拉链上挂着个小小的航天模型挂件,“江慧玲妈说北京比咱们这儿凉,早晚得穿外套。”

林栋接过外套,忽然注意到母亲眼下的青黑——昨晚起夜时,他看见父母房间的灯还亮着,父亲在翻北京的地图,母亲在缝补他的实验服袖口。此刻她正往他书包侧袋塞纸巾,动作慢得像在数纤维,“到了那边每天给家里打个电话,不用多说,报声平安就行”。

“小栋,走了!”薛老的声音从楼道传来,拐杖敲击水泥地的“笃笃”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老人穿着件熨烫平整的中山装,胸前口袋别着那支老钢笔,旅行包上的五角星挂坠在手电筒光下闪着微光,“我把电台笔记的重点页折好了,实验操作那部分对你准有用,有空翻翻看”。

下楼时,江慧玲家的灯也亮了。她父亲背着个巨大的登山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装了些应急药品和充电器,慧玲说你们年轻人手机总没电”。江慧玲跟在后面,穿着件浅灰色的卫衣,手里捧着个保温桶,“我妈早上三点起来熬的小米粥,说火车上的早饭不好吃”。

她的眼镜片在晨光里泛着白,林栋帮她把滑落的书包带提了提,指尖触到她的手腕,两人像被晨光烫了下,同时缩回手。“决赛的准考证我放在你书包外侧的拉链袋里了,”江慧玲低头盯着脚尖,声音轻得像晨雾,“跟身份证放在一起,老师说这俩不能离身。”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薛老的拐杖声在回荡。路过体育场时,铁门里忽然传来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咚、咚、咚,节奏比平时慢些,像怕惊扰了沉睡的城市。张超穿着省体校的队服,正对着篮板练投篮,运动裤的裤脚还沾着露水。

“栋哥!”他把篮球往地上一按,抱着就跑过来,额头上的汗珠在晨光里像碎钻,“我就知道你们这会儿出发,特意来送送你!”他从运动包里掏出个篮球形状的钥匙扣,上面刻着“加油”两个字,“这是我在省体校门口买的,据说能带来好运,你挂在书包上”。

林栋接过钥匙扣,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漫上来。“训练别太累了,”他拍了拍张超的胳膊,肌肉硬得像块石头,“友谊赛好好打,等我回来听你报喜。”

“放心吧!”张超原地跳了跳,篮球在他手里转得飞快,“教练说我现在的投篮命中率比上次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都是你的‘抛物线原理’帮的忙!对了,袁姗姗让我给你带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本《高考作文素材》,扉页上画着个卡通小人,举着物理公式和历史年表,旁边写着“文理双全,所向披靡”。

火车站的灯光在远处亮着,像颗孤独的星。候车室里已经坐了些人,大多是背着行囊的务工者,泡面的香气混着烟草味在空气里弥漫。薛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掏出老花镜戴上,翻出电台笔记给林栋讲电路调试的技巧,“你看这个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跟你们实验课的伏安法原理一样,就是要用交流电源,避免极化效应”。

江慧玲的父亲在给保温杯续水,小米粥的香气飘过来,混着薛老的浓茶味,像种奇特的调和香。“慧玲把决赛的日程表做成了Excel,存在你手机里了,”他把水杯递给林栋,“每个时段都标了重点,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休息,比我给工地做的施工计划还详细。”

江慧玲正对着手机发消息,屏幕上是“极速先锋”的群聊界面,徐铭发了串加油的表情包,晓雅跟着发了张烤饼干的照片,说“等你回来吃刚出炉的”,吴小燕则甩了张电路图,配文“实验顺利,就像这电路,别短路”。

“徐铭说他们今天有场重要的训练赛,”江慧玲把手机递给林栋看,“特意调了服务器的时区,说要跟你‘跨时空加油’。吴小燕凌晨五点就去网吧了,说要盯着服务器,确保不会像上次那样掉包。”

广播里传来检票的通知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林栋跟着人流往站台走,父亲提着行李箱的手青筋暴起,母亲在后面不停地叮嘱“身份证放好”“鸡蛋记得吃”,薛老的拐杖在站台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像在给这场奔赴打拍子。

火车的汽笛突然长鸣,震得人耳膜发颤。林栋忽然看见站台尽头的栅栏外,袁姗姗正挥着手臂大喊,辫子上的红绳在晨光里像团跳动的火。她身边站着晓雅,手里举着个写着“加油”的牌子,是用网吧的硬纸板做的,字是吴小燕写的,笔锋刚硬得像电路图。

“林栋!加油!”袁姗姗的声音被火车的轰鸣吞没,却清晰地钻进林栋耳朵里。她把手里的笔记本高高举起,封面上是她画的雪湖市地图,用红笔圈出“林记电器”“极速先锋”“学校”“体育场”,像颗颗星子连成的线。

火车缓缓开动时,林栋趴在车窗上挥手,看见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小,薛老的拐杖依旧在站台上点着,张超蹦跳着挥手的样子像个孩子,袁姗姗和晓雅的身影渐渐融进晨光里,像两朵倔强的花。

江慧玲递过来片纸巾,“我妈说看离别最容易哭,让我给你备着”。她的眼眶红红的,却努力笑着,“你看外面的日出,像不像物理课本里说的‘光的折射现象’?把云都染成金色了”。

林栋望向窗外,晨光正漫过雪湖市的屋顶,给“林记电器”的招牌镀上层金边,“极速先锋”的霓虹在晨光里渐渐淡去,体育场的绿色跑道像条铺展开的绸带。这些熟悉的场景在视野里倒退、缩小,最终变成地图上的一个点,却在心里铺成了条温暖的路。

薛老从包里掏出个苹果,用小刀削出连贯的皮,“我年轻时候去北京开会,火车开了两天两夜,那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咱们雪湖也能有直达北京的快车。现在好了,七个小时就到,比当年送信还快”。他把苹果递给林栋,“吃点东西,保存体力,到了北京才有精神准备比赛”。

江慧玲的父亲在看决赛手册,手指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上划着线,“你看这条,‘仪器使用前需检查接地’,跟薛老说的电台调试一个道理,老手艺里藏着大学问”。他忽然抬头,“等比完赛,咱们去**看升旗,让你们这些孩子也感受感受国家的气派”。

火车驶过雪湖市的地界时,林栋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吴小燕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张图——她站在服务器机房前,手里举着块写着“林栋加油”的电路板,背景里的指示灯闪着蓝绿色的光,像片缩小的星空。图片下面配着行字:“服务器很稳,像你的物理水平,加油。”

林栋把手机递给江慧玲看,两人忽然都笑了。原来那些看似遥远的牵挂,早已通过网线、通过站台的挥手、通过保温杯里的温度,织成了张无形的网,稳稳托着他驶向远方。

薛老靠着椅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本电台笔记,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露出里面“万物相通”的批注。江慧玲的父亲在看报纸,头条是“我省物理竞赛选手备战全国决赛”,旁边配着张模糊的合影,林栋认出那是复赛时的集体照。江慧玲正低头看着决赛资料,晨光落在她的睫毛上,投下小小的阴影,像停着只安静的蝶。

林栋从书包里掏出那个篮球钥匙扣,挂在拉链上,又摸了摸口袋里的身份证和准考证,指尖触到母亲塞的纸巾,忽然觉得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这场奔赴不只是为了一场比赛,更是为了那些藏在晨光里的期待——父亲的白煮蛋、母亲的冲锋衣、薛老的电台笔记、江慧玲的小米粥、张超的篮球、吴小燕的电路板、徐铭的服务器、袁姗姗的红绳……

火车在晨光里加速前行,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熟悉的老街变成陌生的田野,又渐渐出现高楼的轮廓。林栋望着远方的天际线,那里有即将到来的考场,有等待探索的知识海洋,更有无数种可能的未来。

但他清楚,无论驶向何方,雪湖市的站台永远是他的起点,那些在晨光里挥手的身影,那些藏在市井烟火里的牵挂,终将化作最亮的星,照亮他前行的路。汽笛声在风里渐渐消散,而属于他的奔赴,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