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89章 高三啦!高考倒计时278天

雪湖市的开学季带着种清冽的清醒,像是被夏末的暴雨洗过,空气里浮着桂花香,混着柏油路被晒热的气息,酿成独属于开学季的味道。林栋拖着行李箱站在“林记电器”门口时,正是下午三点,阳光斜斜地打在崭新的玻璃门上,把“林记电器·省城分店筹备中”的红色横幅照得格外醒目。

“回来啦!”父亲从柜台后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测电器,指节上的老茧在阳光下泛着蜡黄的光——那是早年跑维修时磨出来的,如今虽已不大动手修机器,却像枚勋章般印在手上。他快步走出来,接过行李箱的动作自然又熟练,力道却放得格外轻,仿佛怕碰坏了什么宝贝。“北京的教授们怎么说?薛老在电话里把你夸上天了,说你讨论黑洞辐射的时候,眼睛亮得像装了探照灯。”

母亲端着盘刚切好的哈密瓜从里间出来,果盘边缘的雕花歪歪扭扭,是她跟着短视频学的新手艺,“说以后招待客户用得上”。她把牙签塞进林栋手里,眼里的期待像盏总也不会暗的灯:“薛老还说,清华的老师问你想不想提前去实验室参观,这可是天大的机会!”

林栋咬了口哈密瓜,清甜的汁水漫过舌尖,把旅途的疲惫冲散了大半。他望着店里的新布局——原来的维修区改成了体验区,摆着几台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省城分店的设计图。“爸,分店的电路图纸我看了,保险装置得再加两组,省得夏天用电高峰跳闸。”他从背包里掏出个笔记本,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还有空调外机的位置,最好往东边挪半米,避开西晒,能省不少电。”

父亲接过笔记本,手指在图纸上点了点:“还是你想得细。上周张超来买电脑,说省体校的训练馆就总跳闸,我让小王按你说的配置加了稳压器,他说用着特别顺。”他忽然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光,“对了,张超这小子出息了,省体校选拔赛拿了第一,教练说他是块打篮球的料,以后说不定能进国家队。”

正说着,玻璃门“叮咚”响了,徐铭风风火火地冲进来,金链子在t恤领口晃得厉害,手里攥着张红色奖状。“栋哥!我们赢了!”他把奖状拍在柜台上,“市级电竞大赛冠军!多亏你远程指导调的服务器,延迟比对手低了整整10毫秒,最后那波团战直接把他们打懵了!”

晓雅跟在后面走进来,手里捧着杯冰咖啡,杯壁上的水珠滴在吧台上,晕开小小的圆。她比刚来时开朗多了,扎着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吴小燕让我给你带杯咖啡,说谢谢你提供的‘物理级战术’——她把服务器延迟换算成了物理公式,队员们练了半个月,闭着眼睛都能预判对手走位了。”

林栋接过咖啡,指尖触到冰凉的杯壁,忽然注意到吧台的电脑屏保是张合影——徐铭、晓雅、吴小燕和战队成员挤在服务器机房前,每个人都笑得灿烂,背景里的指示灯闪着蓝绿色的光,像串迷你星星。“这是夺冠那天拍的,”徐铭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吴小燕说要设成屏保,时刻提醒我们‘技术改变战局’。她还说,等你有空,想请你给队员们讲讲‘延迟与反应速度的物理关系’,听得我头都大了。”

晓雅捂着嘴笑:“他啊,训练时总说‘哪那么多道理,干就完了’,结果决赛前紧张得半夜给服务器磕头,说求它‘争点气’。”

正说着,林栋的手机响了,是江慧玲发来的视频通话。屏幕里,物理实验室的白墙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江慧玲举着手机转了圈,镜头里闪过堆得像小山的复习资料,还有黑板上醒目的“高三,我们来了”——粉笔字力透纸背,旁边贴着她和林栋的物理竞赛复赛奖状,红底金字在阳光下格外扎眼。

“你再不回来,老师就要把你的座位改成‘荣誉角’了!”江慧玲的声音带着笑,镜头忽然转向墙角的纸箱,“张超下午来送了两盒巧克力,说是省体校发的冠军奖品,非得让我转交给你,还说‘栋哥肯定能拿全国第一’。”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吴小燕在实验室呢,正拆示波器,说要研究‘电竞鼠标的传感器原理’,你快来管管她,再拆下去,学校的实验设备都要被她卸成零件了。”

挂了电话,林栋把行李寄存在店里,往学校走去。秋风卷着梧桐叶在柏油路上打旋,路过“极速先锋”网吧时,看见吴小燕蹲在门口,手里拿着螺丝刀,正给路由器“做手术”。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网线,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沾着点灰,看见林栋,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

“你可回来了!”她举着个拆下来的芯片,“你看这个传感器,响应速度比课本上说的快0.3毫秒,是不是因为用了新材料?我查了文献,说是……”

“先把它装回去再说。”林栋笑着夺过螺丝刀,三下五除二把路由器装好。吴小燕吐了吐舌头,从背包里掏出本笔记本,上面贴满了芯片照片和计算公式,“对了,我把全国决赛的考点和高三一轮复习重点整理到一块了,你看——”她翻开笔记本,用红笔把“动量守恒”“波粒二象性”等知识点圈出来,“这些既是决赛重点,也是高考难点,咱们可以同步复习,省不少事。”

走进校园时,晚自习的预备铃刚响过。教学楼里飘来阵阵墨香,走廊的公告栏前围了群人,挤进去一看,是张新贴的“高三冲刺计划表”,用不同颜色标着月考、模考、竞赛的时间,像张精密的作战地图。林栋的名字被写在“物理竞赛全国决赛”那栏,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星星。

“林栋!”张超的大嗓门从身后传来,他穿着省体校的蓝色队服,肌肉线条在汗水的映衬下格外清晰,手里抱着个篮球,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听说你从北京回来了?怎么样,全国决赛有把握吗?”他把一个印着“省体校”字样的运动水壶塞过来,“给你带的,冠军奖品,保温效果特好,熬夜刷题时能喝上热水。”

林栋接过水壶,触到温热的瓶身:“你呢?选拔赛累坏了吧?”

“累是累,但值!”张超捶了捶胸口,“教练说我基础还不够扎实,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练体能,晚上加练投篮,争取明年进国青队。”他忽然从背包里掏出本《运动生物力学》,封面皱巴巴的,里面画满了红笔批注,“这玩意儿太难了,里面的公式好多都看不懂,以后得请你多指教。你看这个抛射角和射程的关系,是不是跟物理课本里的斜抛运动公式一样?”

两人并肩往教室走,张超絮絮叨叨地讲着体校的趣事——食堂的饭量大得吓人,队友们都是“干饭机器”;宿舍里的闹钟凌晨四点就响成一片,谁起晚了就得被罚跑操场;教练虽然严厉,但会偷偷给大家买蛋白粉,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林栋听着,忽然觉得,体校的跑道和高三的考场,其实也没那么不同,都是需要拼尽全力的战场。

物理实验室的灯亮着,吴小燕果然还在拆东西——这次是台旧示波器,零件摆了一桌子,像摊开的机械拼图。江慧玲坐在旁边,面前摊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正用彩笔把“全国决赛考点”和“高三复习重点”连起来,红笔、蓝笔、黑笔交织在一起,像张彩色的蜘蛛网。

“你看这个动量守恒定律,”江慧玲指着其中一章,“既是决赛重点,也是高考难点,咱们可以一箭双雕。吴小燕说,她能通过拆示波器理解电磁感应,你说我能不能通过分析篮球抛物线理解斜抛运动?”她指了指窗外正在投篮的张超,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篮球划过的弧线在天空中留下淡淡的轨迹。

林栋放下书包,目光落在墙角的纸箱上——里面是徐铭送的新款游戏鼠标,包装上印着“高精度传感器”,附带的卡片上写着“感谢栋哥的‘物理级战术指导’,下次比赛还靠你”。他忽然想起在北京时,薛老说的“兴趣和学业从来不是对立面,就像物理和生活,本就该相辅相成”。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各班的灯陆续亮了起来,像串点燃的星星。林栋坐在课桌前,摊开了高三物理的第一轮复习资料,封面上写着“距离高考还有278天”。江慧玲的思维导图被贴在桌角,吴小燕的示波器零件图成了夹页,张超的运动水壶放在手边,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漫上来。

窗外的月光透过梧桐叶洒进来,在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星星。林栋翻开第一页,看到自己写的“加油”两个字,忽然觉得这个九月格外厚重。

他想起北京考场外的梧桐叶,想起体校跑道上的汗水,想起网吧服务器的指示灯,想起文科班走廊里袁姗姗背单词的声音——她的笔记本里夹着林栋帮写的“文科版简化公式”,说“历史里藏着物理,物理里也藏着历史”。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张超抱着篮球跑过,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吴小燕抱着修好的示波器往办公室走,嘴里念叨着“传感器灵敏度”;江慧玲拿着思维导图去问老师,声音清脆得像风铃。

林栋低下头,笔尖落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上。他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但只要想起这些并肩前行的身影,这些藏在秋风里的期待,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因为他清楚,高三不是孤军奋战的征途,而是一场有同伴、有热爱、有方向的奔赴。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这个清冽的九月,写下最郑重的注脚。教室里的笔尖声沙沙作响,和着窗外的风声、远处的篮球撞击声、实验室的器械碰撞声,汇成支独特的交响曲,在雪湖市的夜空里,轻轻回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