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85章 夏夜里的捷报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85章 夏夜里的捷报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3:29

雪湖市的七月总被热浪裹得严实。林栋躺在“林记电器”二楼的凉席上,手里翻着本《航天推进系统》,书页间夹着的书签是片梧桐叶,是上个月从考场外捡的,边缘已经被摩挲得发卷。楼下传来父亲和客户的谈笑声,夹杂着空调外机的嗡鸣,像支永不疲倦的夏日交响曲。

“小栋,薛老来啦!”母亲的声音从楼梯口飘上来,带着点刻意压低的兴奋。林栋翻身坐起时,正看见薛老拄着拐杖走进来,军绿色的褂子前襟沾着点西瓜汁,手里却攥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边角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

“快看!”老人把报纸往凉席上一拍,头版的标题用黑体字印着“我省物理竞赛复赛成绩揭晓——雪湖市一中林栋、江慧玲跻身全省前十”,旁边还配着张两人在考场外的合影,是记者抓拍的,林栋正帮江慧玲整理被风吹乱的刘海,背景里的梧桐树叶绿得发亮。

林栋的手指在自己的名字上轻轻划过,油墨的触感带着点温热。他忽然想起查分那天,网页加载时的心跳声比考场里的钟表还响,当“全省第七”的字样跳出来时,他第一时间给江慧玲打了电话,听筒里传来她带着哭腔的欢呼:“我第九!我们都能去参加全国决赛了!”

“你爸去订庆功宴的酒店了,”母亲端着盘切好的西瓜走进来,红瓤上还挂着水珠,“说要在‘老街饭庄’摆两桌,请街坊和学校的老师都来热闹热闹。”她拿起报纸,对着照片里的林栋看了又看,眼角的笑纹里盛着藏不住的骄傲。

正说着,楼下的电话响了,是张超从体校打来的,嗓门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栋哥!我就知道你行!等我回去给你当陪酒的,体校刚发了补助,我请你喝可乐!”林栋仿佛能看见他在电话那头蹦跳的样子,运动服后背肯定又洇出了深色的汗渍。

“慧玲他们家也该接到电话了。”薛老用蒲扇拍着大腿,竹骨碰撞的声音节奏分明,“她爸刚才还跟我念叨,说要带你们去北京参加决赛时,顺便逛逛**,让你们这些学霸也沾沾首都的灵气。”老人忽然压低声音,“我偷偷给你们备了份礼物,等庆功宴上再给,保证你们喜欢。”

傍晚的“林记电器”比往常更热闹。街坊们听说林栋拿了奖,都跑来道贺,柜台上很快堆起了水果和点心,像座小小的丰收塔。袁姗姗抱着束向日葵挤进来,花瓣上还沾着傍晚的露水,黄得晃眼。

“文科班的同学都托我给你带祝福!”她把花插进个玻璃瓶里,摆在最显眼的展柜上,“历史老师说你创造了奇迹,让理科生知道文科生也能懂电路,文科生也能为你骄傲!”她的书包里露出半截《高考作文素材》,其中一页折着角,上面抄着句“少年心事当拿云”,字迹娟秀又有力。

江慧玲和她父母也来了,江父手里拎着个精致的礼盒,是套精装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烫金的书脊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这是给你和慧玲的,”他拍着林栋的肩膀,衬衫袖口的纽扣擦得锃亮,“全国决赛在八月,正好趁暑假好好复习,我已经订了去北京的机票,决赛完带你们去爬长城。”

江慧玲穿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本决赛辅导书,书页上用荧光笔标着重点:“你看这个等离子体物理,和你家新到的等离子电视原理有关,”她忽然有点不好意思,“我爸说决赛可能考天体物理,让我多向你请教,毕竟你是‘航天迷’。”

吴小燕站在稍远的地方,手里捧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她自己画的原子结构图,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像幅迷你的星系图。“这是我整理的错题集,”她把本子递过来,纸页间夹着张自制的元素周期表,“里面有不少决赛可能考的难点,我觉得……对你应该有用。”

林栋翻开本子,发现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红笔标注的解题步骤旁边,还画着小小的示意图——用电路图解释电磁场,用篮球轨迹解释抛物线,和江慧玲的笔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忽然想起物理老师说的“真正的学霸,是能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眼前这两个女生,显然都做到了。

庆功宴那天,“老街饭庄”的红灯笼从门口一直挂到二楼,像串燃烧的星子。薛老穿着件崭新的中山装,胸前别着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他举着酒杯站起来时,满座的喧闹瞬间安静下来。

“今天我要说三句话,”老人的声音洪亮得像敲钟,“第一,恭喜小栋和慧玲,你们是雪湖市的骄傲;第二,感谢林记电器和江家,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第三,”他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两枚黄铜制成的书签,上面刻着“学海无涯”四个篆字,“这是我托老战友做的,用的是退役军舰的钢板,希望你们像军舰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掌声雷动时,林栋和江慧玲同时接过书签,指尖相碰的瞬间,两人都红了脸。父亲举着酒杯走过来,和江父碰了个响,酒液溅出几滴在桌布上,像朵小小的烟花。“以后就是战友了,”父亲的脸红扑扑的,大概喝了不少,“等孩子们去了北京,咱们也跟着沾光,看看**广场的升旗。”

袁姗姗端着果汁跑过来,非要和林栋碰杯:“虽然我不懂物理,但我知道你为咱们学校争光了!”她的辫子上系着红色的丝带,是特意为庆功宴扎的,“对了,文科班的模考我拿了第一,算是跟你打平了!”

“那得好好庆祝。”林栋笑着和她碰杯,玻璃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他忽然想起前世这个时候,自己正为落榜的事躲在房间里抽烟,而现在,身边是喧闹的祝福,眼前是触手可及的未来,这种踏实感比任何奖杯都让人安心。

宴席散后,林栋和江慧玲沿着老街往回走。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并肩延伸的路。晚风带着槐花香拂过来,吹得江慧玲的连衣裙轻轻摆动,像朵盛开的蓝花楹。

“你说北京的决赛会很难吗?”她忽然问,声音轻得像飘落的花瓣。

“难才有意思。”林栋踢着路上的小石子,鞋跟敲出轻快的节奏,“就像薛老说的,乘风破浪才叫本事。”他想起父亲今早在店里说的,要把“林记电器”的分店开到省城去,“我爸说等我去北京,他就去省城考察市场,说不定以后咱们在首都也能看到‘林记电器’的招牌。”

江慧玲忽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个小小的笔记本:“这是我爸托人找的航天博物馆的资料,”她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印着神舟飞船的结构图,“你看这个逃逸塔的分离机构,是不是和你修的洗衣机离合器有点像?都是靠机械力完成分离。”

林栋凑近了看,月光落在书页上,把她的睫毛照得像把小扇子。他忽然觉得,所谓的梦想,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藏在这些琐碎的讨论里,藏在彼此眼里的光里,藏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前行的脚步里。

回到家时,父亲还在店里盘点账目,计算器按键的声音在空荡的店里格外清晰。“北京的酒店订好了,”他头也没抬,笔尖在账本上飞快游走,“就在中科院附近,方便你们去请教专家。”账本上的“省城分店筹备”几个字被红笔圈得醒目,像个跃动的逗号,预示着未完待续的故事。

林栋坐在二楼的凉席上,手里摩挲着那枚黄铜书签,军舰钢板的凉意透过指尖漫上来,却让人心里暖暖的。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变得稀疏了,大概是知道夏天快要过去,但这并不让人沮丧——就像物理公式里的周期,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他翻开决赛辅导书,在扉页上写下:“2000年7月,雪湖市,庆功宴,还有即将到来的北京。”写完,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的星空。北斗七星依旧清晰,像把指引方向的勺子,而他知道,自己的航标已经不仅仅是星辰,还有身边这些温暖的人,这些正在生长的日子,这些藏在夏夜里的、闪闪发光的期待。

全国决赛的号角已经吹响,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最精彩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