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70章 林记电器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70章 林记电器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3:29

雪湖市的初冬总带着层薄雾,像给老街披上了层纱。林栋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时,早读的铃声刚响过,教学楼里飘出朗朗的读书声,混着操场上传来的篮球拍打声,是他熟悉的节奏。

“林栋!这里!”袁姗姗从教室后门探出头,冲他使劲挥手。她的课桌上堆着半人高的习题册,在晨光里像座小小的堡垒。

林栋走过去放下书包,刚抽出物理课本,就被前桌的同学围住了。“栋哥,听说你们跟姚明打比赛了?真的有两米一吗?”“上海队是不是特别厉害?”“你跟他合影了?快让我看看!”

他笑着拿出钱包,照片里那个穿着红色球衣的高大身影和身边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引来一片惊叹。江慧玲抱着书本走进来,看到这一幕,嘴角弯了弯,轻轻敲了敲林栋的桌子:“早读要开始了,想聊球赛,放学有的是时间。”

同学们识趣地散开,林栋却注意到她耳根的微红。他把钱包收好,翻开课本时,指尖在“匀速直线运动”几个字上顿了顿——省城的赛场像场盛大的梦,现在终于落地,回归到公式与定理的现实里。

早读课的间隙,吴小燕递来本笔记本:“这是去年物理竞赛的真题,我标了些重点,你看看。”她的字迹娟秀,在难题旁画着小小的问号,“寒假的竞赛报名下周截止,你要参加吗?”

“报。”林栋毫不犹豫。前世他对学习一窍不通,连普通高中都勉强毕业,这辈子既然有机会,就得抓住所有能提升自己的机会。他翻开笔记本,看到最后一页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常微分方程的三种解法”,字迹比别处更轻些。

“谢了。”他抬头时,吴小燕已经转了回去,只留下乌黑的发顶。

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时,林栋在草稿纸上列了张表:上午主攻数理化,午休时间练半小时拳(薛老说久坐伤腰),下午课后去维修铺帮忙,晚上处理网吧的琐事,睡前留两小时啃计算机教材。这是他花了整晚制定的计划,精确到分钟——篮球赛结束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书桌和赛场一样,都需要全力以赴。

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推导椭圆公式时,林栋的思绪却飘到了另一个“椭圆”上——网吧新添置的电脑桌边角,得做成圆角才不会磕到人。他赶紧在笔记本角落画了个草图,旁边标注“晚8点:检查新电脑线路”。

“林栋,这道题你来解。”老师的声音把他拉回课堂。他站起来接过粉笔,黑板上的解析几何题像场无声的战术布置,那些曲线和焦点,竟让他想起上海队的联防站位。粉笔在黑板上划过的沙沙声里,他忽然觉得,解题和打球有相通之处——都需要找到关键节点,用最短的路径抵达终点。

午休时的操场格外热闹。林栋没像往常那样加入篮球赛,而是在单杠旁练起了桩功。薛老的话犹在耳边:“力从地起,气沉丹田,读书和练拳一样,都得有根基。”他闭着眼感受气息在体内流转,膝盖的旧伤还在隐隐作痛,却比之前更有力量感。

“你真不再打会儿?”张超抱着篮球跑过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刚学了个新招式,想跟你试试。”

“不了,下午要去家店里帮忙。”林栋活动着手腕,“晚上去网吧不?我新装了几款单机游戏。”

“得嘞!”张超欢呼着跑开,运球的声音在空旷的操场里格外清晰。

林栋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省城赛场上那个红着眼眶说“够本了”的少年。他们都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奔跑,却又在某个路口默契地相遇。

放学后的老街总弥漫着饭菜香。林栋刚走到巷口,就听见维修铺里传来的笑声。“林总,这台洗衣机的线路您再看看?”两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围着林父,手里拿着万用表,眼里满是佩服。

“什么林总,瞎叫!”林父笑着拍了下学徒的后脑勺,转头看到林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回来啦?快帮爸看看这台进口冰箱,显示屏总跳。”

林栋放下书包走进里间,维修铺比半年前扩大了一倍,原来的操作间隔出了半间店面,货架上摆着洗衣机、微波炉,甚至还有台崭新的彩色电视机,玻璃柜里陈列着各种型号的电池和零件,墙上挂着“林记电器”的新招牌,红底黑字,透着股兴旺气。

“上个月刚盘下隔壁的半间屋。”林父递过来瓶汽水,语气里带着自豪,“光修东西忙不过来,进了批货,没想到卖得挺好。你王叔他们现在见了我,都打趣叫林总呢。”他说这话时,眼角的笑纹里藏着小心翼翼的得意。

林栋拧开汽水瓶,气泡在舌尖炸开。他记得前世的维修铺总是冷冷清清,父亲的眉头很少舒展,而现在,货架上的电器泛着新光,学徒们的笑声撞在墙上,连空气都透着股热腾腾的劲头。

“显示屏跳,可能是主板受潮了。”他蹲下身拆开冰箱后盖,动作比半年前熟练多了。省城比赛期间,他特意在书店买了本《家电维修原理》,现在看来没白啃。指尖触到微凉的线路板时,他忽然想起网吧的电脑主板,构造虽不同,原理却相通——都是电流的流动与信号的传递。

“还是我儿子厉害。”林父看着他麻利的动作,眼里的骄傲藏不住,“对了,你张叔说想让他儿子来学手艺,你觉得……”

“招。”林栋头也不抬,“但得签个协议,至少学满两年。咱们铺子里的技术,不能学完就跑。”

林父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说得对,还是你考虑得周全。”他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个总跟在自己身后递扳手的小孩,不知不觉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修好冰箱时,暮色已经漫进铺子。林栋骑着自行车去网吧,刚拐过街角就看到亮着的“黑蜘蛛”招牌。他停下车时,两个熟客笑着打招呼:“栋哥来了?新电脑真快,玩《星际争霸:母巢之战》都不卡,牛逼啊!”

网吧比之前像样多了。原来的木桌换成了钢木结构的长条台,新添的十台电脑排在最里面,线路都藏在桌下的线槽里,墙上贴了张简易的价目表,角落里摆着台饮水机——这些都是他用比赛奖金添置的。

“李叔,今天没出什么问题吧?”林栋问正在擦桌子的网管。

“没,就是有台机器的鼠标不太灵,我换下来了。”李叔递过来个鼠标,“你看看还能不能修。”

林栋接过来拆开,发现是滚轮进了灰。他从工具箱里拿出酒精棉,动作熟练得像在拆解复杂的战术。重生以来,他花了不少时间研究电脑,从最初的开关机都要查说明书,到现在能独立装系统、换硬件,指尖的老茧里不仅有篮球的痕迹,还有螺丝刀留下的压痕。

“好了。”他把修好的鼠标递回去,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忽然想起省城博物馆里的航天模型——那些精密的仪器和眼前的电脑,本质上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

晚上九点,网吧的人流渐渐少了。林栋坐在空机位前,打开了《计算机基础原理》。屏幕的蓝光映在他脸上,那些二进制代码和算法公式,像另一种形式的战术图。他知道,未来的世界会被这些代码改变,而他不想再像前世那样,被时代远远甩在身后。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江慧玲发来的消息:“物理老师说明天要小测,重点在机械能守恒。”后面跟着个加油的表情。

林栋回复:“收到,谢了。”想了想,又加了句“你也早点休息”。

放下手机时,他的指尖有些发烫。书桌、维修铺、网吧,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地方,正在他的生活里织成一张网,而江慧玲的消息像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这张网的中心漾开圈温柔的涟漪。

关网吧门时,老街已经睡了。林栋推着自行车走过维修铺,看到父亲还在灯下盘点账目,玻璃窗上映出他佝偻的背影,却比从前挺拔了许多。巷口的路灯忽明忽暗,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路。

回到家,母亲留了碗热汤,说薛老下午来过,送了本《八极拳谱》的影印本,让他没事多看看。林栋捧着汤碗坐在书桌前,拳谱放在计算机教材旁边,物理竞赛真题压在篮球战术笔记上,这些看似杂乱的物件,其实是他为自己铺就的轨道。

他知道,兼顾学业、家庭和所谓的“事业”很难,像在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失衡。但每当想起前世父亲叹气的样子,想起赛场上队友们的眼神,想起江慧玲递来笔记本时的认真,他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窗外的月光落在习题册上,照亮了某道题旁的批注:“如同篮球的抛物线,每个变量都影响最终落点。”林栋拿起笔,在这句话后面画了个小小的篮球,旁边写着“加油”。

成长从来都不是单行道。书桌前的演算,维修铺里的扳手,网吧中的代码,还有赛场上的汗水,都在塑造着一个全新的他——不再是前世那个浑浑噩噩的少年,而是在书桌与商铺间找到平衡,在责任与梦想间稳步前行的林栋。

夜渐深,台灯的光晕里,少年的笔尖在纸上沙沙划过,像在书写一个关于逆袭与成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