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全球统一系统 > 第6章 防范未然

全球统一系统 第6章 防范未然

作者:冥王66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5:15

马小云的办公室里,灯光亮如白昼,长桌两端坐着的律师团队正在逐字审核文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这是马小云特意组建的合规审查组,此刻他们围着一份长达百页的协议,眉头紧锁地标注着风险点——这是针对投资团队可能出现的乱操作而设的第一道防线。

第17条,非常规投资决策需经三方复核,这里的非常规必须明确界定,比如单笔超过二十亿或偏离预设赛道的项目,必须触发二次审议。领头的王律师推了推眼镜,指着条款补充,还要加上‘复核人需签署连带责任承诺书’,谁签字谁负责,避免推诿。

马小云坐在主位,手指轻叩桌面,目光扫过屏幕上滚动的各公司实时数据。投资公司的后台系统正运行着他亲自设定的监测程序,一旦某笔资金流向与申报用途出现10%以上的偏差,警报会立刻响彻整个办公区。就按王律师说的加,再补充一条:投资团队成员的直系亲属关联企业,必须提前申报,严禁隐性利益输送。他顿了顿,看向负责种子公司的张总监,“你们那边的育种专利转让,上周是不是遇到了第三方恶意压价?

张总监连忙点头:是的,如果有家公司仗着我们急需资金周转,想把专利费压到市场价的三分之一。还好按您之前定的专利评估双盲机制,我们请了两家独立机构重新评估,拿着报告去谈,对方立马就怂了。所谓双盲机制,是马小云要求的——种子公司的核心专利需由两家互不知情的评估机构分别估值,取均值作为底线,既避免内部人员与收购方勾结,也防止被恶意压价。

隔壁的钢铁公司车间里,机械臂正精准地切割钢板,火花四溅。厂长老李拿着平板向马小云汇报:按您说的设备联动监测系统,现在炼钢炉的温度、压力数据和质检系统实时绑定,只要钢材成分超标0.1%,下游的汽车厂那边会自动收到预警,咱们这边的生产线也会立刻停机。这是马小云吸取了之前劣质钢材流入市场”的教训,花三个月搭建的全链条溯源系统,从铁矿进场到钢材出厂,每个环节的数据都像被装上了电子眼,谁也别想在中间动手脚。

生物科研团队的实验室里更是戒备森严。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们正在进行细胞培养,每个人的操作都被360度无死角监控记录,且每一步实验都要同步上传至云端备份。上次有个研究员偷偷修改实验数据想蒙混过关,系统直接比对出原始记录与报告的偏差,当天就把人清退了。科研负责人陈博士指着墙上的零容错标语,马总定的这条规矩,现在没人敢碰。

医药公司那边,新研发的降压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马小云站在观察室里,看着屏幕上志愿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记住,每个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书都要经过律师审核,确保没有任何模糊表述。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急救团队必须在3分钟内到位——这条写进员工手册,作为铁律。他转头对随行的律师说,把试药者权益保障条款再细化,尤其是后期随访,要明确到每月一次,持续两年,费用由公司全额承担。

夜色渐深,马小云回到办公室,看着屏幕上各公司的实时数据流——投资公司的每笔转账都标注着清晰的用途编码,种子公司的专利台账更新至最新,钢铁公司的质检报告通过率稳定在99.8%,生物科研的实验日志完整可追溯,医药公司的试药反馈表上没有任何争议记录。这些密密麻麻的条款和机制,像一张细密的网,既防着外部的坑,也堵着内部的漏。

规矩多了虽然麻烦,但心里踏实。他端起茶杯,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那里有他布局的各个产业,更有他用一条条铁律守护的秩序。毕竟,把每个细节都钉死在规则里,才能让每个盘子都转得稳当。

马小云的办公室里,永远摊着三样东西:各公司的风险评估表、律师团队更新的防范条例、还有一张手写的漏洞清单。晨光刚漫过窗台时,他已经在对着钢铁厂的质检报告皱眉——昨夜的抽样显示,某批次钢材的含碳量超标了0.03%,虽然在国标范围内,却比公司内部标准高出0.01%。

把生产总监叫来。”他按下内线电话,指尖在报告上圈出数据,“让他带着当班记录和设备日志,现在就来。

半小时后,生产总监满头大汗地站在桌前,解释说是传感器校准延迟导致的误差。马小云没说话,只是调出后台的设备运行曲线——果然,凌晨三点有五分钟的数据流中断。“不是误差,是流程漏洞。”他把一份新拟的条例推过去,从今天起,传感器每小时自动校准一次,校准期间生产线必须停机,由安全员现场监督,双方签字确认。”

这样的小题大做,在他的各公司里早已成了常态。投资公司的交易系统里,藏着三重预警机制:单笔超过授权额度会锁死,偏离预设行业会弹窗,连交易员的操作频率异常都会触发人工审核。有次一个经理想通过拆分订单绕过额度限制,系统在第二笔交易时就自动冻结了账户,律师团队当天就找上门来。

生物科研团队的实验室更甚。研究员们每次进入细胞培养室,都要经过指纹、虹膜、密钥三重验证,实验记录实时上传云端,哪怕修改一个小数点,系统都会留下修改人和修改时间的痕迹。有个博士为了让数据更“完美”偷偷改了组对照数据,当天就收到了离职通知,附带的还有律师函——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数据造假需承担全额科研损失。

最严的是种子公司的育种基地。每批种子的基因序列都要存入加密数据库,出库时需经农艺师、质检员、仓库主管三方签字,少一个签名都领不出一粒种子。去年有个经销商想私下倒卖优质稻种,刚联系上农户,公司的合规组就带着证据出现在他面前——基地的监控早就拍下了他偷偷取样的画面。

不是不信他们,是不能给任何人犯错的机会。马小云常对身边人说。他的抽屉里锁着一本厚厚的案例集,里面记着各行各业因小疏忽垮掉的公司:有的因为财务审核不严被挪用公款,有的因为品控松懈砸了招牌,有的因为权限混乱泄露了核心机密。

夕阳西下时,他看着各公司传来的当日合规报告,钢铁厂的新校准流程已经落地,投资公司的系统升级完毕,实验室的修改记录栏一片空白。窗外的城市渐次亮起灯火,他忽然想起在炎黄时代,工匠们盖城墙时,总要在每块砖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谁的砖出了问题,一眼就能找到责任人。

原来从古至今,最稳妥的防范,从来都不是事后补救,而是把规矩刻在每个环节里,让漏洞没机会生根。就像此刻桌上的咖啡,温度刚好,不多一分,不少一寸,全凭提前设定好的程序精准把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