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全球统一系统 > 第269章 科技惠世录

全球统一系统 第269章 科技惠世录

作者:冥王66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23:05:15

在军工图纸被慎重封存的同时,马小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民用科技的研发与推广上。云深别院的东厢房成了民用技术的研发中心,这里的图纸不再密封,而是准备逐步推广,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

马小云铺开一卷特制的绘图纸,开始勾勒他构想中的民用飞行器。这不是军事用途的战机,而是一种能够连接帝国辽阔疆域的交通工具。

双翼设计,木质骨架,帆布蒙皮,他一边绘制一边喃喃自语,搭载改进型内燃机,可载客四人。

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水平,他设计的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活塞式飞机。图纸上详细标注了每个部件的尺寸和材料要求:机翼采用特殊的轻质木材,发动机是他改良过的六缸内燃机,螺旋桨则参考了船舶推进器的设计原理。

最精妙的是起落架的设计。考虑到各地机场条件不一,他设计了可适应不平整地面的强化起落架,甚至还为水上起降准备了浮筒式变种。

先从邮政和紧急物资运输开始,马小云在笔记中写道,待技术成熟后再发展客运。

在通讯技术领域,马小云投入了更多心血。他深知,一个庞大的帝国需要高效的通讯网络来维系。

电话系统,他在新图纸上写下标题,由交换机、线路和终端组成。

这套系统设计得相当务实。考虑到铜资源的稀缺,他设计了混合使用铜线和铁线的方案。交换机采用人工接线方式,虽然效率较低,但适合当前的技术水平。

每个部件都绘制了详细的分解图:话筒的振动膜片、听筒的电磁铁、手摇发电机的齿轮结构...甚至连电线杆的规格和架设方法都有详细说明。

首批可在六大主要城市间建立联系,他估算着,未来逐步扩展到各州府。

为了扩大通讯范围,马小云开始设计信号基站。

每五十里设一基站,采用增高铁塔设计。

这些铁塔的设计颇具匠心,既考虑了结构稳定性,又兼顾了建设成本。塔身采用预制件组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成。

更巧妙的是能源解决方案。每个基站都配备了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备用蓄电池,确保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正常运作。

需要培训专门的维护人员,他在备注中写道,建立定期巡检制度。

电视系统的设计则更加复杂。马小云明白,这将是改变民众生活方式的重要发明。

显像管、信号发射、节目制作...

他不得不将整个系统拆分成多个子系统,分别绘制图纸。显像管的设计尤为精细,从电子枪到荧光屏,每个部件都需要精确的参数。

考虑到当前的技术局限,他设计的是黑白电视系统,分辨率虽然不高,但足以传递清晰的图像。节目制作设备也同样务实,摄像机采用机械扫描方式,虽然笨重,但切实可行。

先从官方公告和教育活动开始,他规划着应用方向,逐步增加娱乐内容。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稳定的电力支持。马小云开始着手设计升级版的能源系统。

区域性电网,交流输电,分级变压。

他绘制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架构图:大型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络...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说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设计的家用电器系列。从电灯、电扇到电熨斗,每样产品都注重安全性和实用性。

必须先制定安全标准,他特别标注,防止触电事故。

在交通运输领域,马小云的设计更加多样化。

民用汽车、公共巴士、铁路客运...

他设计了一系列适合不同用途的车辆。民用汽车注重经济性和可靠性,采用简单的四缸发动机,最高时速控制在四十公里以内。

公共巴士则考虑了载客量,设计了站立空间和行李架。铁路客运车厢改善了座椅舒适度,增加了照明和通风设施。

这些都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基础。他在笔记中写道。

马小云还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领域。

自来水系统、卫生设施、家用电器...

他设计了完整的城市供水系统,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处理厂、输水管道和家庭用水终端。

在卫生设施方面,他推广冲水马桶和下水道系统,并详细说明了化粪池的设计和污水处理方法。

家用电器方面,他设计了一些简单实用的产品,如电饭煲、洗衣机等,都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

作为人口大国,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

小型拖拉机、收割机、灌溉设备...

马小云设计的农业机械都考虑了帝国农业的实际情况。拖拉机小巧灵活,适合小地块作业;收割机可以同时完成收割和脱粒;灌溉设备则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水利设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设计的粮食加工机械,可以大大提高粮食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在医疗领域,马小云也贡献了许多设计。

简易x光机、显微镜、消毒设备...

这些设备虽然不如军工技术那样精密,但对提升医疗水平至关重要。x光机采用较低电压,确保安全性;显微镜设计了多种放大倍数,适合不同用途。

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简易手术器械和消毒设备,大大降低了手术感染风险。

马小云深知,新技术需要新人才。他特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

技术学校、操作手册、实训设备...

他绘制了技术学校的建设标准,编写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手册,还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用的实训设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建立的技术推广站计划。这些推广站将深入各县,展示新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成为科技传播的枢纽。

所有设计都配有详细的实施路线图。

第一年:建立试点;第二年:培训人员;第三年:逐步推广...

马小云为每项技术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既考虑了技术难度,也顾及了社会接受度。

他还特别标注了各项技术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推广工作有序进行。

当所有这些图纸整理完毕时,马小云满意地看到,一个现代化社会的蓝图已经初具雏形。

这些技术将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他对自己说。

与军工技术不同,这些民用技术将很快投入实际应用,让普通民众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从飞行到通讯,从能源到医疗,每一项设计都凝聚着他对这个时代的热爱与期待。这些图纸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一个美好未来的承诺。

当第一架试验飞机腾空而起,当第一个电话接通两地,当第一台电视点亮屏幕,人们将会明白,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着怎样深刻的变革。

而这一切,都始于这个宁静的书房,始于这些绘满希望的图纸。民用科技的曙光已经显现,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