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沈北的想法,不可能在废土世界砸下大笔资金去购买成千上万台水滴打印设备。
太浪费钱。
而且,这还是一个无底洞。
沈北表示玩不起。
那就先买三台回去。
东大的尖端人才也不少,让他们自己研究复刻去。
啥时候能复刻了,啥时候再生产肌机,反正……沈北不着急。
此时的彼得点点头:“好的波士,那我就支出16亿了?”
沈北点点头:“找蓝斯就行。另外,仓库的出货怎么样?”
彼得汇报道:“非常火爆!有些货物已经断货了,比如鸡蛋罐头……还有皮夹克等等,总之,都是畅销品,波士,您什么补货?”
沈北挥挥手:“这个不用你担心,去忙你的事情。”
“好的波士。”
彼得站起身,急匆匆离开二楼。
此时。
沈北在窗台上取来肌机。
刚刚两人聊天,已经过去半个小时。
肌机也充电完成。
扣在左手腕上后,在屏幕上点了点。
屏幕亮起。
随着XC字母闪过,耗时不到一秒钟,就进入界面。
沈北在上面划了划,操作与现实世界手机差不多。
完全可以看做安卓系统的平替。
但这个XC系统的亮点,就不是安卓系统所能比拟的了。
比如,点开相册或者任何应用软件,都会提示展开方式。
一种是平铺,也就是在屏幕上展开。
这种展开因为手机屏幕的弯曲的,会造成一定的视觉不适。
要么用右手去滑动软件里面的内容,要么转动手腕,可以达到滑动软件的效果。
另一个展开就比较逆天了。
投影……
肌机会在手腕上方,投射一个光屏。
光屏的大小可以随意调节。
按照沈北的操作来看,屏幕越大分辨率越低。
比如,沈北将光屏投射到整个屋顶。
差不多80平方面积,看着就有点像是现实世界的标准清晰度,差不多能达到720P。
但如果投射的光屏尺度缩小。
达到电脑大小,差不多就是4K标准了。
“真逆天!”
沈北吞咽下口水。
这光屏清晰度,看片绝对不会错过细节啊。
当然,这仅仅是光屏的清晰度。
而在光屏上的操作,和触摸屏差不多,用手指去点就行。
识别准确率高达90%以上。
有一定的几率是肌机无法识别,或者做出错误识别。
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软件越是复杂,识别率错误率越高。
同时,沈北还发现,这个光屏投影还可以连接穿戴设备。
看提示的图标,应该是眼镜……
“这玩意还可以用眼球控制嘛?”
沈北倍感稀奇。
由此可以窥探,这个肌机已经正在向着脑部芯片方向进化了。
彼得等土着的脑补芯片就是靠眼球和手势控制。
当然,这个肌机并不是没有缺点,想要操作,左手得一直端着,来回抖动,也会造成光屏一动。
问题不是很大。
而且,如果手腕坚持不住,还可以将肌机取下来,平铺在桌子上进行操作。
对于游戏党,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把玩一会,沈北将肌机放进盒子内。
至于其中的系统之类的软件,沈北不懂,拿回现实世界交给相关技术人员去搞便是。
不用操心,或者说,操心也没用。
自己能做的已经做到了。
……
五天后。
彼得急匆匆赶回来。
纸屏生产线已经到位,被置放在仓库内。
沈北看了一眼。
零零散散的生产线设备,如果连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米长。
诸多设备看得沈北两眼一抹黑,实在是看不懂。
好在,随行彼得而来的,还有一个乙方公司的技术人员。
彼得上了一盒香烟,技术人员倒是很懂事,跟在沈北身边,挨个介绍着:“先生,这条纸屏生产线以 “石墨烯 - 聚酰亚胺复合膜” 为柔性基底,,通过 “卷对卷连续制造”屏幕。”
“整条产线长 150 米、宽 8 米,可塞进标准工业厂房,每小时产出 0.5平方米纸屏,按照肌机屏幕来换算,大约50部肌机纸屏。”
沈北:……
次奥!
这生产效率也太低了吧?
一小时50,全天候运转,也才1200部肌机屏幕。
这还没算残次品。
最高也就一天出产1000块纸屏吧?
这效率简直让人抓狂。
要知道,现实世界中,一条高效率的OLED 模组线可突破 3000 块手机屏幕 / 小时。
这差距也太大了。
当然,沈北并没有多说什么,可能是纸屏生产工艺太过复杂,才导致出货效率下降,倒是可以理解。
“这是基底制备站 ,核心设备是卷对卷 CVD 石墨烯生长机。”
“所谓石墨烯生长便是通入甲烷与氢气混合气体,在 1050℃高温下,碳原子在铜箔表面成核生长为单层石墨烯,实时光学监测系统确保薄膜覆盖率达 99.9%”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