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国际会议中心的“未来科技厅”里,蓝色的激光束在穹顶交织成“凡辰生态”的logo,台下座无虚席——前排是峰驰汽车的陈峰、私募大佬王凯等业界伙伴,中间是《科技日报》《魔都财经》等几十家媒体的记者,后排甚至挤了不少来“旁听”的竞品公司代表,其中就有威斯汀亚洲区的新总监和星云科技的创始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屏幕上只有一行简洁的字:“凡辰生态AI助手——‘凡小辰’ 全球首秀”。
“大家好,我是智联科技的陈明宇。”穿着白色衬衫的陈明宇走到舞台中央,手里没拿任何演讲稿,只握着一个普通的手机,“三个月前,我们还在100平的小办公室里为服务器租金发愁;今天,能站在这里,给大家展示‘凡小辰’,全靠凡辰的支持——它不是一款普通的AI助手,而是凡辰‘新能源 医疗 汽车 智能家居’生态的‘超级连接器’。”
话音刚落,陈明宇对着手机说出第一句指令:“凡小辰,打开滨江壹号1801的光伏屋顶,把储能设备的输出调到80%,客厅温度设为26度。”
大屏幕上瞬间切换成实时画面——林凡那套顶层复式的空中花园里,光伏板缓缓展开,阳光照射下,储能设备的指示灯从“待机”变成“运行”,屏幕上的输出功率跳到80%;客厅里的空调自动启动,温度数值从24度平稳升到26度,甚至连窗帘都根据阳光角度自动调整了开合度。最让人惊叹的是,画面右下角实时跳动着“能耗数据”:光伏供电占比92%,电网补充仅8%,比传统用电模式节省电费75%。
“这……这是实时画面?不是提前录好的?”台下,星云科技的创始人李默忍不住站起来,语气里满是质疑——他们公司也做过智能家居AI,但从来做不到“光伏-储能-家电”的实时联动,更别说精准到百分比的能耗计算。
陈明宇笑了笑,对着手机补充指令:“凡小辰,给李默先生展示刚才操作的实时日志,包括光伏板的电压、储能设备的电流、空调的功率曲线。”
屏幕上立刻弹出一份详细的日志报表,每一个数据都带着时间戳,精确到秒,甚至能看到光伏板因为云层遮挡导致的功率波动,以及储能设备如何快速补能。李默的脸瞬间红了,悻悻地坐回座位,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胡乱画着,再也没了之前的傲慢。
“接下来,是医疗场景的演示。”陈明宇的指令再次响起,“凡小辰,帮我预约康瑞医疗心内科李主任的专家号,时间定在明天上午10点,附带我上周的体检报告和心电图数据。”
几秒钟后,手机屏幕上弹出预约成功的界面,还附带了李主任的简介、擅长领域,甚至标注了“明天就诊时可优先使用‘景明1号’临床咨询通道”。更让人惊艳的是,AI助手还自动提醒:“根据您的体检报告,建议就诊时携带血脂检查单,康瑞医疗已为您预留相关检查窗口,无需额外排队。”
“连医疗数据都能无缝对接?”《科技日报》的记者王婷举起话筒,声音里满是惊讶,“**安全怎么保障?会不会出现数据泄露的问题?”
“这是‘凡小辰’的核心优势之一。”林凡从观众席站起来,接过话题,“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凡辰的加密服务器上,采用锐芯研发的‘量子加密芯片’,只有用户本人授权后才能调用;康瑞医疗的病历系统也做了脱敏处理,AI助手只能读取‘诊疗必要信息’,比如症状、检查结果,不会涉及姓名、住址等**数据——我们已经通过了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这是证书。”
大屏幕上弹出认证证书的扫描件,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威斯汀的亚洲区总监马克皱起眉头,他原本以为凡辰的AI只是“噱头”,没想到连**安全都考虑得这么周全,甚至用上了自主研发的加密芯片——这已经超出了普通AI助手的范畴,完全是“技术 生态”的双重壁垒。
“最关键的,还是‘新能源场景’的应用。”陈明宇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对着手机指令:“凡小辰,调取魔都智能电网项目的实时负荷数据,预测今晚8点的用电高峰,给出最优调度方案。”
屏幕上瞬间切换成魔都电网的实时地图,红色的“高负荷区域”、绿色的“光伏电站”、蓝色的“储能站点”一目了然。AI助手快速生成调度方案:“预测今晚8点用电负荷将达92%,建议启动3号、5号光伏电站的满功率输出,调用2号、7号储能站点的备用电力,同时对工业用户实施‘错峰用电提醒’,可将负荷降至85%以下,调度效率提升至95%。”
旁边立刻弹出“传统调度方案”的对比数据:效率78%,需额外从外市电网调电,成本增加200万元。两组数据一对比,台下瞬间沸腾——这意味着,“凡小辰”不仅能优化电网调度,还能实实在在地降低用电成本,甚至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