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红色沙漠上,正午的阳光烈得像火,晒得矿场的铁皮屋顶发烫。戴维斯站在锈迹斑斑的选矿设备旁,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银行催款函,红色的矿尘沾在他的西装裤上,与远处的红土连成一片——他的“红峰锂矿”曾是皮尔巴拉最小却最优质的锂矿,氧化锂含量高达2.1%,可连续半年的资金链断裂,已经让矿场停摆了三个月,连工人的遣散费都快凑不齐了。
“戴维斯先生,这是我们最后的条件。”陈默的声音透过遮阳伞下的阴凉传来,他手里拿着一份凡辰的收购意向书,字迹清晰:“1亿美金现金收购红峰锂矿100%股权,另外提供2000万美金用于设备升级,凡辰保证保留矿场80%的本地员工,未来三年投入5000万美金用于环保改造——我们要的是‘可持续开采的优质锂矿’,不是一堆废铁。”
戴维斯的眼睛亮了亮,却又很快暗了下去。昨天,罗斯柴尔德的亚洲区代表刚找过他,给出的条件是“6000万美金债转股,占股70%”,还附加了“未来五年锂矿产出优先供应罗斯柴尔德旗下企业”的条款——那不是收购,是掠夺。可凡辰的条件,不仅给足了现金,还管设备、管员工、管环保,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陈总,我……我需要确认,你们真的能在一周内把1亿美金打到账上?”戴维斯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怕这是又一场空欢喜——之前有三家投资机构来过,最后都因为“风险过高”撤了资。
陈默没说话,只是打开手机银行APP,调出凡辰海外账户的余额界面——15亿美金的可用资金,数字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戴维斯先生,只要你现在签字,明天一早资金就会进入你的托管账户,设备升级的团队后天就能从中国飞过来。”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奔驰越野车卷起漫天红尘,停在矿场门口。车窗降下,露出罗斯柴尔德代表汤姆森傲慢的脸:“戴维斯,你不会真要跟这群中国人合作吧?他们懂什么锂矿开采?不过是靠投机赚了点钱,迟早要亏光!”
汤姆森手里把玩着一支雪茄,走到陈默面前,语气带着轻蔑:“这位先生,我劝你们还是别白费力气了。罗斯柴尔德已经跟皮尔巴拉的另外三家矿场签了意向书,未来这里的锂矿运输专线、港口配额,都得听我们的——你们就算买了红峰,也运不出一吨锂矿。”
陈默的眼神冷了几分,从公文包里掏出另一份文件,甩在汤姆森面前:“你说的那三家矿场,上周已经接受了凡辰的‘技术投资’——我们帮他们升级选矿设备,换取未来五年30%的锂矿优先采购权;另外,我们跟达尔文港的运营商签了十年的专属运输泊位协议,运费比你们的报价低25%。汤姆森先生,你觉得,现在是谁在掌控主动权?”
汤姆森拿起文件,手指飞快地翻动,脸色从傲慢变成震惊,再到铁青。他以为罗斯柴尔德的布局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凡辰早就绕开了他,从“技术”和“渠道”两端掐住了皮尔巴拉锂矿的命脉——没有设备升级,其他矿场的开采效率上不去;没有运输泊位,就算拿到锂矿也运不出去。
“你……你们耍诈!”汤姆森气得浑身发抖,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准备。”陈默的声音平静却有力,“凡辰要的是长期合作,不是短期垄断。不像罗斯柴尔德,只会用资金和资源压人,却连最基本的设备维护都舍不得。”
戴维斯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彻底有了答案。他一把抓过陈默手里的收购意向书,拿起笔飞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空旷的矿场上格外清晰:“我签!红峰锂矿是凡辰的了!”
汤姆森看着戴维斯的签名,气得将雪茄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了碾,却最终只能狼狈地转身上车——他知道,这次不仅丢了红峰锂矿,连罗斯柴尔德在皮尔巴拉的布局,也被凡辰撕开了一道口子。
收购协议签完的第二天,1亿美金准时打到了戴维斯的账户。设备升级团队从中国飞来,带着绿创自主研发的“智能选矿系统”,这套系统能将锂矿的提纯率从85%提升到98%,还能实时监测矿场的环保数据,完全符合澳大利亚的严格标准。
“太神奇了!这套系统比我们之前用的德国设备还先进!”矿场的老工程师看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提纯数据,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之前他们要三天才能完成的选矿量,现在一天就能完成,而且能耗还降低了15%。
陈默将矿场的实时数据发给林凡,视频电话里,林凡正靠在凡辰办公室的沙发上,手里拿着绿创的电池生产报表:“很好。让团队加快整合,把红峰的开采能力从每年5万吨提升到10万吨,再联系周边的小型矿场,愿意接受技术投资的,我们都可以谈——三年内,我要让凡辰掌控皮尔巴拉20%的锂矿产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