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资本顶层会议室的红木长桌被擦拭得锃亮,桌心摆放着一捧新鲜的白色马蹄莲,花瓣上的水珠还未干透,映着天花板水晶灯的碎光。老陈提前半小时就带着行政部的人检查了三遍——从投影设备到茶水温度,连会议纪要的笔都换成了定制的钢笔,只因为今天的访客是王鼎盛,江城地产圈的“定海神针”。
鼎盛地产成立三十年,开发了江城近三分之一的高端楼盘,从最早的滨江豪宅到现在的智慧社区,王鼎盛的名字就是“品质”的代名词。圈内人都知道,王鼎盛向来眼高于顶,就算是省城的地产巨头来谈合作,也得等他腾出时间,可今天,他却带着鼎盛地产的核心团队,提前十分钟就到了凡辰资本楼下。
“林总,王董到了。”老陈轻轻敲了敲办公室门,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郑重。
林凡刚结束和大众集团的越洋会议,正对着石墨烯电池的海外订单文件签字,闻言抬头,将钢笔放在笔架上,语气平淡:“请他进来。”
门被推开,率先走进来的是一个穿着深灰色中山装的老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正是王鼎盛。他身后跟着四个西装革履的高管,手里都捧着厚厚的文件,气场十足,可当王鼎盛看到坐在主位上的林凡时,眼中的锐利瞬间柔和了几分,主动伸出手:“林总,久仰大名。早就想登门拜访,一直怕打扰你,今天总算如愿了。”
这姿态,让身后的鼎盛高管们都愣了——他们跟着王董多年,从没见他对哪个后辈这么客气,哪怕是面对政府领导,也只是保持礼貌,从未如此主动。
林凡站起身,伸手与他轻握,指尖触到对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工程图纸磨出来的,比任何名片都更能证明王鼎盛的资历。“王董客气了,鼎盛地产的项目我一直有关注,尤其是滨江壹号的绿色建筑设计,很有远见。”
一句精准的评价,让王鼎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本以为林凡专注于科技和资本,不会关注地产领域,没想到对方连具体项目的设计亮点都了如指掌。“林总果然年轻有为,连建筑细节都这么敏锐。”王鼎盛笑着落座,接过老陈递来的普洱茶,轻轻吹了吹浮沫,“今天来,是想跟林总谈一个合作——新能源社区。”
他示意身边的项目总监递过一份彩色方案册,翻开的页面上,是一个规划完整的社区蓝图:“我们想在城东的‘鼎盛未来城’项目里,引入全套的新能源系统,包括光伏屋顶、储能设备和智能充电桩。但目前市面上的储能电池要么容量不够,要么充电太慢,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合作方。直到上个月听说林总研发出了石墨烯电池,我才觉得这个项目有了落地的可能。”
方案册上的储能需求栏写得很清楚:单户储能容量不低于10kWh,充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循环寿命不低于8000次——这正是石墨烯电池的核心优势。
林凡拿起方案册,指尖停在“社区能源互联”的示意图上:“王董的想法很好,但只做单户储能太局限了。如果我们把社区的储能设备联网,搭配绿创科技的植物基碳材料储能柜,再接入江城的智能电网,不仅能实现社区用电自给自足,还能在用电低谷时向电网售电,为业主创造额外收益。”
“向电网售电?”王鼎盛猛地坐直身体,眼中满是震惊。他只想到了自用,却没想到还能实现“能源创收”,这对楼盘的吸引力来说,简直是质的飞跃。
“没错。”林凡调出平板上的数据分析图,“按石墨烯电池的参数,一套10kWh的储能设备,每天可向电网售电5kWh,按江城的电价,每年能为业主节省近2000元电费,还能获得1500元的售电收益。对鼎盛地产来说,这个亮点至少能让楼盘溢价30%,而且能拿到政府的‘零碳社区’补贴,一举多得。”
30%的溢价?王鼎盛身后的营销总监忍不住低呼出声。鼎盛未来城的均价已经达到2.5万元/㎡,溢价30%就是3.25万元/㎡,单盘利润就能增加近15亿!
王鼎盛的手指在桌沿轻轻敲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几秒后,他抬头看向林凡,眼神里满是坚定:“林总,这个合作我同意!但我有一个要求——凡辰资本不仅要提供电池,还要负责整个新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维,我们鼎盛地产愿意出让‘鼎盛未来城’项目10%的股份,作为技术和资源入股的对价。”
10%的股份?鼎盛高管们再次震惊。鼎盛未来城的总投资超过50亿,10%的股份就是5亿,王董居然愿意用这么高的代价换取合作,这在鼎盛地产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林凡却摇了摇头,将方案册推回给王鼎盛:“股份就不必了。我们按电池的实际供应量结算,每千瓦时1100元,比给车企的价格低100元,算是合作诚意。至于系统设计和运维,凡辰资本可以派团队配合,但主导权还是在鼎盛地产——毕竟你们更懂地产开发,我们只做擅长的技术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