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老宅的书房里,安鸿业将一份厚厚的“猎辰计划”拍在桌上,指尖重重敲击着纸面:“通知下去,从今天起,安氏集团全线出击,针对凡辰的生态链发起总攻!”
站在下方的安氏高管们脸色凝重,手里的文件详细罗列着计划细则:“第一,抢客户。联合李家、徐家,拿出50亿元补贴,针对凡辰的新能源、智能制造、精准医疗三大核心业务客户,提供低价替代方案,务必把凡辰的核心客户抢过来;第二,挖人才。开出三倍薪资、股权分红,重点挖凡辰的核心技术团队和高管,尤其是掌握锐芯芯片、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核心人员;第三,压产能。利用安氏在传统制造业的渠道优势,垄断凡辰部分非核心零部件供应,抬高价格,压缩凡辰的利润空间;第四,造舆论。继续散布凡辰技术不稳定、资金链断裂的谣言,联合更多媒体,发起舆论攻势。”
“大爷爷,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安振宏皱着眉,语气担忧,“50亿元补贴对安氏来说不是小数目,而且凡辰的技术壁垒很高,我们的低价替代方案未必能满足客户需求。”
“冒险?现在不冒险,以后就没机会了!”安鸿业眼神阴鸷,“林凡的野心太大,再让他发展下去,安氏迟早会被他吞并!这次我们联合李、徐两家,动用三家所有的资源,就算拼着短期亏损,也要把凡辰的生态链打散,让他不得不向我们低头!”
李正宏和徐振南也通过视频连线表态:“安老放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20亿元补贴,会全力配合‘猎辰计划’。只要能打垮凡辰,以后京都的硬科技市场,就是我们三家的天下!”
在安鸿业的主导下,“猎辰计划”迅速铺开。京都乃至全国的凡辰客户,都收到了安、李、徐三家联合发出的合作邀约,承诺在凡辰报价的基础上降价30%,还提供免费的技术维护;凡辰的多个研发中心和子公司,都收到了猎头公司的高薪挖角邀约,最高开出了十倍薪资;凡辰部分非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突然收到安氏的垄断收购要约,被迫抬高供货价格;网上再次掀起抹黑凡辰的浪潮,“凡辰资金链断裂”“可控核聚变项目停工”等谣言甚嚣尘上,甚至有伪造的凡辰内部财务报表流出。
凡辰的股价受到波及,开盘后下跌5%,生态链上的几家中小企业也出现了客户流失、成本上涨的问题,纷纷向凡辰求助。
安氏集团的会议室里,安鸿业看着不断传来的“捷报”,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林凡,我看你这次怎么撑!不出一个月,你的生态链就会彻底崩溃!”
然而,他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猎辰计划”启动的第三天,凡辰突然召开全球发布会,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安家的软肋上。
发布会的全息屏幕上,林凡身着深色西装,从容自信地站在台上,身后是新一代锐芯X8量子AI芯片的三维模型:“今天,我正式宣布,凡辰新一代锐芯X8芯片量产下线,运算效率较上一代提升50%,能耗降低40%,成本下降25%。同时,凡辰推出‘科技赋能计划’,向生态链企业免费开放X8芯片的技术授权,提供低于市场价30%的核心零部件供应,还将投入100亿元,设立生态扶持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话音刚落,全球科技界一片哗然。免费授权核心技术、低价供应零部件、百亿扶持基金,凡辰的这波操作,直接打破了安氏的低价竞争策略——安氏的补贴是短期的,而凡辰的成本优势是长期的,且技术更先进,客户自然会选择凡辰。
发布会结束后,原本犹豫是否要转向安氏的客户,纷纷表态继续与凡辰合作,甚至有几家已经与安氏签订意向协议的客户,主动违约,重新与凡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安氏的50亿元补贴,不仅没能抢到客户,反而因为客户违约,损失了一笔巨额违约金。
“怎么会这样?!”安鸿业看着客户流失的报告,脸色铁青,“凡辰怎么可能突然推出新一代芯片,还免费授权?他们的成本怎么可能这么低?”
更让他崩溃的是挖人才计划的失败。凡辰的核心技术团队,大多持有凡辰的股权,且凡辰的研发平台是全球最先进的,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安氏开出的高薪,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反而有几个被猎头说动、跳槽到安氏的普通技术人员,因为无法适应安氏的传统管理模式,也接触不到凡辰的核心技术,短短几天就后悔不已,纷纷要求回凡辰。
最打脸的是,安氏花三倍薪资挖来的凡辰前技术主管张工,带着所谓的“核心技术”跳槽后,却发现自己掌握的技术只是凡辰的基础版本,核心算法和关键数据都被量子加密保护,根本无法在安氏的平台上落地。安氏投入巨资搭建的生产线,因为缺少核心技术,根本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张工最终被安氏辞退,凡辰却大度地重新接纳了他,还让他负责新的技术研发项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