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辰总部顶层的战略会议室里,晨光透过全景落地窗,把长桌上的财务报表染成了暖金色。财务总监李薇手里捏着激光笔,光束在巨大的电子屏上划过,每停在一个数字上,会议室里的呼吸声就轻一分——屏幕左侧的“总资产”栏里,红色数字稳稳停在“1286.7亿人民币”,后面跟着的环比增长“237%”,像一枚勋章,映得整个房间都亮堂起来。
“林总,这是截至本月的最新财务数据。”李薇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指尖在报表上滑动,“其中实体资产占比62%,包括华北、东南亚的18座光伏电站(估值420亿)、锐芯7nm芯片生产线(估值280亿)、康瑞医疗的12家分院及‘景明1号’生产线(估值150亿);金融资产占比38%,涵盖绿色债券募集的85亿、做空罗斯柴尔德的145亿收益,以及各项目预收款96.7亿——所有数据均经普华永道审计,真实有效。”
电子屏切换到“现金流”页面,蓝色的柱状图一路攀升,李薇补充道:“目前可动用资金超过300亿,昨天工行、建行的总行行长亲自上门,提出给凡辰提供500亿低息授信,年利率仅2.1%,还不用抵押;京都银行更直接,说愿意为我们的东南亚项目提供外汇对冲服务,手续费全免。”
张磊猛地一拍桌子,手里的光伏项目清单都差点滑掉:“这就是千亿身家的排面啊!去年我们找银行贷2亿都要跑断腿,现在人家主动送钱上门,还倒贴优惠!”他指着报表里的“光伏电站收益”栏,“光华北能源的12座电站,上个月就赚了1.8亿,照这速度,年底就能回本!”
周锐推了推眼镜,调出锐芯的订单报表:“芯片这边更火,特斯拉的订单排到了明年Q3,比亚迪还追加了5亿的车规级芯片采购,现在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我们正在筹备第二条12nm生产线,预算15亿,刚好从可动用资金里划,不用再找银行贷款。”
林凡没说话,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落在“生态公益支出”那一栏——12亿,用于乡村光伏扶贫、康瑞贫困患者救助、东南亚光伏学校建设。他抬头看向安然,后者会意,拿出一份东南亚项目进展报告:“春武里府的光伏电站已经并网发电,第一天就给周边3个村子供了电,村民们自发在电站门口挂了‘凡辰之光’的牌子;清迈的10所光伏学校,有3所已经封顶,下个月就能装光伏板,孩子们冬天不用再点煤油灯读书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从兴奋转向沉静,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郑重。他们都清楚,这千亿身家不是凭空来的——是绿创团队在工厂熬了无数个通宵优化储能设备,是锐芯的工程师在实验室反复调试芯片参数,是康瑞的医生背着药箱跑遍偏远山村,更是林凡从一开始就坚持的“生态理念”,让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实处。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讨论,前台助理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语气带着歉意:“林总,各位总监,外面有12家地方政府的代表在等,想跟您谈新能源合作;还有5家影视公司,说想跟凡辰合作拍电影,推广新能源理念……”
“影视公司?”张磊愣了一下,“他们来凑什么热闹?我们是搞新能源的,又不是拍电影的。”
林凡接过影视公司的资料,随手翻了翻——有国内头部的华谊、光线,还有几家专门拍主旋律电影的公司,其中一份《光伏照亮大山》的剧本大纲引起了他的注意:讲的是一个大学生放弃城市工作,回山村建光伏电站,带领村民脱贫的故事,里面还融入了AI助农、乡村医疗的情节,跟凡辰的生态模式高度契合。
“他们不是来凑热闹的。”林凡把剧本大纲推到桌子中间,“现在国家在推‘绿色文化’,新能源题材的影视作品是趋势。我们做光伏、做医疗,靠的是技术和项目,但想让更多人理解‘生态理念’,让老百姓知道光伏能带来什么、AI能帮上什么,影视是最好的渠道——比如这个剧本,拍出来能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变化,比我们发一百份宣传册都管用。”
安然拿起剧本,快速浏览后点头:“我觉得可行。泰国的王室也在推动‘绿色文化输出’,要是能拍一部中泰合拍的新能源主题电影,既能推广凡辰的生态理念,又能加深和东南亚的合作,一举两得。”
江哲却有些顾虑:“影视行业水太深,我们之前没接触过,会不会踩坑?比如投资超支、剧情魔改,最后不仅没达到效果,还砸了凡辰的牌子。”
“这个不用担心。”林凡调出一家叫“光影映画”的影视公司资料,“这家公司之前拍过《中国医生》《流浪地球》,都是正能量且制作精良的作品,没有烂片记录。他们的CEO刚才发来消息,说愿意跟我们共建‘绿色影视基金’,凡辰出60%的资金,他们负责制作和发行,利润的30%捐给光伏学校项目——既可控,又能做公益,很合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