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彻底陷入死寂。华雄的咆哮声仿佛穿透营帐,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充满了挑衅与蔑视。诸侯们面面相觑,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惧与无奈。连折两员“上将”,华雄之勇,竟恐怖如斯!方才还存着几分侥幸心思、甚至想让自己部下出战露脸的几个太守,此刻都噤若寒蝉,深深低下头,生怕被袁绍点名。就连曹操,也眉头紧锁,他麾下夏侯惇、曹洪等将虽勇,但面对如此悍将,他亦不敢轻易冒险。
袁绍心中暗恼,这些诸侯,平日里吹嘘自己手下如何了得,一到关键时刻尽是废物!他故作叹息,以手抚额,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不语、仿佛事不关己的公孙瓒身上,又瞥了一眼坐在公孙瓒下首、同样安静得过分的刘备,叹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更加尴尬。谁不知道颜良、文丑是袁绍心腹爱将,就在左近?这分明是舍不得用自己的精锐,却来埋怨他人不出力。公孙瓒知晓袁绍的算计,心中鄙夷,干脆眼观鼻,鼻观心,当作没听见。孙坚本就对袁绍轻轻放过断粮之事不满,此刻见袁绍吃瘪,反而心中暗爽,扭过头去,嘴角甚至露出一丝讥讽。
刘备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基于穿越者的先知,深知华勇虽猛,但连斩两将后已生骄气,正是可乘之机。他更知,这是二弟关羽扬名立万的时刻!他不动声色,微微侧首,向身后侍立的关羽使了个眼色。
关羽一直微阖的丹凤眼骤然睁开,精光一闪而逝。他跨步出列,声如洪钟,打破了帐内的死寂:“末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声音不大,却充满绝对的自信,震得帐中诸人耳膜嗡嗡作响。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面如重枣、唇若涂脂、长髯及胸、威风凛凛的绿袍将领身上。
袁术瞥到孙坚嘴角的讥讽,认为孙坚在嘲笑自己而有些恼羞成怒,见刘备身后一个无名下将也敢出头,顿时找到了发泄口,嗤笑道:“汝是何人?现居何职?也敢口出狂言?莫非欺我联军无人乎?一无名下将,也敢在此大言不惭?左右,与我乱棍打出!” 他自恃身份高贵,素来看不起寒门出身之人,连带对刘备及其部下极尽轻蔑。
张飞闻言暴怒,环眼圆睁,就要发作,却被刘备抬手死死按住。
刘备缓缓起身,面对袁术的嘲讽,他面色平静,先对袁绍拱手道:“盟主,此乃备之结义二弟,关羽,关云长。现为备军中别部司马。” 随即,他转向袁术,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锐利:“公路公此言差矣。请问公路公,我等在此会盟,所为何事?”
袁术一愣:“自然是为讨伐国贼董卓!”
“既为讨贼,”刘备声音提高了几分,目光扫过全场,“则帐下诸将,无论官职高低,出身如何,凡有报国之心、杀贼之勇者,皆应为国效力!岂可因出身官职而埋没壮士?若如此,与董卓之辈以门第取人有何异?莫非公路公认为,出身寒微者,便不配为国杀贼?还是觉得,只有公等世家子弟,才配谈匡扶汉室?”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直指要害,更是将一顶“歧视寒门、与董卓无异”的大帽子扣了下来,噎得袁术面红耳赤,指着刘备“你……你……”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帐中不少中下层出身的将领闻言,皆对刘备投去感激的目光。
曹操见状,连忙打圆场,他对关羽印象颇深,知其非是凡人,便笑道:“玄德公所言极是。既然这位关将军有此信心,何不让他一试?若不胜,再责罚不迟。”
孙坚也开口道:“本初公,玄德弟这位义弟,黄巾之乱中曾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武艺绝伦,或可一试。” 公孙瓒也微微颔首表示支持。
袁绍正愁无人可用,又见曹操、孙坚、公孙瓒都说话,也想趁机看看刘备麾下的实力究竟如何,便顺水推舟道:“玄德弟与诸位所言有理。既如此,便请关将军出战。公路,大敌当前,当以国事为重。” 最后一句算是给了袁术一个台阶下。
袁术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刘备不再多言,转身取过案上一杯尚未动过的热酒,双手奉于关羽面前:“二弟,满饮此杯,以壮行色!”
关羽看了一眼那杯酒,又看向刘备眼中深切的信任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傲然道:“大哥且斟下此酒,某去去便回!”
说罢,转身出帐,提青龙偃月刀,飞身上马。寨门开处,蹄声如雷,直冲敌阵。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他对帐中这些士族诸侯的嘴脸厌恶至极,冷哼一声:“俺去为二哥擂鼓助威!”也不等袁绍答应,迈步走出大帐,来到战鼓旁,从鼓手手中接过鼓槌。
“咚!咚!咚!” 沉重而充满力量的战鼓声,猛地从联军大营响起,压过了华雄的叫骂,也敲在了帐内每一个诸侯的心上。
帐内诸侯皆被这鼓声所吸引,纷纷侧耳倾听帐外的动静。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厮杀!然而,这激烈的声响并未持续太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