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能源和消费品领域迅速达成的辉煌联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炎黄集团与国内医药产业巨头的谈判,却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步履维艰的泥潭。这场始于发布会后、由集团CEO梁稳及商务团队主导的磋商,在看似平静的会议桌下,涌动着的是理念、利益与格局的激烈碰撞。
谈判室内,气氛远非与其他行业合作时那般充满建设性以及融洽和谐。代表医药产业联盟出席的,是几位在行业内深耕数十年、关系盘根错节、话语权极重的资深大佬。他们身后,站着的是庞大的、利润丰厚的现有医药体系。
最初的接触尚算客气,双方探讨了“生命一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但当话题深入到具体的合作模式、定价权、利润分成以及如何融入现有医疗渠道时,分歧如同鸿沟般显现。
医药联盟的代表提出了一套在他们看来“成熟且共赢”的方案:
1. 渠道掌控: 要求“生命一号”原液必须通过他们控制的医药流通渠道进行分销,医院和药店是唯一合法的销售终端。
2. 定价权争夺: 他们坚持“生命一号”作为“处方药”或“特医食品”进行管理,暗示其定价应“符合创新药的价值规律”,初步建议的医院终端价格高达每瓶(20ml)元至元人民币,远高于炎黄集团内部的考量。
3. 利润蚕食: 在提出的利润分成方案中,医药流通环节、医院加成以及所谓的“市场教育”费用占据了极大比例,留给炎黄集团的份额被压缩到一个难以接受的程度。
4. 捆绑销售: 甚至隐晦地提出,可以将其与他们旗下一些利润丰厚的其他药品进行“捆绑推广”,共享“医生资源”。
“梁总,”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联盟代表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行业规则”,“医药行业有它的特殊性。一款效果如此卓越的产品,其价值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渠道来体现和实现。我们拥有的医生网络、市场准入经验,是确保它成功的关键。这个价格,匹配它的功效,是完全合理的。想想那些靶向药,哪个不是这个价位?”
梁稳据理力争,强调“生命一号”的普惠性和技术独特性,认为高昂的定价和复杂的渠道壁垒违背了技术的初衷。但对方始终固守其立场,言语间充满了对自身渠道和规则的自信,甚至带着一丝“离了我们,你们玩不转”的优越感。
几次谈判下来,进展甚微。汇报到张诚那里时,他安静地听着梁稳的陈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能感觉到,那平静之下正在积聚的风暴。
当听到对方坚持高昂定价和渠道垄断时,张诚终于抬起眼,眼神冷冽如冰。
“他们是不是还觉得,离了他张屠户,我们就得吃带毛猪?”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梁伟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把科技带来的健康福祉,锁进由资本和旧利益链条构筑的高墙之内,变成少数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这就是他们理解的‘价值’?”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这片他立志要改变的土地。
“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既然只想在自己的池塘里捞鱼,那就让他们继续守着吧。”
“我们,自己来。”
就在与医药联盟最新一轮谈判不欢而散的第二天,一场未经预告的新闻发布会紧急召开。没有邀请太多媒体,仅通过炎黄集团官方渠道和几家国家级主流媒体进行直播。张诚亲自出席,面色平静,但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没有提及任何谈判细节,而是直接面对镜头,宣读了一份措辞严谨、条理清晰的《关于“生命一号”原液面向社会直接发售的公告》(原文概要):
“致全体国民:
鉴于广大民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及为践行科技服务于民的初心,炎黄集团经慎重研究,决定即日起,启动‘生命一号’原液社会限量直接发售计划。具体如下:
1. 发售范围与资格:
· 主要面向: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医保账号的大陆境内居民。
· 限购政策: 符合条件者,每二分之一自然年度(半年),可在炎黄集团官方网站唯一指定页面,申请购买一瓶“生命一号”原液(标准装:20ml)。
· 港澳地区: 考虑到产能与供应链现实,将进行少量试点发售,每瓶售价定为元人民币。(注:因医疗保障体系差异,暂无法享受内地居民优惠。)
2. 价格与援助体系:
· 内地居民统一标准售价: 每瓶3600元人民币。
· 价格减半群体(1800元/瓶):
a) 政府正式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
b) 患有国家规定的重大疾病(需提供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出具的、有效期内的诊断证明及相关病历)的中国居民。
· 全额援助群体(免费小说网站提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