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207章 擎天铸成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第207章 擎天铸成

作者:独孤浪子天涯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9:37:28

张诚那震惊众人的“路径概率幅临界共振”理论,如同在迷雾重重的黑暗中投下了一颗耀眼的照明弹,瞬间为“擎天”项目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然而,从理论构想到工程实现,从思想火花到实际攻克难关,中间依然横亘着一段需要凭借毅力、智慧与汗水才能跨越的艰难征程。

在随后的整整一个月里,整个动力所,尤其是“擎天”项目组,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全员冲锋的决战状态。张诚作为理论的核心提出者和技术路线的总设计师,与项目组的工程师、程序员、气动专家、控制专家们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目标一致的攻坚共同体。

首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将张诚那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能够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并能与现有cFd软件和试验数据对接的随机计算流体力学(ScFd)算法。

这绝非易事。传统的cFd追求的是确定性解,而新的方法要求引入可控的、具有物理意义的随机源项,并追踪成千上万次模拟的统计结果。算法开发组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张诚与几位核心的数学建模和编程专家几乎住在了那里。他们需要重新推导控制方程的随机形式,设计高效的随机数生成器(确保其空间相关性符合物理实际),并改造庞大的原有代码架构。

张诚展现了其不仅是理论家,更是卓越问题解决者的一面。他亲自参与关键算法的推导,用简洁优美的数学语言解决了令人头疼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问题。当遇到并行计算效率瓶颈时,他甚至能提出改进数据结构和通信模式的建议,其对于计算本质的理解让专业的软件工程师都叹为观止。

与此同时,试验团队也全力以赴。他们根据张诚的理论预测,重新设计了更加精细的试验方案,在台架上加装了更多高频响应传感器,旨在捕捉那些之前被忽略的、代表“小概率路径”萌芽的微弱流动信号。巨大的台架一次又一次地启动、运行、采集数据,轰鸣声成为了研究所冬日里不变的背景音。工程师们顶着严寒和噪音,坚守在第一线,眼睛死死盯着数据流,寻找着理论与现实交汇的蛛丝马迹。

吴天阔所长则成为了最坚实的后勤部长和精神支柱。他调动全所资源优先保障“擎天”项目,协调算力,保障物资,更是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工作组之间,为大家鼓劲打气。他看着团队成员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面庞,心疼不已,却也只能将这份关切化为更加周到的后勤支持。

在这一个月里,张诚完全融入了这个集体。他与大家一样吃在食堂、住在所里,经常工作到深夜。他的桌上堆满了草稿纸和打印出来的程序代码,他的白板上写满了不断演进的公式和思路图。他虽然年轻,但那惊人的专注力、永不停歇的思维和始终如一的冷静,成为了整个团队在疲惫和焦虑中最稳定的“压舱石”。大家早已忘记了他的年龄,只将他视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支柱与基石。

辛勤的耕耘,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首先是在数值模拟上取得了决定性突破。在经过无数次调试和优化后,全新的ScFd程序终于在国家超算中心庞大的计算集群上成功运行。当第一批数百个系综样本的计算结果汇聚起来,通过张诚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后,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了那条理论预言的、“通往失稳的关键历史路径”!

那是一条在特定工况下,概率幅会急剧放大的、由特定尺度涡结构生成、演化并最终触发全局失稳的流动演化轨迹!其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特征,与理论预测高度吻合!

“出来了!真的出来了!”负责算法调试的年轻博士盯着屏幕上那清晰无比的“路径”图像,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来,挥舞着拳头!

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项目组,所有人都涌向了计算中心,看着那揭示奥秘的图像,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半个月前还被视为天方夜谭的理论,此刻化为了冰冷屏幕上确凿无疑的数据和图像!

紧接着,试验团队传来了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对海量高频数据进行重新挖掘和针对性分析后,他们成功地在实际试验数据中,提取到了与ScFd模拟中“关键历史路径”萌芽期高度相似的、极其微弱的压力脉动和涡结构信号!理论与实验,实现了完美的相互印证!

这标志着,旋转失速与喘振这个“幽灵”,终于被抓住了尾巴,其产生机制在最深层的物理和数学层面上,被彻底揭示和理解!

理解了运行机理,解决问题便有了清晰的靶向。项目组乘胜追击,基于对“关键历史路径”的理解,迅速提出了多种针对性的主动流动控制策略。

有的方案是通过在机匣特定位置布置微型射流器,在监测到“路径萌芽”信号时,主动注入反相位的扰动,扼杀失稳于摇篮之中;有的方案是优化叶片型设计,从源头上削弱那条“关键路径”得以放大的非线性机制;还有的方案是改进控制系统算法,使其能够更快、更准地识别失稳前兆并采取应对措施。

新一轮的、目标明确的数值模拟和台架试验紧锣密鼓地展开。结果令人振奋!采用新控制策略后,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得到了革命性的拓宽!以往那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失速边界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发动机在更宽的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高效运行!

当最后一次、也是考核最严苛的长试车顺利通过,监控屏幕上所有参数平稳地保持在绿色优秀区间,持续运行时间远超设计要求时——

整个试验大厅,陷入了短暂的、极度寂静的狂喜之中。

随即,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紧接着,如同积蓄了太久太久的火山猛然喷发: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擎天!成了——!!!”

掌声、欢呼声、呐喊声、甚至是一些老工程师们压抑不住的哽咽声,瞬间淹没了整个大厅!帽子被抛向了空中,人们相互拥抱、用力拍打着彼此的后背,任凭激动的泪水肆意流淌!几个月,不,是数年来积压的所有压力、疲惫、辛酸和委屈,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无法言喻的狂喜和自豪!

吴天阔所长冲到张诚面前,这个钢铁般的汉子,此刻眼圈通红,泪水纵横,他紧紧抓住张诚的双臂,嘴唇哆嗦着,半晌才发出声音:“张……张研究员!成了!我们……我们把它拿下了!!” 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所有狂欢的人群,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同志们!我们!成功了!祖国!即将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航空‘心脏’了!!”

攻克核心难关的消息,如同最强劲的春风,瞬间传遍了整个动力所,传回了北京。上级领导机关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称这是“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而此时,日历已然翻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四,距离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只剩下最后六天。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

在动力所的大礼堂里,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阶段性总结暨新春慰问大会。吴天阔所长站在主席台上,望着台下虽然疲惫,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胜利喜悦和自豪光芒的团队成员,心情激荡。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带着不容置疑的豪迈,“就在今天,我们‘擎天’项目,成功攻克了最核心的技术难关!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锻造出了一颗强劲无比的‘中国心’!”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持久不息的掌声。

吴天阔的目光落在了台下前排就坐的张诚身上,语气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在这里,我们必须要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张诚研究员!是他,在我们最迷茫、最困顿的时候,带来了全新的理论武器,指明了突破的方向!没有他,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决定性的胜利!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张诚研究员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张诚身上,掌声如同海啸般响起,经久不息。那掌声里,充满了感激、敬佩,以及一种共同奋斗后结下的深厚情谊。

张诚站起身,向全场微微鞠躬致意,他的脸上依旧是那抹平静的微笑,但眼神中,也多了一份与众人共享成功的暖意。

吴天阔最后激动地宣布:“同志们,我们用在春节前攻克关键技术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伟大的祖国,献上了一份厚重、珍贵的新春贺礼!这是我们所有‘擎天’人,对祖国最深情的祝福!”

“众志成城,擎天铸成!佑我中华,国泰民安!”

口号声震天动地,充满了无坚不摧的力量和无比坚定的信念。

大会结束后,研究所安排了丰盛的晚饭。虽然很多人即将踏上归家的旅途,但这一晚,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成功和即将到来的节日双重喜悦之中。

张诚和吴天阔、几位副总师坐在一桌。吴天阔举起酒杯,动情地对张诚说:“张诚啊,感谢的话再就不说了,都在酒里了,随即张口就灌了下去一大杯高度酒。随即又说道:过了年,您有什么打算?我们动力所,永远为您敞开大门!”

张诚也举起茶杯,微笑道:“吴所长,过奖了。功劳是大家的。接下来,我该回家看看了。”。

“应该的!应该的!”吴天阔连连点头,“回家好好过年!代我向您的家人问好!提前祝您春节快乐!”

窗外,沈阳的夜空开始零星地绽放起迎接新年的烟花。研究所内那份因为共同奋斗而铸就的“擎天”之魂,以及那份在春节前献给祖国的、沉甸甸的科技厚礼,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也必将载入共和国航空动力发展的光辉史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