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171章 京华烟云,客从四方来

中国政府此次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气与周全。所有正式受邀的各国部门代表、顶尖学术机构成员以及重量级专家学者,一律被安排下榻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极高声誉的北京饭店。这不仅是一种高规格的接待,更是一种象征——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智慧,迎入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的地标性建筑之中。并且,所有住宿、餐饮及在店内的相关费用,皆由中国政府承担。这一举措,在受邀的国际学术界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与由衷的赞叹。

“真是……难以置信的慷慨。”站在北京饭店富丽堂皇、融合了中西风格的大堂里,来自剑桥大学的数论专家,埃尔德什教授的弟子,马丁·弗莱彻教授推了推他的金丝边眼镜,对身旁的老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迈克尔·罗斯教授低声感慨。他们并非第一次来中国,但如此由国家层面全额资助的顶级学术会议,在其职业生涯中亦是首次遇到。

罗斯教授,一位头发银白、气质儒雅的老者,目光扫过大堂内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面、精美的宫灯式吊灯以及步履从容、身着旗袍或西装的工作人员,微微颔首:“这不仅仅是慷慨,马丁。这是一种自信的宣告。他们在告诉我们,他们珍视这次交流,他们尊重知识,并且,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份尊重。回想一下,上一次让你有类似感觉的学术会议在哪里?”

弗莱彻教授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或许,只有在某些由顶级基金会无限额支持的、极小型闭门研讨会上有过一丝影子,但规模和正式程度,远不及此。”

不仅仅是他们,几乎所有入住北京饭店的学者,在办理入住手续时,都体验到了极致的顺畅与周到。他们的信息早已被提前录入,核对身份后,训练有素的前台人员便微笑着递上房卡,以及一个精美的会议资料包。包内不仅有详细的会议日程、会场地图、北京中英文双语导览图,还有一张预存了小额费用的市内交通卡,以及一份用上等宣纸印制、带着淡淡墨香的欢迎信,落款是四家主办单位的联合印章。这种于细节处体现的用心,让这些惯于理性思维的学者们,也感受到了一种人文的温暖。

行李由身着整洁制服的服务生稳妥地送至房间。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空间,典雅的装修,以及窗外那无与伦比的景观——有的房间正对繁华的长安街,车水马龙,现代都市的脉搏清晰可感;有的则俯瞰着静谧的王府井大街或远处紫禁城的金色琉璃瓦顶,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内的书桌上,早已备好了全新的文具、高速网络接口,甚至还有几本最新一期的国际顶尖数学期刊,以及特意准备的、关于中国数学史和北京风土人情的英文书籍。迷你吧里的饮品小食一应俱全,并附有手写卡片注明“由会议组免费小说网站提供”。

“上帝,这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一位年轻的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博士后,丽莎·韦伯,兴奋地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扑到窗前,看着楼下如织的人流和远处巍峨的故宫角楼,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这视野!这服务!我敢说,很多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也不过如此了,而这里只是我们的标准间!”

她的室友,来自东京大学的冷静的女数学家山口惠子,虽然表现得更为内敛,但眼中也难掩惊讶。她仔细翻阅着会议资料,轻声道:“韦伯桑,你看,连我们可能需要的打印服务、临时会议室预订流程都写得清清楚楚。这种筹备的精细度,体现了极高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效率。”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全部免费。中国的‘举国体制’在办好一件事时,展现出的能量确实超乎想象。”

这种“超乎想象”的体验,并不仅限于北京饭店内部。

相较于这些持有正式邀请函、行程被妥善安排的学者,那些数量更为庞大的、自发来华的数学家、科研人员、学生以及各路媒体记者和科学爱好者,则散落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他们入住从青年旅舍到星级不等的各类酒店,凭借着一张地图和手机导航,更自由地探索着这座正在为一场学术盛宴而沸腾的城市。而这其中,既有像弗莱彻教授那样第二次踏足此地的人,也有更多满怀好奇与期待的初次来访者。

无论第几次来,北京都在以它日新月异的面貌和始终如一的深厚底蕴,给予着他们新的冲击。

秩序与安全的惊叹:

“这里的治安好得令人发指!”来自纽约,性格外向的独立科学记者,大卫·科恩,在抵达的第二天晚上,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连发了九张图片,配以长长的文字。“晚上十一点,我一个人走在王府井大街附近的小胡同里,路灯明亮,不时有巡逻的警察走过,还有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开着门。你能看到晚归的市民,散步的情侣,甚至还有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紧张或危险的气息。这和我所了解的、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纽约夜晚截然不同。这种无处不在的‘安全感’,是一种奢侈的公共产品。”

他的帖子下面,迅速聚集了不少同样在北京的外国网友的附和。

“同意!地铁安检非常严格,但效率很高,人们都很配合。”

“我昨天把钱包忘在出租车上了,通过支付软件的记录联系上了司机,他专门开车给我送了回来,一分钱酬劳都不肯要。”

“到处都是摄像头(我知道这有争议),但说实话,作为一个独自旅行的女性,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这种对秩序和安全的直观感受,是许多西方来访者,尤其是来自大城市的,最为震撼的一点。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口超过两千万的超级都市,却在一种高效的管理下,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充满了烟火气,却罕见混乱与暴戾。

环境与人文的沉醉:

而对于那些初次来访者,北京的壮美与精妙,更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长卷,让他们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来自巴西的年轻数学物理学者,卡洛斯·席尔瓦,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他的行程几乎就是一场北京经典地标的打卡之旅。

在**广场,他震撼于其开阔与庄严,看着晨曦中升起的五星红旗,以及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群,他感受到了这个国家沉重的历史与凝聚的力量。

穿过**城楼,步入故宫博物院,卡洛斯彻底迷失在了那片红墙黄瓦、殿宇巍峨的庞大建筑群中。“这不仅仅是宫殿,这是一座用木头和石头写就的史诗!”他对着镜头(他的旅行vlog)激动地说,“你看这些斗拱结构,这些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它们所代表的工艺水平和美学追求,在几百年前是难以想象的。站在太和殿前,你几乎能想象出皇帝接受万国来朝的场景……而现在,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某种程度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来朝’——朝觐知识。”

在颐和园,他租了一条小船,荡漾在昆明湖上,远眺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近观精巧的长廊彩画。“西方园林强调征服自然,修剪整齐;而这里,是模仿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的是山水画的意境。这需要何等高超的智慧和审美!”他感叹道。

登临慕田峪长城,站在饱经风霜的城垛旁,俯瞰着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卡洛斯感受到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豪迈与悲壮。“为了防御,建造如此伟大的工程……它不仅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人类毅力与智慧的象征。想到几天后,我们将在山脚下的这座城市,探讨数学这种同样需要极致毅力和智慧才能攀登的高峰,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不仅是这些闻名遐迩的景点,就连那些看似普通的胡同、四合院,也吸引着外国友们的目光。他们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纵横交错的胡同里,看着门口下棋的老人、嬉戏的孩童、晾晒的衣物,听着清脆的车铃声和京片子的交谈声,感受着这座古城最鲜活、最接地气的脉搏。那种历史与现代、宏大与微末交织在一起的独特韵味,让他们流连忘返。

美食的盛宴与征服:

然而,如果说景观和历史带来的是视觉和心灵的震撼,那么中国的美食,则是一场对味蕾发起的、彻底而幸福的“征服”。

几乎每一个自发来华的外国人,都无法避开这个话题,并且迅速沦为中华美食的“信徒”。

“我原本以为我知道中餐是什么,”来自法国的数学家让-皮埃尔·杜邦,一位以挑剔口味着称的巴黎人,在尝试了第一顿正式的北京烤鸭后,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我在巴黎的中餐馆吃过‘北京烤鸭’,但那只是一种拙劣的模仿!这里的烤鸭,皮是如此的酥脆,入口即化,肉是如此的鲜嫩多汁,配上甜面酱、葱丝、黄瓜条,用薄饼卷起来……上帝,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味觉的交响乐!”他甚至在会议的非正式交流群里,强烈推荐他去的哪家老字号,并详细描述了吃的步骤,引起了众多响应。

烤鸭只是冰山一角。来自意大利的学者们,在品尝了一碗地道的炸酱面后,对他们引以为傲的意大利面产生了新的思考:“这种酱料的浓郁和面条的筋道,完全不同,但同样迷人!”而来自德州的物理学家,则在麻辣鲜香的川菜面前,一边被辣得满头大汗,一边竖起大拇指,连呼“过瘾!”

街头的早餐摊更是宝藏之地。金黄的油条、咸香的豆浆、皮薄馅大的小笼包、香气四溢的煎饼果子……这些价格亲民、制作迅速的美食,让许多外国学者放弃了酒店的自助早餐,宁愿排着队,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单词,与摊主交流,体验着最地道的市井风味。

“这里的食物多样性,简直是一个宇宙!”卡洛斯·席尔瓦在他的vlog里,面对着一桌琳琅满目的小吃,激动得手舞足蹈,“你看,从南到北,口味千变万化,烹饪方法层出不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口会尝到什么惊喜。我觉得,光是探索北京的美食,就值得我再来十次!”

热情的包围与感动:

而贯穿所有这些体验的,是北京市民,乃至所有他们接触到的中国人,所展现出的热情与友好。

无论是在地铁里主动为他们让座、用不熟练的英语指路的年轻人,还是在公园里热情邀请他们一起打太极、跳广场舞的退休老人;无论是那些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介绍菜品、甚至允许他们进入后厨“观摩”的餐馆老板,还是那些在景点主动提出帮他们拍合影、并努力寻找最佳角度的陌生游客……这种发自内心的、淳朴的热情,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倍感温暖。

许多志愿者穿梭在外国游客聚集的区域,主动提供帮助。一位来自牛津的老教授,在故宫里不小心扭伤了脚踝,立刻有志愿者联系了现场的医疗点,并用轮椅将他安全送回了酒店,还留下了联系方式,叮嘱他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教授感动不已。

语言障碍固然存在,但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以及手机上强大的翻译软件,似乎都能化解大部分沟通难题。人们愿意花费时间和耐心去理解对方,这种跨越文化的善意交流,本身就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京饭店的宴会厅内,举行了一场小范围的欢迎酒会。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学者们举着酒杯,用着各种语言交谈着,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窗外,是长安街璀璨的车河和霓虹,古老与现代在这座城市完美交融。

而在城市的其他地方,更多的外国访客或许正挤在热闹的簋街品尝麻辣小龙虾,或许在后海的酒吧里听着音乐望着波光,或许只是在酒店房间里,整理着白天拍摄的无数照片,回味着那碗让他们魂牵梦萦的牛肉面。

无论是下榻于国家安排的顶级酒店,还是自行探索这座城市的角落,他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所散发出的无与伦比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高效秩序带来的安心,来自于壮美景观带来的震撼,来自于深邃历史带来的沉思,更来自于那些精致多样、征服味蕾的美食,以及那无处不在、真诚动人的热情。

这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许多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为几天后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学术报告会,铺垫了一层温暖而明亮的人文底色。京华烟云,客从四方来,他们带来的疑问与期待,与这座城市所展现的自信与包容,即将在八月八日,碰撞出最绚烂的火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