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155章 惊涛暗涌,泰斗难眠

赵伟几乎是凭借着本能,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张诚的别墅。午后的阳光晃得他有些眼花,但他浑然不觉,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回响:黎曼猜想!张先生可能证明了黎曼猜想!他必须立刻将这个可能石破天惊的消息,汇报给孙所长!

他甚至忘了可以打电话,一种难以言喻的紧迫感和必须当面陈述的冲动,驱使他直接跑向停车场,发动汽车,一路风驰电掣般驶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握着方向盘的手心沁满了冷汗,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书房门口那惊鸿一瞥——张诚佝偻疲惫的身影,以及白板上那清晰刺目的“黎曼猜想证明路径”字样。

“吱呀——”

车子以一个略显急促的姿态停在了“探索楼”下。赵伟甚至来不及将车停在标准车位,便推开车门,几乎是奔跑着冲进了大楼,连电梯都嫌慢,直接沿着楼梯三步并作两步冲向了孙院士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走廊里偶尔遇到相熟的研究员打招呼,他也只是仓促地点点头,脚下丝毫不停,留下一脸错愕的同事。

“砰!砰!砰!”

他用力敲响了孙院士办公室的门,力度之大,与他平日里的沉稳判若两人。

“请进。”门内传来孙院士平和的声音。

赵伟猛地推开门,气息粗重,脸色因为奔跑和激动而涨得通红。他看到孙院士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戴着一副老花镜,审阅着一份项目申请书。

“孙……孙所长!”赵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他甚至忘了基本的礼仪问候。

孙院士抬起头,看到赵伟这副失魂落魄、气喘吁吁的模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放下手中的笔:“小赵?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是张诚那边出什么事了吗?”他的第一反应是张诚的健康或安全出了问题,语气瞬间变得严肃。

“不……不是出事!”赵伟连忙摆手,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翻江倒海的情绪,但收效甚微,“是张教授……他,他出关了!”

“出关了?”孙院士愣了一下,随即松了口气,只要人没事就好,“这是好事啊,他辛苦了快要三个月了,是该好好休息……”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注意到赵伟的表情绝非简单的“出关”所能解释,那是一种混合了极度震惊、狂喜和难以置信的复杂情绪。

“孙所长!您听我说!”赵伟上前两步,双手撑在办公桌边缘,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却压抑不住那股从灵魂深处透出的激动,“我……我刚才在张先生书房门口,亲眼看到……看到他一块白板上写着……写着……”

“写着什么?”孙院士的心也被提了起来,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赵伟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从牙缝里挤出了那几个重若千钧的字:

“黎曼猜想的证明路径!”

“什么?!”

孙院士如同被一道无形的电流击中,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作之大,以至于沉重的实木座椅向后滑开,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他脸上那副总是显得从容淡定的金丝边眼镜,也因为这剧烈的动作滑到了鼻梁下端,镜片后的双眼瞪得滚圆,充满了极致的惊骇与难以置信!

“你……你说什么?!黎曼猜想?!你看清楚了?!确定是‘黎曼猜想’?!不是别的什么?!”孙院士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尖锐和颤抖。他完全顾不得什么长者风范、学术泰斗的形象,此刻的他,就像一个听到了天方夜谭的普通人,唯一的反应就是怀疑自己的耳朵。

“千真万确!孙所长!”赵伟用力点头,语速极快地描述着,“白板上用红色记号笔,清清楚楚地圈出来、标注着的!‘基于历史层积动力学框架的黎曼猜想证明路径——核心引理7.3’!我绝对没有看错!而且……而且张先生的样子……”他描述了一下张诚那极度疲惫、仿佛耗尽了所有心力,却又眼神异常明亮的状态,“……那绝不是普通研究能带来的消耗!那……那更像是……完成了某种难以想象的伟业之后的状态!”

孙院士听着赵伟斩钉截铁的描述,看着他因为激动而微微扭曲的面孔,心中的惊涛骇浪一波高过一波。他了解赵伟,知道这是一个严谨、可靠的年轻人,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信口开河。他也了解张诚,知道这个少年拥有着怎样恐怖的天赋和创造力,知道他之前轻描淡写提及“千禧难题”绝非虚言!

黎曼猜想!那可是黎曼猜想啊!数学王冠上最璀璨、也最坚硬的明珠之一!困扰了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头脑超过一个半世纪的终极难题!如果……如果张诚真的……

这个“如果”所带来的可能性,让孙院士感觉一阵眩晕,他下意识地扶住了办公桌的边缘,才勉强站稳。巨大的喜悦、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一种身为科学工作者见证历史的使命感,如同狂潮般冲击着他的心神。

“你……你详细说!把你在看到的一切,张诚说的每一句话,他的状态,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告诉我!”孙院士的声音依旧带着颤音,他重新坐回椅子上,双手紧紧抓住扶手。

赵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如何听到张诚呼唤,如何推开门看到那令人震撼的景象,张诚如何吩咐李静,如何询问事务,以及自己如何看到白板上字眼的整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复述了一遍,甚至连张诚沙哑的嗓音、佝偻的背影、凌乱的头发等细节都没有遗漏。

孙院士听得极其认真,每一个细节都在他心中反复咀嚼、分析。当听到张诚只是要求休息、吃饭、理发,而对所谓的“证明路径”只字未提时,他狂热的心绪稍稍冷却了一丝。

“他……没有亲口承认,他证明了黎曼猜想,对吗?”孙院士看着赵伟,目光锐利。

赵伟一怔,仔细回想,然后摇了摇头:“没有。张教授只是吩咐了生活上的事情,问了下事务,完全没有提及研究本身。”

孙院士缓缓靠向椅背,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激动过后,属于科学家的严谨和理性重新占据了上风。

“小赵,”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深处依旧潜藏着波澜,“此事,关系重大,非同小可!在张诚研究员没有亲口确认,没有拿出经过严格检验的完整证明之前,一切还只是我们的猜测!绝不能对外透露半个字!你明白吗?”

“我明白!孙所长,我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说!”赵伟立刻保证,他也深知这个消息一旦泄露,会在学术界引起何等规模的地震,又会给尚未正式宣布的张诚带来多大的压力和困扰。

“嗯,”孙院士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你现在立刻回去,配合李静同志,好好照顾张诚休养。他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务必让他尽快恢复过来。研究的事情,一个字都不要问,等他主动提起。”

“是!我马上回去!”赵伟领命,转身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但孙院士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他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椅子上,目光没有焦点地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房间染上一层暖金色,但他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内心只有一片冰火交织的沸腾。

黎曼猜想……证明路径……核心引理……

张诚那孩子,真的做到了吗?

他才十二岁啊!

这要是真的……这将是本世纪,不,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彻底奠定中国在世界数学界的绝对领先地位!其意义,远超哥德巴赫猜想!

巨大的兴奋如同酒精般冲刷着他的大脑,让他几乎要忍不住立刻冲去张诚的别墅,亲眼看看那白板上的内容,亲口问个明白。

但他强行克制住了这股冲动。

他想起赵伟描述的,张诚那极度疲惫、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状态。他知道,这种级别的思考,对心力的消耗是毁灭性的。此刻的张诚,最需要的是休息,是绝对的宁静。任何打扰,都可能是一种残忍,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证明的完善与表述。

不能急,急不得。

他反复告诫自己。

可是……这个消息实在太惊人了!他一个人,有些承受不住这份可能改变科学史的重量的 anticipation(预期)。

思考再三,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伸手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熟练地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

“刘院长,”孙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凝重,“是我。有件极其重要,但目前尚未最终确定的事情,需要当面向您汇报……对,非常紧急,关系到……张诚,可能涉及……数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好,我马上过去。”

半小时后,在中科院院长那间更为宽敞、也更为肃穆的办公室里,两位中国科学界的巨擘隔桌而坐。窗外已是华灯初上,但办公室内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集中在桌面上,将两人的面容映照得半明半暗。

孙院士将自己从赵伟那里听到的一切,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汇报给了院长。他甚至复述了赵伟关于张诚精神状态和白板字眼的每一个细节。

院长静静地听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阅尽世事、深邃如渊的眼眸,在听到“黎曼猜想证明路径”时,骤然收缩,迸发出一抹锐利至极的光芒。

当孙院士讲述完毕,办公室内陷入了一片长时间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刘院长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孙院士,望着窗外北京城的璀璨灯火。他的背影挺拔,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千钧重量的挤压:

“老孙……你确定,赵伟那孩子,没有看错?也没有……夸大其词?”

“院长,我以我的党性担保,”孙院士也站起身,语气无比郑重,“赵伟是我亲自为张诚挑选的助理,性格沉稳,严谨可靠。而且,他描述的张诚的状态……那种极致的消耗与完成巨大工程后的松弛……我认为,作伪的可能性极低。”

院长缓缓转过身,灯光下,他的脸色异常凝重,但眼眸深处,却跳跃着与孙院士同样的、无法完全抑制的激动火焰。

“黎曼猜想……”他喃喃自语,仿佛在品味着这几个字背后所代表的无穷分量,“如果……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正在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学术成就,而是一场……科学界的格局巨变。”

他走回桌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现在,最关键的有几点。”院长的思维迅速切换到应对模式,展现出一位战略科学家的冷静与远见,“第一,也是最重要的,确保张诚的身心健康,让他得到最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在他主动开口之前,我们绝不能以任何形式去打扰他、求证他。”

“第二,严格控制消息。目前知悉此事的,仅限于你、我、赵伟,以及张诚的生活助理,在张诚正式确认并愿意公开之前,绝不能泄露丝毫风声。”

“第三,”院长目光锐利地看向孙院士,“我们要开始做预案了。如果……如果证明是真的,我们将如何组织国内最顶尖的数学家进行初审?如何与国际数学联盟(ImU)以及相关顶级期刊进行前期沟通?如何应对必然随之而来的、全球范围的巨大关注和……质疑?甚至,如何确保这项成果及其归属权,在国际上得到毫无争议的承认?”

两位老人,一位是物理学泰斗,一位是统领中国科学界的领袖,此刻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正站在一个可能的历史节点之前。门后的那个少年,或许已经推开了一扇通往新纪元的大门。

他们强迫自己冷静,反复商讨着各种可能的情况及应对策略,试图将一切可能出现的波澜都纳入掌控。他们刻意表现得沉稳、理智、运筹帷幄。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掩饰,如何强调“尚未确定”、“需要谨慎”,那潜藏在他们眼底深处的惊涛骇浪,却始终无法真正平息。每一次目光交汇,都能看到对方心中那同样的、如同地下岩浆般奔腾涌动的激动与期盼。

这一夜,对于这两位年迈的泰斗而言,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遥远的星空寂静无言,而在这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内,两颗为中国科学事业跳动了一生的心脏,正为了一个或许即将到来的、石破天惊的黎明,而澎湃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