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100章 坦途归乡,温情依旧

时光的长河裹挟着学术的星辰与尘世的烟火,不舍昼夜地奔流。当**校园里的银杏树落尽最后一片金叶,当黄浦江的风里带上刺骨的寒意,学期的终章也悄然写就。对于张诚而言,这个秋季学期,是在朗兰兹纲领与超凯勒几何的深邃交响中落幕的,那场在交大礼堂引起轰动的报告,仿佛还在昨日,余音绕梁。

然而,身体的生物钟和心底那份对家的眷恋,却清晰地提醒着他,归家的时刻又到了。相较于去年寒假,这一次他的行囊里,除了书籍和笔记,似乎还多了几分沉淀后的从容与温和。外界那山呼海啸般的赞誉,那国际顶尖学府的橄榄枝,那官媒聚焦的荣光,都已被他转化为内心深处更加坚定的求知动力,而非浮于表面的骄矜。

火车再次载着他西行。窗外的景色,从江南水乡的婉约,逐渐过渡到中原大地的开阔,最终定格在黄土高原那苍茫雄浑的冬日画卷上。与去年不同的是,当列车在家乡所在的县市停靠时,他无需再换乘颠簸的中巴车在土路上摇晃——一条崭新、平整、宽度足以错车的硬化水泥路,如同一条灰白色的缎带,从主干道直接飘向了张家沟的深处。

这是省市领导当初承诺的“修路到家门口”的诺言,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已高效地化为了现实。

张建军开着家里新买的一辆实用的小货车,和李秀兰、磊磊一起来接站。看到父母脸上那踏实而焕发着光彩的笑容,看到磊磊又长高了一头、更加活泼的样子,张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坚实的后盾。

车子行驶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平稳而快速。磊磊兴奋地指着窗外:“哥!你看这路,多平!以前一下雨都是泥,现在再也不怕了!爸爸说,这是托你的福才修好的!”

张建军专注地开着车,嘴角带着笑意:“是啊,这条路可是解决了咱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大难题。现在出去卖粮食、买东西,方便太多了。”

李秀兰则拉着张诚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村里的变化,谁家孩子考学有进步了,谁家新添了农机,言语间充满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儿子的骄傲。

车子驶近村口,张诚远远地就看到了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但与以往不同,槐树下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几乎全村的老少乡亲,都自发地等在了那里!村口还拉起了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张诚同学回家过年!”

当小货车缓缓停下,张诚刚一下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浓郁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乡亲们簇拥上来,脸上洋溢着真诚而热烈的笑容。

“诚娃回来啦!”

“哎呀,咱们的大数学家回来过年了!”

“快让婶看看,在北京上海那大城市,没瘦吧?”

各种亲切的乡音、关切的话语,将张诚团团围住。没有了上次领导来访时的拘谨和距离感,此刻的欢迎,充满了纯粹的乡情与自豪。孩子们挤在前面,用崇拜又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位传说中的“天才哥哥”;老人们则拍着张诚的肩膀,说着“娃有出息”、“给咱村争气了”的朴实赞誉。

爷爷张满仓和奶奶刘彩娥站在人群最前面,奶奶依旧是一看到孙子就忍不住抹眼泪,爷爷则用力地握着张诚的手,那双粗糙的大手传递着无声而深沉的情感。

在乡亲们的簇拥下,张诚一家如同英雄凯旋般,被迎回了家。而那个“家”,也已然旧貌换新颜!

原本的土坯院落和旧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崭新的、贴着白色瓷砖的二层小楼!楼房设计大方实用,既保留了北方民居的宽敞特点,又加入了现代化的厨卫设施。这是政府和企业家们承诺的“建房”诺言的兑现。虽然内部装修还在收尾,一些家具尚未完全到位,但崭新的门窗、雪白的墙壁、明亮的玻璃,无不宣告着一个全新生活环境的到来。

院子里,堆放着一些乡亲们送来的年货——自家养的土鸡、新磨的玉米面、腌制的酸菜……东西不算贵重,却饱含着最淳朴的心意。

接下来的几天,张诚彻底融入了这份久违的、充满烟火气的乡村年味之中。

他陪着爷爷在新院子里晒太阳,听爷爷讲这条路由来不易的施工过程,讲村里因为这条路带来的变化。爷爷指着远处说,明年开春,打算在院子边上开辟一片新的菜园。

他系上围裙,跟着母亲和奶奶一起准备过年的吃食。揉面、蒸馍、炸油饼,虽然动作依旧不算熟练,但他乐在其中。奶奶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总是忍不住唠叨:“我娃这手是拿笔杆子的,快歇着去。”眼底却满是欣慰的笑意。

他带着磊磊,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散步,一直走到村外的小河边。冬日的河水结着薄冰,在阳光下闪着光。磊磊像个小向导,兴奋地告诉哥哥,这条路通了以后,他去镇上的小学方便多了,班车都能开到村口。

他也去拜访了村里的几位长辈,听他们聊聊村里的往事,说说今年的收成。乡亲们不再仅仅把他当作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才”,更愿意把他看作是从自家村里走出去的、有出息的好后生。

夜幕降临时,一家人围坐在新房的堂屋里,虽然还有些空旷,却充满了暖意。新安装的节能灯发出明亮的光,取代了以往昏黄的白炽灯。张建军和李秀兰会跟张诚聊聊家里的打算,那笔奖金除了预留张诚和磊磊的教育费用,还想看看能不能在村里搞点小型的养殖或者合作社,带动一下乡亲们。

张诚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些建议。他享受着这种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外面的世界很大,学术的天空很高,但唯有在这里,在这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上,在这血脉相连的亲人身边,他才能找到那份最原始、最安稳的归属与平静。

荣耀如同华彩的乐章,终会曲终人散;而亲情与乡情,却如同脚下这片坚实的黄土地,默默承载一切,给予他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个寒假,没有惊心动魄的科研攻关,没有万众瞩目的学术报告,有的只是门前那条崭新的坦途,是家中那盏温暖的灯火,是亲人脸上满足的笑容,是乡村里那浓郁得化不开的年味与乡情。

对张诚而言,这就足够了。这条回家的路,已然铺就得更加平坦宽阔;而家的温暖,一如既往,是他永恒的力量源泉。他在这份温情中汲取养分,沉淀思绪,为来年春天,下一次的扬帆远航,默默地积蓄着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