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87章 苍穹之困,奇点破局

五月的烽火尚未完全平息,双线驰援的疲惫感还隐约残留于神经末梢,系统的最终评定结果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尚未落下。张诚正利用这短暂的间隙,梳理着本学期以来庞杂的学术脉络,同时也在悄然规划着可能到来的暑假——是继续深耕某个特定方向,还是回归家庭,享受那短暂却珍贵的烟火气?

然而,命运的剧本似乎从不给他按部就班的机会。就在六月底,一个寻常却带着急促意味的上午,一封标注着【最高优先级】、【绝密·内部参考】的邮件,经由联合培养计划最高级别的加密通道,直接送达了张诚的终端。发件人落款是——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劲松院士。

邮件的标题触目惊心:【“玄穹”项目遭遇理论绝境,恳请张诚同学紧急技术支援!】

“玄穹”项目?张诚眉头微蹙,这个名字他隐约有些印象,在联合培养计划内部流传的、层级最高的那份模糊项目清单中,似乎排在极前列,与某些国家级空天战略直接相关。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能让赵劲松院士这样的人物,用上“理论绝境”和“紧急支援”这样的词汇?

他迅速点开邮件,内容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

“张诚同学,冒昧打扰。我‘玄穹’项目,旨在突破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激波控制与乘波体构型优化’ 关键技术。目前,项目在核心理论环节——‘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激励器与复杂流场多尺度耦合建模’ 上,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具体而言:我们设计的等离子体激励器,在特定高马赫数(ma>8)、大攻角状态下,其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与飞行器头部激波层、边界层发生剧烈耦合作用,引发流场出现无法用现有理论预测的‘低频高幅压力振荡’ 。该振荡频率远低于流场典型涡脱落频率,振幅却足以导致结构疲劳、控制失稳,甚至热防护系统局部失效。所有基于经典扰动方程、线性稳定性理论甚至部分大涡模拟(LES)的尝试,均告失败。现象物理机理不明,理论建模无门。”

“项目进度已严重受阻,后续实验与设计无法开展。闻同学在解决跨尺度、强非线性及多物理场耦合难题上,有惊世之才。兹事体大,关乎国家空天未来。万望施以援手,盼复。赵劲松。”

邮件下方,还附有几张经过高度脱敏处理的、但依然能看出问题严峻性的数据图:在平滑的激波压力分布曲线上,突兀地叠加着一种周期性的、幅值巨大的尖峰振荡,如同健康心电图上的致命室颤。

张诚的目光瞬间凝固了。高超声速!非平衡等离子体!多尺度耦合!低频高幅振荡!每一个词汇都代表着空气动力学与等离子体物理交叉领域的最高难度挑战。这远非他之前接触的任何项目可比,其复杂性、紧迫性及战略重要性,都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量级。

他没有丝毫犹豫,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回复只有简短的八个字:“收到。情况知悉。如何接入?”

片刻后,一个经过多重加密验证的视频会议链接发了过来。连接建立,画面那头,是一位身着朴素中山装、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眼神锐利如鹰,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色与期待。他身后是简洁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写满复杂公式的白板。这便是赵劲松院士。

“张诚同学,感谢你这么快回应!”赵院士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没有多余的寒暄,“时间紧迫,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会议室内,除了赵院士,还有几位看起来是核心骨干的中年研究员,个个面色凝重。一位姓李的首席科学家开始详细介绍困境。

他们展示的动画仿真和实验数据片段(脱敏后)令人心惊。在模拟的高超声速流场中,当等离子体激励器以特定模式工作时,原本稳定的激波结构后方,会突然“孕育”出一种诡异的压力波动。这种波动仿佛拥有生命,初始于激励器附近的一个微小扰动,随后在激波层与边界层之间的狭窄区域内,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被急剧放大、反馈,最终形成席卷整个头部的剧烈振荡。其频率低至几十赫兹,振幅却堪比激波本身引起的压力跃变!

“我们排查了所有能想到的可能性。”李首席语气沉重,“不是经典的涡旋脱落,不是壁面模态失稳,也不是简单的声学共振。它似乎……是一种全新的流体不稳定性,其驱动力来源于等离子体与流场能量交换过程中的某种‘负阻尼’效应,但现有的等离子体流体模型完全无法复现这一现象。”

另一位负责理论建模的研究员补充道:“我们尝试了将等离子体作为体积力项加入N-S方程,也尝试了更复杂的双流体模型,甚至考虑了部分非平衡态效应,但都无法捕捉到这种低频高幅振荡的产生机制。关键在于,等离子体与流场的能量耦合,发生在电子激发态、振动能态弛豫、离子运动等多个时间尺度上(从纳秒到微秒),而这些微观动力学如何与宏观流体的毫秒、甚至秒量级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并导致如此低频的全局振荡,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理论框架。尺度跨越太大了!”

多尺度耦合的深渊,理论与实验之间的断裂带!

张诚凝神静听,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空气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非平衡态热力学、流体稳定性理论、偏微分方程……庞大的知识储备被瞬间激活,如同一个巨大的矩阵,试图寻找那隐藏的、导致系统失稳的“奇点”。

他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振荡的频率,是否对来流马赫数、攻角、以及等离子体激励的功率\/频率有敏感的依赖关系?是否存在某个临界参数区间?”

“压力振荡的空间分布形态是怎样的?是全局性的,还是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其波前传播速度如何?”

“在振荡发生前,流场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别的、可能是由等离子体引入的‘基态’?比如,是否先形成了一个被微弱修改的、但尚未失稳的‘新激波结构’?”

这些问题直指现象的核心特征和可能的发生条件。赵院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立刻示意团队调出更详细的数据进行分析。

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振荡确实存在一个临界马赫数(约8.2)和临界攻角,且对等离子体激励的功率极为敏感,存在一个狭窄的“触发窗口”。振荡模式表现为一种全局性的“呼吸”模式,但能量集中区域在激波层与边界层交界处。至于“基态”……数据似乎暗示,在失稳前,等离子体的存在的确轻微“熨平”了激波形状,并使得边界层底层出现了极其细微的、不同于常规的温度与组分分布。

“一个新的、被等离子体修饰过的‘基态流场’……”张诚喃喃自语,捕捉到了那一闪而逝的灵感,“问题可能不在于扰动如何在现有流场中发展,而在于这个‘基态’本身,在微观与宏观耦合的作用下,就是 intrinsically unstable(内在地不稳定)的!”

他意识到,传统的线性稳定性分析(LSt)是在一个固定的基流上进行小扰动分析。但如果这个基流本身就包含了来自微观非平衡过程的、某种缓慢演化的“隐藏自由度”,那么线性化方法就完全失效了!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自洽地描述从电子能态激发到宏观流场演化、跨越十几个时间尺度的‘超级模型’。”张诚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赵院士,“一个将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动力学与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紧耦合’的模型,而不是简单地将等离子体作为外力或源项加入。”

会议室一片寂静。这个目标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如何将描述粒子碰撞、能态跃迁的玻尔兹曼方程或更复杂的动力学模型,与连续的流体力学方程无缝耦合?这其中的计算复杂度和理论障碍是难以想象的。

“理论上……这可能吗?”李首席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怀疑与期盼。

“理论上,存在可能性。”张诚的语气却异常坚定,“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层次化矩方法’(hierarchical moment method) 结合 ‘动力学缩并’(Kinetic model Reduction) 的策略。”

他快速在白板(虚拟共享)上勾勒出思路:

“首先,从最底层的动力学方程出发,但不是直接求解昂贵的玻尔兹曼方程。我们可以采用扩展的流体力学模型(Extended hydrodynamic models),比如在传统的N-S方程基础上,引入描述内部能态(振动能、电子激发能)的演化方程,以及可能描述非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特征的更高阶矩方程(如应力的非牛顿效应、热流的本构关系修正)。这些方程的参数和闭合关系,可以从更底层的动力学理论或分子动力学模拟中获取。”

“然后,最关键的一步是缩并(Reduction)。我们需要识别出,在‘玄穹’项目面临的特定工况下,在等离子体与流场耦合系统中,真正重要的、且时间尺度与宏观振荡相关的‘慢变量’是什么。它可能不是单个物理量,而是某几个宏观变量(如平均压力、某区域平均温度)与某几个微观变量(如平均振动温度、特定激发态粒子数密度)的某种组合,构成了一个抽象的‘序参量’。”

“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序参量’,并推导出它满足的有效方程。这个方程很可能是一个时滞微分方程(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 或 非线性全局耦合振子方程,因为微观过程的有限时间弛豫(如振动能传递)会以‘记忆效应’或‘时滞反馈’的形式影响宏观动力学。”

张诚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在场每一位专家的心上。这套思路,完全跳出了他们固有的思维框架,指向了一个更为深刻和本质的理论构建层面。

赵劲松院士深吸一口气,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层次化矩方法…动力学缩并…寻找序参量…时滞反馈…好!好一个‘超级模型’的构建思路!张诚同学,你的理论视野,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就按这个方向走!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西工大所有相关数据、计算资源、乃至涉及非平衡态动力学的专家,随时听你调遣!”

没有时间客套,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研攻坚战就此打响。西工大方面以最高效率,将脱敏后但尽可能详尽的数据包、包括他们失败的各种模型尝试记录、以及内部关于非平衡等离子体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部对张诚开放。

张诚再次进入了那种近乎“闭关”的状态。临湖苑的书房变成了“玄穹”项目的远程前沿指挥部。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气氛。

他首先花费了大量精力消化西工大提供的海量数据,尤其是那些在振荡发生前细微的流场变化。同时,他疯狂地汲取着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物理、动理学理论、模型缩并方法的相关知识。这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足够深入的理解。

构建“超级模型”的过程,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未知。确定需要引入哪些内部自由度?如何建立它们与宏观流动的耦合关系?高阶矩方程的闭合模型如何选择?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也都可能将方向引入歧途。

他尝试了多种可能的“慢变量”组合,利用西工大提供的部分标定数据进行筛选。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试错过程。有几次,他构建的简化模型虽然能产生振荡,但其频率、振幅或触发条件与实验数据相差甚远。

压力巨大。他能感受到西工大那边无声的期盼,也能想象这个项目背后所承载的重量。连续的高强度思考,甚至让他偶尔会产生一丝精神上的眩晕感。他再次动用了系统积分,兑换了一支【高级精力药剂】,以支撑这极限状态下的思维活性。

转机出现在一次对振荡空间结构的深入分析中。张诚注意到,那低频高幅振荡的能量核心,始终锚定在激波层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那里是等离子体激励产生的活性粒子(激发态原子、离子)与来流中性气体发生剧烈电荷交换和化学反应的前沿。这个地方,微观尺度的化学反应速率、能量释放与宏观流场的压力、密度梯度强烈地相互影响。

“是这里!”张诚眼中精光一闪,“这个‘反应锋面’的动力学,可能就是关键!”

他将注意力聚焦于此。通过量纲分析和物理直觉,他猜测,这个“反应锋面”的位置和强度,可能受到宏观流场压力的调制(影响反应速率),而它释放能量的时空分布,反过来又会驱动宏观压力场的变化。这形成了一个闭环反馈。由于化学反应和能量弛豫需要有限时间,这个反馈天然就带有时滞!

一个基于“反应锋面强度”和“局部平均压力”作为联合序参量的时滞反馈模型雏形,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他开始了最为艰苦的数学推导,要将这个物理图像转化为严格的方程。

这需要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分岔理论、时滞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将复杂的微观反应动力学参数,以有效的方式“映射”到这个简化模型的耦合系数和时滞量上。

整整三天三夜,他几乎不眠不休。书桌上的草稿纸堆成了小山,上面写满了复杂的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霍普夫分岔条件、以及各种近似解析解的尝试。高级精力药剂的效力被他压榨到了极限。

终于,在第四天凌晨,当晨曦微露,未名湖面泛起第一缕金光时,张诚停下了笔。

一个相对简洁(相对于直接数值模拟而言)却内涵深刻的非线性的时滞振子模型,赫然出现在稿纸的中央。模型的核心是一个描述“等效反应锋面强度”的变量,它受到自身时滞项和宏观压力扰动的共同驱动,方程中包含了几个关键的无量纲参数,分别表征等离子体激励强度、流场压缩性、以及微观-宏观耦合的时滞效应。

他立刻将这个模型的核心方程和参数物理意义,连同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初步理论预测(存在霍普夫分岔点,即临界条件,分岔后产生极限环振荡,频率与幅值对参数的依赖关系等),整理成一份紧急报告,发给了西工大赵劲松院士。

接下来是焦灼的等待。西工大团队需要时间,用这个简化模型去拟合甚至预测他们的实验和仿真数据。

仅仅过了不到二十四小时,张诚的书房通讯器就发出了最高优先级的呼叫请求。接通视频,画面那头,赵劲松院士激动得脸色潮红,他手中挥舞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图表,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形:

“成了!张诚!成了!!”

“你的模型!你的时滞振子模型!!”李首席几乎是吼着补充,“我们用它反演了之前所有失败的工况,完美地复现了那个该死的低频振荡!频率、振幅、触发条件……全部吻合!甚至,我们用它预测了两个尚未测试的极端工况,刚刚得到的初步实验数据……趋势完全符合模型预测!!”

赵院士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着翻江倒海的心情,他看着屏幕中那个面容依旧稚嫩却创造了奇迹的少年,一字一句,无比郑重地说道:

“张诚同学,你……你凭借一己之力,为我们打通了‘玄穹’项目最关键的理论屏障!你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是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空天等离子体动力学中的非平衡态时滞反馈不稳定性!这是足以写进教科书的发现!”

【成功介入并解决“玄穹”项目(高超声速主动激波控制)核心理论绝境,任务进度(5\/5)超额完成!贡献度大幅提升!最终贡献度综合评定中……】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张诚缓缓靠向椅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阳光正好,夏意正浓。连续的高强度攻坚,尤其是“玄穹”项目这最后、也是最沉重的一役,几乎耗尽了他的心力。

但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随之充盈全身。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虚空,落在了那即将揭晓的系统评定之上。

SSS级,百万奖励……这一次,他倾尽了所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